邢攸軍 余德廣 解放軍68090部隊門診部,陜西省西安市 710021
臨床上尤其是基層醫療單位碰到的帶狀皰疹患者大部分的發病部位在腰部,而以耳部帶狀皰疹為主要表現的Hunt綜合征則較少見,但近幾年隨著全球環境氣候的變化,以及現代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本病的發病正在呈上升的趨勢。Hunt綜合征特征性臨床表現是耳部疼痛、耳部帶狀皰疹、同側周圍性面癱,皰疹是主要診斷依據[1]。但是少數患者發病時首發癥狀不典型,缺乏特征性,皰疹延遲出現或者皰疹異位,部分醫務人員尤其是基層醫生對該病缺乏全面了解,臨床上易誤診、漏診。現筆者就2013年9月我門診部遇到的1例首發癥狀不典型的Hunt綜合征的診療做以分析并報告如下。
患者,男,45歲,因頭痛、四肢乏力到我部就診。患者主訴最近幾天連續加班熬夜,飲食、休息不規律,1d前,自感頭痛、身體疲勞乏力、咽部干澀不適。門診檢查:T 37.5℃,P 70次/min,BP 100/68mmHg(1mmHg=0.133kPa),呼吸19次/min,頸部無淋巴結腫大,咽部發紅,扁桃體無腫大,頸部活動正常;鼻腔可見少量清亮分泌物,無黏膜水腫;外耳道無異常;雙眼瞼結膜、球結膜無水腫,無出血;雙肺及心臟聽診無異常;腹部檢查未見異常;皮膚黏膜檢查未見異常。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結果示淋巴細胞增加、嗜酸粒細胞減少;尿常規、便常規無異常;診斷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感康、抗病毒顆粒、小柴胡顆粒、維生素C片,囑加強休息,避免過度勞累。2d后患者復診,主訴前期癥狀有所減輕,但是自感左側面部麻木,左側耳道發癢,偶有針刺樣疼痛,重新體檢見患者左側外耳道有少量紅色簇米粒樣皰疹,聽力正常,鼓膜完整,無充血。結合前期檢查結果診斷為Hunt綜合征,給予口服潑尼松10mg,3次/d,阿昔洛韋300mg,3次/d,維生素C片0.1g,3次/d;西咪替丁注射液0.6g+50%葡萄糖注射液,靜滴,1次/d;西咪替丁注射液0.6g+爐甘石洗劑100ml混合懸液涂抹耳道皰疹處,治療3d后,頭痛消失,體溫正常,耳道皰疹處疼痛減輕;治療7d后,耳道皰疹處疼痛減輕,皰疹消失,西米替丁注射液改為口服西咪替丁片0.2g,3次/d,其余治療方案不變,門診隨診治療15d后患者痊愈。
Hunt綜合征又叫耳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某些誘發因素影響時,潛伏在神經根中的病毒被激活而發病,時常累及臨近的第Ⅷ對腦神經,其典型的癥狀為耳部疼痛、耳部帶狀皰疹、同側周圍性面癱,如治療不及時還會引起患耳耳鳴、聽力減退、眩暈、面癱等后遺癥。由于病毒侵犯神經在位置及時間上的先后,出現癥狀的次序則沒有一定的規律,因此有部分患者發病初期癥狀不典型,容易引起誤診誤治,延誤病情,甚至遺留嚴重的后遺癥。臨床上大多數患者皰疹、疼痛出現先于其他癥狀,少數患者皰疹出現較晚,發病時僅有頭痛、發燒、全身乏力、咽喉部疼痛等癥狀,給早期診斷帶來了困難,臨床上容易誤診為上呼吸道疾病,以至于延誤病情,引起后遺癥。
因此,臨床上對于頭痛、發燒、全身乏力、咽喉疼痛等癥狀的患者,無化膿性炎性癥狀改變,且無特異性血常規改變,雖暫無耳部皰疹,要考慮到本病的可能。Hunt綜合征的預后與早期診斷、及早用藥直接有關[2]。一旦確診,及時的用藥,阻止病毒對受累神經和神經纖維的毒性和破壞作用,促進被病毒破壞的組織的修復,防止后遺神經痛發生。
[1] 王洪田,崔所強,韓東一,等.不典型Ramsay Hunt綜合征誤診分析〔J〕.中華耳科雜志,2004,3(3):200-202.
[2] 鄧文,錢可久.首發癥狀不典型的Hunt綜合征1例〔J〕.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0,2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