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祥利 趙紅
小單位隱藏著大問題
——對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違規問題的剖析
●鄒祥利 趙紅

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系財政全額撥款單位,共有教職員工39人,其中在職人員23人,離退休人員16人。學校設有計算機班、電氣班、儲藏班、航空服務共四個班,在校學生僅300余人,因學校生員較少,學校在職人員分坐班職工和不坐班職工,其中坐班職工9人,不坐班職工14人。因學校招生比較困難,為了多招生,根據每個老師和職工工作性質的不同,都分配有招生的任務,采取多招有獎,少招受罰的激勵機制。
2014年9月初,該市財政局主管科室在對學校開展“三公經費”專項抽查中,發現該校存在違規現象并書面向領導報告。事后,財政局長明確批示要求監督檢查局組織檢查組進行檢查,并根據違紀違規事實依法依規作出處理。
(一)違規事實
1、公款私存。將2014年1-8月部分職工工資279190.35元和2011、2012年財政補發績效工資363100元分別存入曾某某個人賬戶與單位工會賬戶,涉嫌公款私存。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六條“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商業銀行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單位的資金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的規定。
2、滯留財政資金。從工會賬戶日記賬中發現截留學生助學金112078元,沒有發放給學生,涉嫌滯留財政資金。違反了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辦法》(財教【2013】110號)第七條“不得向學生收取卡費或押金等費用,也不得以實物或服務等形式,抵頂或扣減國家助學金”的規定。
3、存在“吃空餉”。沈某某、伍某某自2014年1月至8月以來既沒有到學校坐班,也未完成招生任務,屬在編不在崗人員,其工資44980.40元長期存放學校,涉嫌騙取財政資金,屬于吃空餉行為。違反了該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編辦、市人社局、市財政局關于印發《某市財政供養在編不在崗人員處理意見》的通知第十一條“虛報冒領的工資一律由各單位負責追繳,并及時上繳財政”的規定。
(二)處理結果
一是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責令該校將未發放到個人2011、2012年績效工資和未坐班人員扣除工資50%部分,依照有關規定,在一個月以內全額發放到人。
二是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六條第三款的規定,責令該校將滯留的學生助學金112078元在一個月以內全額補發給學生。
三是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六條第一款、第十五條的規定,對該校兩名吃空餉人員的工資44980.40元予以追回并上繳財政。
四是根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十九條第七款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該市財政局已向該校的主管部門發出了《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建議書》,建議按干部管理權限,給予學校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財務會計人員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三)違規動機與成因
1、法制意識淡薄。國家早有嚴禁公款私存的規定,而該校領導和財務人員認為公款存入個人賬戶和工會賬戶,又沒有造成什么損失,而且支取起來也很方便。領導與財會人員沒有把國家的規定當作一回事,事發以后,經有關檢查人員解釋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2、會計年齡老化。檢查發現,該單位教職員工年齡普遍偏大,會計出納都接近退休年齡,由于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幾次計劃從系統內其他單位補充財會人員,均未成功。由于年齡老化,加上平時對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缺乏學習,出現各種違規違紀現象就不足為奇了。
3、監督檢查缺位。由于該單位地處偏僻,加上近幾年招生形勢不佳,單位規模較小,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其他監督部門基本上沒有對其實施檢查,以致問題長期存在而得不到糾正。
(一)制定檢查預案,做好查前準備
由于對該單位檢查系領導交辦案件,監督檢查局領導高度重視,專門召集財政主管業務科室負責人、歸口聯系人員和國庫集中支付局部門負責人以及檢查人員參加會議,結合檢查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在檢查時間、人員和方式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精心安排。
(二)加強政策宣傳,減少抵觸情緒
檢查組正式進駐單位檢查后,檢查人員將國家已出臺的有關財經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單位領導和財會人員進行宣傳,講述主動配合檢查的好處以及抵制檢查的嚴重性,最大限度地緩解單位領導和財會人員思想壓力和抵觸情緒,為檢查工作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三)分析原始資料,查找違規事實
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單位領導和財會人員按照檢查人員的要求,如實提供個人賬戶銀行詳細清單、工會賬戶單位銀行日記賬和銀行對賬單、工資發放清單等檢查組需要的與檢查有關的資料,檢查人員通過比對,從中發現違紀違規問題的事實。
(一)加強財經法制教育
近年來,財經法制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一些基層單位,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尤其在一些規模較小,地處偏僻的基層單位更為明顯。因此,加強財經法制教育不能停留在一級預算單位,而是要面向所有單位,做到財經法制教育無死角、無盲區、全覆蓋。
(二)強化會計隊伍建設
財政部門是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是會計人員的“娘家”。加強會計隊伍建設,財政部門責無旁貸。財政部門要通過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業務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要借助信息網絡技術,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動態管理,對年齡老化,不能勝任會計工作的人員,財政部門要向其主管部門提出調整建議,使單位會計人員與其所擔負的工作相適應。
(三)加大財政監督力度
一是加強財政檢查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加快建立財政檢查人員專家庫,為會計監督檢查提供專業檢查人員;另一方面,讓年輕財政工作者在實踐中鍛煉提高,成為會計監督檢查的行家里手。二是認真檢查依法處理。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及《財政檢查工作辦法》等有關規定,認真全面地檢查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表及其他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對查出的問題依法整改處理,涉及對當事人黨紀政紀處分的要按程序移送相關部門處理,增強財政檢查的社會影響和效果。■
湖南省衡陽市財政局監督檢查局、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鞍山供電公司)
(本欄目責任編輯:阮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