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
用心耕地打動了總書記
老歌
當陳光輝和習近平總書記握手時,說自己是農民代表,總書記卻笑著說他“不是農民”。2014年3月9日,他參加了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并做出關于農業創新模式的發言。總書記評價:“這條路子值得好好總結。”
這個沒有文憑的“土專家”,用獨創的“植物中醫”方法幫助茶樹殺蟲驅蟲,并培育出由木槿花香、桂花香、木瓜香等疊加的復合香型茶葉。他的“多維”種植模式,不僅使安徽黃山的鄉親們茶園收入大幅增加,還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上引起熱議。
“我是自學成才的農民,我在用心耕地。”陳光輝發言的鏡頭出現在《新聞聯播》里。
從1998年開始,黃山市茶葉出口質量標準屢屢在歐盟的綠色壁壘面前遭遇敗北。多年在安徽黃山地區從事茶葉貿易的陳光輝由此深思:現在生態系統確實出了問題,地里的泥鰍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蛙聲也聽不見了,河里的魚也日漸減少。其原因是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
對茶葉和茶山,陳光輝的熱愛勝于自己的生命。他發誓:“一定要改變落后的農業種植模式,建設最好的生態茶園!”
細心的陳光輝在和大山里的茶農打交道時積累了不少草木知識,他想:既然動植物之間存在著奇特的相生相克現象,那么,能否利用植物引蟲、殺蟲、驅蟲,抑制雜草生長?這樣既有利于財富創造又有利于生態發展。
2004年5月,這個想法甫一形成,陳光輝便來到黃山市休寧縣渭橋鄉,在大山環繞的霞溪村創辦生態農莊,開始了自己的“多維”生態農業試驗。

采摘救心草。攝影/老歌
通過向百余位專家學者請教,陳光輝在浩瀚的動植物王國中不斷進行生物交叉分類,大海淘金般尋找適合自己預定的茶園林下植物品種。救心草是自然界中極少見的不易生蟲的物種,在茶樹兩側種植,可以像綠色草坪一樣覆蓋裸露的黃土,而它頑強的生命力還能抑制雜草生長。按圖索驥,陳光輝進一步發現,茶樹的病蟲害有100多種,而大多數病蟲害天敵都與蜂類有關。因為蜂類有色盲的特性,對白花分辨能力超強,多在茶園中種植多花高產的大花量白花木槿,定能吸引大量蜂類。6~10月是木槿花期,也正是茶樹病蟲害的高峰期。此時,大批的蜂類蟻類被木槿的鮮花鮮蜜吸引的同時,也以“集團沖鋒”來無償滅殺蟲害。
陳光輝還在茶園套種了薔薇科管兆國木瓜,其春天的花香、夏秋的果香會被春茶、夏茶、秋茶吸附,可以大大提高茶葉香氣,增加茶葉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同時,木瓜上寄生的螨蟲、螵蟲又是茶樹蟲害茶橙癭螨的天敵。在茶園四周,陳光輝還種植了植桂花樹與紅葉石楠,兩者同時具有儲水、保水的作用,大樹陰下會形成云霧繚繞的小氣候,可以澤被茶樹嫩芽,提高茶葉品質。
到2008年,陳光輝在耗費3000多萬資金之后,多維模式終被推出。
按照高低配置,在茶行間種植管兆國木瓜,茶樹兩側的空地上種植明日葉、救心草。在距離明日葉、救心草兩米范圍里環繞立體種植一株蟲菊。茶園外圍,種植多花高桿的桂花樹,桂花樹邊種植大量重瓣木槿和美國紅梨。同時,每棵木瓜和桂花樹下還會各種植1平方米的三葉草。

陳光輝(左二)在聯合國發表演講。攝影/老歌
這種栽培模式在茶園里很好地實現了喬灌草相結合,深淺根系相結合,地表、地上、地下相結合,落葉樹與常綠樹相結合。由此以植物幫助茶樹殺蟲、引蟲、吃蟲,達到利用植物來管理茶園的目的。
陳光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多維模式產出的茶葉市價比普通茶葉高出20%左右,加上明日葉、木瓜、三葉草等的銷售收入,再加上節約的農藥、化肥開銷,每畝茶園可增收萬元左右。
梅花香自苦寒來。2008年的秋天,黃山市科技局負責人專程送來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由陳光輝申請的南方山區模式《一種茶樹的種植方法》,成為黃山市唯一的種植技術發明專利。其后,這種從單一作物向茶園良性生態系統發展的生產經營模式,在2011年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全國60個循環經濟典型模式案例。到2012年底,休寧縣已推廣多維生態立體茶園1.2萬畝,帶動農戶5000多戶。
生態無國界,茶香飄四海。2012年6月20,陳光輝被邀請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進行技術交流。盛況空前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吸引了近130個國家的政府首腦、NGO組織共4萬人,來到巴西里約熱內盧共議“地球的綠色未來”。
“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創新型農業種植模式”,陳光輝以此發表主題演講,向海內外友人介紹自己的綠色實踐。會議一結束,他便被來自德國、英國、加拿大、瑞典等國的會議代表包圍,1000多份各種資料瞬間被索取一空。
巴西之行成果斐然。中金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唐金龍當即與其達成4000萬的合作意向。2012年8月,唐金龍如約來到休寧,斥巨資改造全縣20萬畝茶園,同時啟動建設100540平方米的多種花葉果實深加工廠,以期與茶園改造相配套。
小荷已露尖尖角。2013年,陳光輝實現利潤2000多萬。至于2014年,他很有信心可以突破1個億。隨著茶園果蔬豐產期的到來,這個數字還將翻倍擴大。
一路風雨一路歡歌,期待陳光輝所有夢想都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