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勇 武漢漢口醫院康復科,湖北省武漢市 430010
中藥熏洗是我院康復科與中醫科聯合研制的經驗方,可明顯改善患者功能。自2011年6月-2013年12月以來,我院部分患者采用熏洗湯配合其他方法治療骨關節及肌腱損傷91例,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91例患者中男52例,女39例;年齡最小14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36.8歲;病程最短26d,最長6個月;平均住院時間46d。骨關節疾病部位:髖臼骨折12例,股骨頸骨折19例,股骨粗隆間骨折13例,膝關節損傷12例,尺骨鷹嘴骨折8例,腕骨骨折3例,共計67例。肌腱損傷全部是手部及前臂肌腱損傷患者,共計24例。
1.2 診斷標準 (1)外傷致骨及相關關節的粘連僵硬病史[1];(2)肌腱斷裂或嚴重挫傷[2]。
2.1 中藥配方 熏洗湯組成方:伸筋草、海桐皮、透骨草、威靈仙、急性子各30g,五加皮、艾葉各10g,桃仁、紅花、烏梅、野木瓜各20g,防風15g,細辛5g。將上藥加入3 000ml水中,煎開后先以熱氣熏蒸患部,致患部出汗后,將藥液濾入盆類,用毛巾取藥液趁熱洗或敷患部,反復進行。藥液溫度以不燙傷皮膚為宜。藥液若變涼,可重新加熱再洗。一般每日1劑,每日洗3~4次,每次洗30min。3周為1個療程,以2~4個療程為宜。
2.2 治療結果療效評定標準[2]
2.2.1 對骨關節疾病痊愈(優):關節腫脹消退,活動范圍正常,放射診斷骨折已愈合,并恢復工作。顯效(良):關節腫脹消退,關節屈曲活動障礙在10°以內,放射診斷骨折已愈合,能從事一般工作。好轉(中):關節腫脹消退,有輕度酸痛,屈曲活動障礙在20°以內,放射診斷骨折已愈合,能從事輕微工作。效果差(差):關節仍然腫脹、酸痛,屈曲活動障礙在20°以上,肢體活動受限。
2.2.2 對肌腱損傷功能評價標準采用國際TAM系統評定法[3]。優:手指功能正常;良:TAM大于健側的75%;中:TAM大于健側的50%;差:小于50%(ATM就是將患者掌指關節及各指間關節主動屈曲度之和減去掌指關節及各指間關節主動伸直之和,然后與健側手指功能比較)。
經中藥熏洗為主治療2~4個療程,根據以上制定的療效評估標準,骨關節損傷:優42例,良16例,中5例,差4例,優良率86.6%,總有效率94.0%;肌腱損傷:優7例,良11例,中4例,差2例,優良率75.0%,總有效率91.7%。
本組病例為關節損傷和肌腱損傷患者。其中關節損傷經過手術、牽引或石膏固定后,都會產生骨、關節囊及周圍肌肉之間的粘連,而導致關節的僵硬,使患者關節活動不利,生活不便。采用中藥熏洗配合鍛煉,既能松解關節粘連,又有舒筋通絡、消腫止痛、強筋健骨之功,促進骨折愈合。符合中醫的“筋骨并重,動靜結合”的原則。熏洗方中的伸筋草、透骨草舒筋通絡、祛風止痛;桃仁、紅花、五加皮活血化淤、通絡止痛;急性子破血軟堅消腫;防風、細辛、艾葉祛風散寒止痛。藥液熏洗患處,由于溫熱刺激,亦使患部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藥效發揮,促進炎癥吸收,有效地防止骨、肌肉、關節囊及肌腱之間的粘連。
[1] 從慶武.外用中藥熏洗治療創傷性踝關節僵硬61例〔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6,8(1):45-46.
[2] 顧玉東,王樹寰.手外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3] 陸廷仁.骨科康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