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俊佩 陳會敏 閔亞平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高校百度貼吧在社會性突發事件中的輿論狀況研究
蔣俊佩 陳會敏 閔亞平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近年來,百度貼吧已成為網民表達情感和意見的重要輿論陣地。大學生吧友在虛擬網絡中針對突發事件的發帖、跟帖所展現出的真實情感,借助校園網絡的快速、便捷、互動等特性,很容易引起群體共鳴,產生更多的情感動員。本文選取兩則引起了廣泛關注的社會性突發事件為研究對象,對高校貼吧中大學生的發帖、跟帖情況以及情感呈現情況進行分析,從“同情”、“批判”、“質疑”、“戲謔”等幾個層面,分析高校百度貼吧在突發事件中的輿論引導作用。
高校百度貼吧;突發事件;輿論引導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目前我國已擁有5億網民和9億手機用戶,成為全球網絡用戶大國。網絡發展越快,受網絡文化影響就越深。在當今的自媒體時代下,網絡已融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亦成為其參與社會、發表言論的重要輿論陣地。了解大學生在貼吧這一活躍度高的虛擬社區中的使用狀況,有助于探索大學生在突發事件中——特別是面對一些社會性的突發事件時的情感和行為特征。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選取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吧中的兩則社會性突發事件為研究對象,對高校貼吧中的基于這兩則社會性突發事件的輿論營造狀況和大學生的情感表達特征進行分析。兩則社會性突發事件為“昆明暴恐事件”和“馬航失聯事件”,選取這兩則事件為研究案例主要基于以下考慮:一是這兩起事件都是社會性突發事件,對大眾具有很大的沖擊性,同時也引起了大學生吧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二是這兩起突發事件不僅引起了國內人們的關注,還引起了國際關注,而且延續性較強,亦得到了網民持續長期的關注。
百度貼吧是基于網絡平臺形成的社區,這種社區的虛擬性由網絡的特性決定,包括用戶的匿名性、網絡時空的無限延伸性等。與一般社區比較,網絡社區沒有現實的地域界限,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組織和管理機構,但它匯聚了興趣、愛好相同,具有意識和文化共性的人群,這些人通過網絡進行交流、溝通。
百度貼吧以其快速聚集的信息和深層的互動,為用戶提供了大量信息和也是表達觀點的平臺。高校貼吧是校園文化傳播的主要陣地之一。自百度貼吧于2003年12月3日上線以來,以其創造性的理念開創了中國論壇的新局面,大學生們為了方便交流,大學類貼吧紛紛建立了起來。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吧(亦稱“zzia吧”)是高校貼吧聯盟成員,為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最大的網絡社區平臺。zzia吧的帖子日發、回貼數均保持在1000以上,主要話題涉及大學學習、生活戀愛、社會和校園新聞、資源交流、對學校的看法和當下熱門話題等。隨著不斷發展,相繼成功添加分類,開通模塊功能,貼吧的功能性進一步得以完善。至2014年6月4日,吧友數已達63507人、帖子數為10,888,182帖。了解大學生在高校貼吧這一活躍度高的虛擬社區中的使用狀況,有助于探索當代大學生在突發事件中的心理、行為特征,防范校園群體性事件發生。
突發事件,即意外地突然發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也稱其為“危機”。“昆明暴恐事件”、“MH370失聯事件”與大學生自身利益非直接相關,屬于社會性突發事件。
在網絡輿情中,突發事件往往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引起廣大網民關注和評論,網民的關注度往往也影響事件發展趨向。本文選取的兩則案例正體現了突發事件的特點及影響。
(一)兩則社會性突發事件的發帖、跟帖情況
1、昆明暴恐事件
2014年3月1日21時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車站發生了一起由新疆分裂勢力組織策劃的無差別砍殺事件。事件發生初期時媒體稱之為“昆明火車站砍殺”,官方定性后稱之為“3·01”暴力恐怖襲擊事件,另有港臺媒體稱事件為“昆明大屠殺”。截至2014年3月2日18時,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傷。3月6日,涉及作案的女暴徒已經被抓獲與招供,她們如實交代了作案的動機和作案全過程。昆明市政府新聞辦認定,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勢力一手策劃組織的嚴重暴力恐怖事件。事件一經報道,就引起吧友熱烈關注和評論。截止到3月8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吧關于暴恐事件有15條主題帖、317條回復貼。①
2、馬航失聯事件
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稱,北京時間凌晨2點40分從馬來西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MH370航班與塔臺失去聯系,機上共載有239人,包括2名嬰兒和12名機組人員。馬航飛機失聯事件一出,迅速引起網民熱議。一時間微博、微信、貼吧、各大網站新聞頻道等充斥著各種憂慮、不安的情緒,同時也滋生了未被證實的各種臆測和謠傳。隨著進一步跟進,世界各國積極尋找,網民更是緊跟其后,進行熱議。自馬航失聯事件突發后,截止到2014年4月30號,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吧關于馬航失聯事件共有20個主題帖、212回復貼。
(二)大學生吧友的發帖、跟帖情況分析
吧友在貼吧中發布的關于以上兩則突發性社會事件的帖子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回帖。在“昆明暴恐事件”和“馬航失聯事件”中,吧友發帖總量分別達了332和232。
為分析方便,將帖子歸類:為昆明暴恐中遇難的同胞和MH370遇難人員表示同情祈福的歸為“祈福”,對恐怖分子和馬航事件中馬方拖延欲蓋彌彰的處理方式表示憤怒和指責歸為“批判”,對暴恐事件中引起的一些謠言表示疑問以及馬航事件中官方發布消息真實性表示疑問的歸為“質疑”,對兩起事件相關新聞進行調侃、諷刺歸為“戲謔”,馬航事件中要求官方處置審判隱藏真相的機務人員歸為“審判”,與本事件無關的回復貼歸類為“無關”。(見下表)

“昆明暴恐事件”和“MH370失聯事件”吧友發帖情況一覽表
人們通過情感表達對事物的認知,但由于情感表達的多樣性,會有情感沖突。情感輿論引導是指以情感為工具,通過情感的傳播來激起更多人的共鳴和認同,改變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和評價。輿論引導的基礎就是情感的表達。通過對貼吧相關貼的分析,總結當代大學生對突發事件的關注和情感特征對輿論引導起到了重要作用。從以上兩則社會性突發事件出發,大學生在貼吧里的情感主要體現為一下幾類:“悲情”、“質疑”、“譴責”、“冷漠”。
1.悲情。悲情包含了同情與憐愛、憤怒和指責。通常是針對事件發生中社會底層,比較弱小或者跟自己屬于同一階層的普通人。出于人鋤強扶弱,關愛弱小的傳統美德,人本能對這類人群表示關愛和同情。特別是當這類人群受到社會不公平待遇時,往往會引起人們憤怒、指責和同情。在“3.1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襲擊事件”和“MH370失聯事件”中,對遇難者和家屬表示同情祈福的分別占了17%和19%。有吧友對昆明砍殺恐怖分子表示強烈憤懣和不滿。
2.質疑。在一個虛擬社區里匿名民眾表達情感也更加大膽,表達自己的質疑與懷疑。網民的質疑往往也推動事件越來越清晰,社會事件也就更加透明。在“昆明暴恐事件”和“MH370失聯事件”中,表達質疑的帖子分別占17%和18%。其中,在“MH370失聯事件”吧友針對馬來西亞官方屢次發布消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表示質疑。
3.譴責。譴責是指公眾對事物的不滿、憤怒甚至謾罵等情感。也是網民宣泄情感的途徑。如在“3.1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襲擊事件”中,吧友對恐怖分子進行了譴責:“太喪心病狂了。心里好難受。”吧友通過譴責宣泄自己內心的憤怒,又是上升為指責、謾罵。這類情感一般言語比較激烈,對人情感的沖擊力很大,通過激烈的情感去尋找共鳴,獲得認同感。但這種非理性的情感輿論引導往往易導致情感沖突,甚至愈演愈烈上升到盲目和沖動。所以應積極引導情感輿論產生的消極作用,趨避利害。
4.冷漠。冷漠是感情冷淡的表現。通常表現為漠不關心、無所謂、戲謔、調侃等情感。如在“昆明暴恐事件”中,有吧友調侃:“防砍秘籍,不用謝我是雷鋒”。這類表示冷漠的群體在熱點突發事件中獨善其身,肆意調侃,以表示在社會群體中的獨立性和特殊性,獲得“淡然”的認知感。這類情感表達往往能起到調侃的效果,引導民眾無法關注事件實質,造成方向偏離。更嚴重會致使人心冷漠,公眾缺乏對社會的認同感和安全感,從而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應積極引導此類表達冷漠的情感。
[1]曼紐爾·卡斯特.網絡社會的崛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周耀明,張慧成,王波.網絡輿情演化模式分析[J].信息工程大學學,2012.
[3]郭亮.高校網絡輿情監管與網絡輿情危機管理[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G206
A
1005-5312(2014)17-0253-02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青年基金《高校百度貼吧在突發事件中的輿論引導研究》(編號2013141004)、《依托航空港創意產業的鄭州國際城市品牌系統研究》,鄭州航院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資助成果。
注釋:
①“主題帖”是指貼吧里帶有標題的帖子,后會有跟帖。“回復貼”是指主題帖后的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