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便利店作為一種新型的零售業態,最初起源于美國,其興起的主要原因是在超市步入大型化和郊外化后,給購物者帶來了諸多不便。目前,日本平均每2500人就擁有家便利店,全日本1.2億人共有5萬家便利店,便利店已經飽和。而中國有13億人,以6000人需要一家便利店計,全中國需要開20萬家便利店,理論上缺口巨大。
關鍵詞:便利店;7-11;二三線城市
一、便利店概況
1、北京7-11便利店概況
便利店作為一種新型的零售業態,最初起源于美國,其興起的主要原因是在超市步入大型化和郊外化后,給購物者帶來了諸多不便。日本的便利店業態是 20世紀 60年代末從美國引進的,也是經營便利店最為成功的國家之一。2005年底,由7-Eleven日本、北京王府井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糖業酒類集團三方持股注冊的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獲得特許經營權,負責7-11在包括天津及河北在內的北京地區的經營。它定位為“您身邊的便利店”,旨在打造離您又近又方便的生活超市。
2、中國便利店概況
目前,日本平均每2500人就擁有家便利店,全日本1.2億人共有5萬家便利店,便利店已經飽和。而中國有13億人,以6000人需要一家便利店計,全中國需要開20萬家便利店,理論上缺口巨大。
二、7-11便利店成功之道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7-11便利店成功之道歸結為一個中心和四個特點
(1)一個中心:貫徹始終的核心經營原則——以便利性為中心
(2) 四個特點
①成功的商品開發
② 高效的物流配送體系
③強大的店鋪開發能力
④ 高效的綜合信息系統
2、7-11便利店存在問題及建議
(1)商品陳列(2) 服務項目 (3) 付款方式
三、便利店在我國二三線城市發展的制約因素
1.人口密度
2.居民收入水平
3.氣候條件
4.生活習慣
5.配送成本
四、針對制約因素對重要數據的分析
1.針對2013年全國各省人均GDP 分析
我國各省人均GDP發展很不均勻。其中,東部沿海地區相對西部和中部地區較高,排名前三名的是廣東、江蘇、山東,寧夏、青海、西藏處于全國最低水平。
2.針對2013年上半年全國各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分析
上海、北京、天津、蘇州四座城市在地區生產總值方面仍居前四名,但名義增速已明顯放緩,均不15%;其中天津在這四座城市中增速最快為12.18%。
3.針對全國各城市人均社會消費品額進行分析
廣州的人均社會消費額位居全國第一,并且南方城市相對比北方城市人均社會消費額較多,一線城市上海居第13位,在前10名中,除去呼和浩特和包頭,其他城市均為中南部城市。
五、7-11便利店進軍二三線城市的SWOT分析
1.優勢
7-11便利店已具備一定的品牌優勢,其先進系統的管理經營理念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已獲得成功。
2.劣勢
7-11源自日本,與本土便利店相比有一定的經營壁壘和文化壁壘,同時便利店前期投資較大并且投資回收期長,需謹慎投資。
3.機會
(1) 一線城市日趨飽和二三線城市經濟增長速度整體已經超過一線城市。
(2) 二三線城市的開發并不是一個全新的話題,早在20年前就有奢侈品企業開始在二線城市開店。
(3)二三線城市消費者提升生活質量渴望強烈。
(4) 二三線城市在人口規模上有增長潛力,是消費領域增長的重要市場。
(5)二三線城市在生活質量、成本、薪酬漲幅等方面的優勢日益明顯,人才回流長期來看會加快一線城市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理念向二三線城市擴散。
4.威脅
(1) 當地便利店品牌的競爭和滲透。
(2)二三線城市消費市場和消費者成熟度都遠不如一線城市。
(3) 在零售業態上,二三線城市里現代業態形式并未成為主導。
由以上SWOT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結論:目前發展較好的二三線城市已具備7-11便利店擴張的條件。綜合上述分析,筆者認為目前發展較好的二三線城市已具備7-11便利店擴張的條件,為了降低擴張風險,我們建議暫時選取蘇州、杭州兩個個城市作為擴張試點,依實際經營狀況進行大規模擴張。
六、便利店在我國二三線城市發展的對策建議
1.試點經營
2.選址科學化
3.細分目標市場
4.差異化競爭
5.運用信息技術
6.共同配送
參考文獻:
[1]巴里﹒伯曼,喬爾﹒ R ﹒埃文斯.零售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曹世文.便利店行業發展狀況分析[J].市場觀察,2011
[3]程艷菲.日本7-11便利店的市場擴張策略[J].電子商務,2010
[4]杜林森,李婷婷.日系便利店在我國發展戰略研究[J].流通論壇,2012
[5]楊真.從7-11的成功經驗看我國便利店的發展[J].大眾商務,2009
作者簡介:龐丹丹(1984.12-),女,河北保定人,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