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敏
高校教育的主體是大學生,而這一主體的引領者是每一位在崗教師,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以此引導、教育、影響學生,師生的關系對整個教育主體有著深遠的意義,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也同樣是教師的責任之一。對于教師本身而言,只有
做到愛崗位、愛學生才能體會到教師這一職業的意義和價值。
高校的教育主體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其教育水平以及人才培養會受到地域、經濟、校園環境以及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同等條件下,決定如何培養大學生的主要是處在一線的教師。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教書育人,不僅僅要傳授于知識給學生,更要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老師就是他們在步入職場前的榜樣之一,因此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所擁有的職業素養就成為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只有對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做一個深刻而全面的反思,加深對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的認識,尋求樹立教師職業道德的新方法、新途徑,才肩負的起培養新一代社會接班人的歷史重任。本文將從師生關系以及教師自身兩方面展開討論,并結合自身經歷對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進行簡單的論述。
1. 師生關系
師生之間的關系對整體的教育有著主導作用,教師的行為規范不僅對學生智、體、美等其他方面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對學生的思想品行的發展同樣具有深遠影響。學生作為教學中的真正主體,決定了學校的聲譽、教學質量、教師的發展以及學校的發展,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同領域的學生聚集到一個大家庭中,他們擁有各自不同的個性與情感,擁有各自的家庭和生活,未來的一切將會由他們來創建,這些重擔其實都壓在了老師身上,因此教師必須要尊重他們每一個人的思想和情感,愛護他們,以真誠的態度對待他們,使他們逐漸適應大學這個小社會。教師是智力資源的開發者,從事著傳播人類文明和知識推動社會前進的特殊勞動。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我們首先遵守社會公德的典范,其次把教育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師教學的各個環節,用教師所具有的良好道德修養去教育、引領、并影響學生。從中學到大學,學生的思想和環境都發生著極大的變化,中學時的一些不良習慣和處世態度會在大學時期逐步轉變,價值觀同樣也是隨著人的成長而變化的,因此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影響、教育。
在我所任教的職業院校中,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起著更突出的引導性作用。職業院校的學生入學成績相對不太理想,對于這些學生來說,更需要教師用特殊的情感對待他們,使那些本應可以考入本科的學生盡快從高考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重拾信心,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活。與此同時,還應引導那些原本就缺乏自信的同學逐步建立自信,正確認識自己,重新對自己有一個好的定位。“做事先做人”,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人,那就是要從品德言行舉止做起,育人同樣也應該從這方面培養,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應從這里做起。在工作中,學生會因我課堂活躍的氣氛而精神煥發,會因課上的休閑互動而對枯燥的理論課程產生興趣,會因為我對他們的仁慈和關愛改變他們原來不好的言行舉止,這些表現都令我感到很自豪。其實將心比心,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若以真心對待學生,學生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回報給教師,可見,教師的職業修養決定著學生的一切。
2. 教師自身方面
愛崗位。作為一名在崗教師,首要應該做到的是愛崗位,做一個盡職盡責愛崗敬業的人民教師。職業無分好壞,任何工作無論貴賤大小都值得尊敬。教師這一職業在整個領域里也常常被人分為三六九等,我國高校分為重點院校、普通院校以及職業院校等,顯而易見職業院校在教育領域是處于低位,因而常常被普通人認為職業學院的學生都是高考失利的,老師都是在其他院校不受歡迎的,因此就造成現今很多職業學院的老師和學生缺乏奮斗的動力,缺乏應有的自信和自豪感,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并沒有特色之處。現如今,我想做的并不是安于現狀,我有夢想,我想將我的夢想與我的學生分享,最重要的是激發他們的夢想,讓他們在職業學院也一樣出彩,學會更多的技能,進而服務社會大眾。
愛學生。列寧曾經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因此教師必須有大愛,愛祖國、愛人民、愛學生、更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從教師自身的角度來看,應自覺加強師德修養,不斷提高師德水平,最基本的是要學會如何去愛學生愛教育事業。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要學會如何去適應它愛它。教師更是一個與愛不可分割的一個職業角色,因為他所面對的是學生,要做的事就是培養教育,所以愛是每個教師必備的教育素養,是教育素養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一種品質,教育只有依托著愛而存在,才算有意義。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師需要對待所有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以一個可以循循善誘、因材施教的父親一樣教書育人。
做一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只有愛心還不夠,必須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教師的責任心同樣是職業道德修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責任心主要體現在教書育人上,在教學過程中,應以講授理論為輔,實踐為主,培養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能力,使他們從中獲得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逐步建立并重拾信心,當有了信心之后他們自身就會對理論知識有所渴望。作為一名職業學院的教師,所需要的責任心更大,中學時期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學習能力欠缺以及自控能力較差,對待本身學習能力和自控能力都不足的學生,需要做的不是責罵或者任意放縱,而應該有的放矢的進行管理,因材施教,逐步培養他們的自覺性,激發他們還未被發掘的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不會激起青春期的叛逆心理。
總而言之,教師作為靈魂工程師,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水平,將師生關系處理得當,才能更深刻地體味教師這一職業的意義和價值,并以專心致志的態度、依托著愛學生愛事業的責任心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