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歷萍,王淑珍,姜慧燕,童建新,來文國
(浙江省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4)
浙江省草莓主栽品種果實品質比較
周歷萍,王淑珍,姜慧燕,童建新,來文國
(浙江省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4)
以浙江省設施大棚草莓主栽品種紅頰、豐香、法蘭蒂為試材,進行果實品質和抗氧化性的分析比較。結果表明,紅頰在經濟品質、營養品質以及抗氧化能力等指標上均表現較好,是當前大棚草莓栽培中較為理想的優質大果型草莓品種。
草莓;經濟品質;營養品質;抗氧化性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屬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縮根漿果類水果,果實柔軟多汁,色澤艷麗,酸甜適口,營養豐富,富含多酚、黃酮類等抗氧化物質,能預防或減少心血管、腫瘤和貧血等疾病的發生,備受消費者青睞,被譽為水果皇后[1]。本試驗通過對3個草莓主栽品種果實經濟品質、營養品質及抗氧化性的研究,從多個指標上進行綜合分析,以期為草莓高營養品質種質材料的篩選提供分析測試手段與技術依據。
1.1 材料
供試草莓品種紅頰、豐香、法蘭蒂于2013年2月中旬采自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下楊基地,選擇紅熟期(75%成熟度)、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無損傷擠壓的果實為試材。不同成熟度的材料選取生果掛粉期(25%成熟度)、中果紅熟期(75%成熟度)、過熟果(100%成熟度),采后立即運回實驗室進行檢測。
使用的試劑有TPTZ、DPPH、ABTS、福林酚、抗壞血酸標準品等,均購于美國Sigma公司。使用的儀器有UV-25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質構儀(CT3,美國Brookfield)、pH計(雷磁PHS-3C,上海精科)、阿貝折光儀(2WAJ,上海精科)。
1.2 方法
1.2.1 質構的測定
采用博勒飛CT3質構儀測定,探頭TA-44(直徑4 mm),夾具TA-BT-KI,測試類型為壓縮,測試速度0.5 mm·s-1。將果實肩部一端切平放置于檢測臺上,探頭從肩部另一端刺入至草莓中心部位。取10顆草莓,每顆草莓測定2次。
1.2.2 營養成分分析
水分采用直接干燥法測定;可溶性固形物采用阿貝折光儀測定;可滴定酸采用電位滴定法[2]測定;可溶性總糖采用蒽酮比色法[3]測定。
1.2.3 Vc的測定
取10顆草莓加入等量2 mol·L-1乙酸,打漿,稱取10 g勻漿至100 m 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5 m L 2 mol·L-1乙酸,用水定容,離心。吸取2 mL上清液至10 mL棕色容量瓶,分別加入0.3 m L 0.25 mol· L-1EDTA2Na,0.5 m L 0.5 mol·L-1乙酸,1.25 m L 2 g·L-1固藍鹽B,混勻,加水稀釋至刻度,混勻,室溫下放置20 m in,于420 nm下測定吸光值,再根據抗壞血酸標準曲線計算含量[4]。
1.2.4 生物活性物質的提取
參照羅婭等[5]的方法,取10顆草莓加入等量80%乙醇,打漿,精確稱取10 g勻漿于250 m L棕色試劑瓶中,加入80 m L 80%乙醇溶液,超聲處理30 min,離心,取上清液;殘渣加入10 m L 80%乙醇重復提取,合并上清液,80%乙醇定容至100 m L,制得提取液,用于總酚、類黃酮和抗氧化能力測定。
1.2.5 總多酚的測定
采用Folin-Ciocalteu法[6]測定。取2 mL樣品,加5.0 mL Folin-Ciocalteu試劑,混勻,靜置4 min后加4.0 mL 7.5%Na2CO3溶液,混勻,室溫避光放置60 min后,于765 nm處測定吸光值,以沒食子酸作標準曲線,結果表示為每1 g鮮重草莓含有沒食子酸等效物的毫克數。
1.2.6 類黃酮的測定
參照文獻[7]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取1.0 m L提取液于10 m L容量瓶中,加入0.5 m L 50 g·L-1NaNO2溶液,25℃下靜置6 min后加入0.3 m L 100 g·L-1Al(NO3)3溶液,搖勻,25℃下放置6 min后加入3.0 m L 40 g·L-1NaOH溶液,用水定容,搖勻,靜置15 m in后,于510 nm下測定吸光度,以兒茶素作標準曲線,結果表示為每1 g鮮重草莓含有兒茶素等效物的毫克數。
1.2.7 抗氧化性的測定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測定。取0.2 mL提取液,加80%乙醇至3.0 mL,加入3.0 mL 0.2 mmol· L-1DPPH溶液,混勻后立即于暗處反應30 min,以80%乙醇調零,于515 nm處測定吸光值,記為A樣品;另取3.0 m L提取液與3.0 m L 80%乙醇混合,暗處反應30 min,515 nm處測定吸光值,記為A對照;再測定3.0 m L 0.2 mmol·L-1的DPPH溶液與3.0 m L 80%乙醇的混合液于515 nm處的吸光值,記為A空白;計算草莓提取物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并與標準品Trolox的清除能力進行對照,結果表述為每1 g鮮重草莓Trolox毫當量抗氧化能力。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測定。取0.1 m L提取液,加入5.9 m L ABTS溶液,混勻,室溫放置6 min后,于734 nm下測定吸光度值,記為A樣品;以0.1 mL 80%乙醇,加入5.9 mL ABTS溶液,混勻,室溫放置6 min,734 nm下測定吸光度值,記為A空白;以0.1 m L樣品,加入5.9 m L 80%乙醇,室溫放置6 min,734 nm下測定吸光度值,記為A對照。計算草莓提取物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并與標準品Trolox的清除能力進行對照,結果表述為每1 g鮮重草莓Trolox毫當量抗氧化能力。
FRAP鐵還原氧化能力的測定。取0.1 m L提取液,加入5.9 mL TPTZ溶液,混勻后37℃反應10 min,593 nm下測定吸光度值。以1.0 mmol· L-1FeSO4為標準,結果表示為達到同樣吸光度所需的FeSO4的毫摩爾數。
2.1 經濟品質
表1表明,紅頰、豐香、法蘭蒂3個草莓品種在經濟品質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果實硬度,紅頰和法蘭蒂無明顯差異,硬度適中;豐香相對最軟,耐儲運性最差。咀嚼性參數為硬度、凝聚性和彈性三者乘積,它綜合反映了果肉對咀嚼過程中所產生外力的持續抵抗作用。在咀嚼性上,紅頰明顯優于其他2個品種,耐咀嚼性強,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紅頰達到了12.65%,高于其他2個品種;其次為豐香,含量為11.02%;法蘭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只有7.90%。固酸比是衡量水果品質較為重要的一個指標,本試驗表明紅頰固酸比最高,達14.56;法蘭蒂最低,為13.20。可溶性糖含量,紅頰最高,達到了112.21 mg·g-1,明顯高于其他2個品種;豐香和法蘭蒂分別為87.37和64.12 mg·g-1。

表1 不同草莓品種的經濟品質比較
2.2 營養品質與抗氧化能力
表2表明,紅頰含有較高Vc(1.39 mg·g-1)和多酚(1.58 mg·g-1),略高于豐香,且在DPPH、ABTS、FRAP 3個抗氧化能力參數指標上均表現較好;豐香類黃酮含量較高(0.4 mg· g-1),Vc和多酚含量略低于紅頰,但其DPPH、 ABTS、FRAP等個抗氧化能力相對較低;法蘭蒂的3個抗氧化能力參數略高于豐香,但其Vc、多酚和類黃酮含量均低于紅頰和豐香。由于每種抗氧化能力測定方法反應機理不同,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在評價果蔬抗氧化能力時,應采用多種測定方法進行綜合評價。

表2 不同草莓品種的營養品質與抗氧化能力比較
2.3 不同成熟度果實品質與抗氧化活性
由圖1、圖2可以看出,隨著果實的成熟,草莓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總糖含量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生果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總糖含量最低,為10.75%和71.99 mg·g-1,到過熟果升至最大值,為13.5%和108.45 mg·g-1。

圖1 草莓成熟過程中可溶性總糖的變化

圖2 草莓成熟過程中可溶性固形物的變化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果實的成熟,草莓果實中VC和多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生果VC和多酚含量最低,為2.03和2.02 mg·g-1,到中果升至最大值,為2.17和2.07 mg·g-1,之后,又呈下降趨勢,過熟果降至2.07和1.94 mg·g-1。草莓生果類黃酮含量最高,隨著成熟度的增加,其含量逐漸下降。
由圖4所示,中果(紅熟期)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強,隨著果實的成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FRAP值的變化規律與DPPH清除率相似。

圖3 草毒成熟過程中Vc、多酚和類黃酮的變化

圖4 草毒成熟過程中抗氧化能力DPPH和FRAP的變化
試驗結果表明,在同一栽培條件下3個草莓品種的品質存在一定差異,紅頰在經濟品質、營養品質以及抗氧化能力等指標上均表現較好,是當前大棚草莓中較為理想的優質大果型草莓品種;豐香在經濟品質、營養品質上略低于紅頰,且其果實硬度較低,耐儲運性差,不宜作長距離運輸;法蘭蒂在抗氧化能力上高于豐香,且其硬度高,耐儲運性好,但其營養品質相對較低[8-9]。
草莓不同成熟度果實品質與抗氧化活性比較分析結果表明,到了中果紅熟期,果實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VC和多酚保持較高的含量,抗氧化活性達到最高水平。此時期的果實,香氣濃郁,色澤鮮艷,光澤好,甜酸可口,同時,尚保持一定的硬度,便于貯運。因此,可認為中果紅熟期(75%成熟度),無論是果實品質還是抗氧化活性均達最高水平,是果實采收的最佳時期[10]。
[1] 陳衛平.不同草莓品種果實品質的比較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9):46-48.
[2] GB/T 12293-1990水果、蔬菜制品可滴定酸的測定[S].
[3] 馬琴國,王引權,趙勇.蒽酮-硫酸比色法測定黨參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研究[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9,26(6):46-48.
[4] GB/T 5009.159-2003食品中還原性抗壞血酸的測定方法測定[S].
[5] 羅婭,唐勇,馮珊,等.6個草莓品種營養品質與抗氧化能力研究[J].食品科學,2011,32(7):52-56.
[6] GB/T 8313-2008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含量的檢測方法[S].
[7] 原牡丹.草莓果實發育過程中糖及類黃酮對生長素的響應[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0.
[8] 冀蘆沙,肖慶振,于守超,等.山東境內11個草莓品種的品質及遺傳特性分析[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2,47:39-44.
[9] 鄧顯容.不同品種草莓果實品質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 2008,36(21):9018,9043.
[10] 張豫超,謝鳴,陳俊偉,等.不同采收期草莓果實抗氧化物質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變化[J].浙江農業學報,2009, 21(3):250-254.
(責任編輯:張才德)
S 668.4
A
0528-9017(2014)03-0360-03
文獻著錄格式:周歷萍,王淑珍,姜慧燕,等.浙江省草莓主栽品種果實品質比較[J].浙江農業科學,2014(3):360-363.
2014-01-05
杭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120332H05)
周歷萍(1982-),女,浙江杭州人,助理農藝師,從事植物生物技術應用工作。
王淑珍,高級農藝師。E-mail:jxwsz1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