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炳華,金 暉,黃 芳,沈軼舒
(浙江省嘉善縣農業經濟局,浙江嘉善 314100)
嘉善耕地地力定位監測點試驗初報
金炳華,金 暉,黃 芳,沈軼舒
(浙江省嘉善縣農業經濟局,浙江嘉善 314100)
對嘉善縣4個不同施肥量的耕地地力進行長期定位監測,結果表明,不論是油菜還是單季晚稻,均以測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機肥處理的產量最高,土壤肥力的各項養分指標最好,達到用地和養地相結合。連續6年不施任何肥料,仍有一定的產量收獲。
耕地地力;定位監測;測土配方施肥;產量;嘉善
從2005年上半年開始,農業部針對全國不同的土壤結構和肥力水平,發起在全國各地開展測土配方施肥行動。通過該項技術的實施,進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減少化肥總用量,提高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節省成本,達到節支增收的目的[1-2]。嘉善縣在做好測土配方施肥的基礎上,從2007-2013年連續6年進行耕地地力定位跟蹤監測試驗。通過試驗,為提出適合當地土壤條件下的最佳施肥方案提供理論依據。
1.1 材料
試驗設在嘉善縣西塘鎮下甸廟村進行。試驗田塊土壤質地為青紫泥,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勢平坦,排灌方便。
種植模式為油菜-單季晚稻。參試油菜品種是浙雙72,單季晚稻品種是嘉禾218。
所用肥料有商品有機肥(三要素含量共38%),尿素(含N 46%),碳酸氫銨(含N 17%),鈣鎂磷肥(含P2O512%),氯化鉀(含K2O 60%),硼肥(含B 14.5%)。
1.2 處理設計
設置4個處理:處理1測土配方施肥純化肥;處理2測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機肥;處理3常規施肥;處理4以不施肥為對照(CK)。油菜肥料(表1)分基肥、發棵肥、抽薹肥3次施入;水稻肥料分苗肥、分蘗肥、穗肥3次施入。小區面積40 m2(12.9 m×3.1 m),依次排列,不設重復,小區四周筑田埂,并覆蓋地膜,防止肥水互滲,各小區采用單獨灌排。在四周設置保護行。各小區田間管理措施保持一致。試驗從2007年單季晚稻播種開始至2013年油菜收獲結束。667 m2播種量油菜0.2 kg、單季晚稻3 kg。
1.3 調查內容
每個小區均設觀察點,從播種后定期調查苗蘗動態和生育進程,各小區單獨收割,分別核產。并在單季晚稻收獲后,各小區分別采集土壤樣本進行養分含量分析。
2.1 產量
表2表明,6年4個不同處理的667 m2產量,油菜平均為96.9,126.1,99.7和30.7 kg,測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機肥的處理2產量最高為126.1 kg,比處理1,3,4增產29.2,26.4和95.4 kg,增幅達26.5%~310.7%。處理1-4單季晚稻平均產量分別為553.8,589.6,563.6和310.3 kg,同樣以處理2的產量最高,比處理1,3,4增產35.8,26.0和279.3 kg,增產幅度達4.6%~90.0%。

表1 耕地定位試驗各處理油菜、水稻667 m2肥料用量

表2 耕地定位試驗各處理油菜、水稻667 m2產量
2.2 土壤肥力
表3表明,4個不同處理的5項土壤養分指標,有3項有較明顯的差異,分別是有機質含量處理2最高,為49.9 g·kg-1,分別比處理1,3,4增1.3, 0.2和2.6 g·kg-1,增幅為0.4%~5.5%;有效磷含量處理2最高,為38.9 mg·kg-1,分別比處理1,3, 4增18.5,18.9和25.1 mg·kg-1,增幅達90.7%~ 181.9%;速效鉀含量也是處理2最高,為130 mg· kg-1,分別比處理1,3,4增6.4,6.7和12.7 mg· kg-1,增幅在5.2%~10.8%。
由表3還可見,處理1土壤全氮明顯低于處理2,且略低于處理3,由此推斷,在當地生產條件下,測土配方施肥所推薦的氮素用量可能偏少,建議適當增加氮化肥或有機肥。

表3 耕地定位試驗結束時各處理的土壤肥力
長期定位試驗結果表明,4個不同施肥處理,不論是油菜、單季晚稻產量均以測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機肥處理的最高。其原因是:通過土壤測試,采用土壤中缺什么營養元素補施什么肥料的施肥原則,做到以有機肥為基礎,氮、磷、鉀化肥配合施用,既獲得優質高產,又維持和提高土壤肥力,達到季季增產、年年高產。另外,在連續6年不施任何肥料的情況下,靠著土壤的本身肥力,旱地作物靠天降雨、水稻靠農田灌溉水和天降雨夾帶的一點氮素,仍有一定的收獲,667 m2產量油菜籽30 kg、單季晚稻300 kg左右,這說明大自然和祖先傳下來這片肥沃的土地基礎很好,要倍加珍惜。建議今后城鎮拓展、工業和新農村建設用地,所征用的農田耕作層要提前取走,運到復耕土地面上,做好優質資源的保護和再利用。
[1] 吳春艷,陳義,楊生茂,等.長期肥料定位試驗中土壤肥力的演變[J].浙江農業學報,2008,20(2):353-357.
[2] 任少福.水稻氮磷鉀和有機肥配合施用長期定位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3(3):353-357.
(責任編輯:張才德)
S 158
A
0528-9017(2014)03-0399-02
文獻著錄格式:金炳華,金暉,黃芳,等.嘉善耕地地力定位監測點試驗初報[J].浙江農業科學,2014(3):399-400.
2013-12-19
金炳華(1954-),男,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糧油作物栽培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