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鑌,蔡志林,姚 健,黃忠杰
(1.浙江省樂清市氣象局,浙江樂清 325600;2.樂清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樂清 325600)
雁蕩山區氣候垂直變化分析
張錦鑌1,蔡志林1,姚 健1,黃忠杰2
(1.浙江省樂清市氣象局,浙江樂清 325600;2.樂清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樂清 325600)
雁蕩山區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由于垂直落差大,因而形成多種氣候帶。隨海拔高度的上升出現了亞熱帶及溫帶的氣候景觀。年平均氣溫等值線變化自沿海平原地區向雁蕩山區隨著高度升高而遞減,降水量等值線自東南沿海平原地帶隨著高度升高向雁蕩山區遞增。氣候特征對發展優勢農業、開發花木產業和旅游資源非常有利。
氣候;垂直變化;資源;開發;雁蕩山區
樂清市地處浙江東南沿海,屬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8.3℃;年降水量1 595.8 mm;無霜期266 d;年平均日照時數142.9 h;全年平均相對濕度77.8%。雁蕩山區縱貫樂清全市境內,約占陸域面積的70%,東鄰樂清灣及東海,整個山系呈NNE-SSW走向。樂清灣是個半封閉的內灣,有海域面積436.6 km2,與雁蕩山組合,形成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干燥的“地中海式”氣候環境。由于雁蕩山垂直落差大,因而形成多種氣候帶[1]。氣候特征對發展優勢農業、開發花木產業和旅游資源非常有利[2]。
雁蕩山區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高山丘陵連亙綿延起伏,海拔高度西北部平均800 m左右,有700 m以上高度的山峰8座,其中最高峰百崗尖1 056.6 m,很快降低到沿海平原的5~6 m,其水平距離不到20 km。
在山區,不同的海拔高度有不同的氣候。從云層凝結高度(H)經驗公式H=12.4×(T-Td)(T為氣溫,Td為露點溫度)。可見,溫度露點差越小,云層凝結高度就越低。雁蕩山區在春、夏季節里其溫度露點差均在5℃之內,因此云層高度只有400~500 m,甚至更低。往往在800 m以上高度山頂艷陽高照,卻在400~500 m處的山腰云海翻滾,山腳下陣雨,形成同一地點不同高度不同的天氣奇觀。此外,因季風環流及雁蕩山和樂清灣的海陸風環流及山區小尺度山谷風環流等共同作用,春末夏初沿海地區多海霧,在夏秋季的午后到上半夜山區多雷陣雨。
樂清市屬中亞熱帶海洋性氣候,但隨拔海高度的上升出現了亞熱帶及溫帶的氣候景觀。年平均氣溫等值線變化自沿海平原地區向雁蕩山區隨著高度升高而遞減,低溫中心出現在平均高度800 m以上的雁湖崗一帶,年平均氣溫13.0℃,較沿海平原地區低5.0~6.0℃。可見溫度梯度之大。
2.1 不同高度逐月氣溫
表1顯示不同海拔高度逐月氣溫變化。海拔400 m以下的丘陵地帶及沿海平原,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末多年平均氣溫為17.0~18.0℃,自本世紀開始因受全球氣溫升高的影響,年平均氣溫上升至18.0~19.0℃;最熱月7,8月的平均氣溫從原來的27.0~28.0℃上升至28.0~29.0℃。海拔500 m以上高度,年平均氣溫為16.0℃以下,雁蕩山區平均氣溫直減率為每升高100 m,氣溫下降0.55℃,其中9-11月份因空氣中相對濕度較小,其直減率較大,各個月份分別為0.64,0.62和0.62℃;3-5月空氣中相對濕度較大,其直減率較小,其各個月份的直減率分別為0.49,0.44和0.47℃,由于輻射逆溫造成的山坡地逆溫層影響,海拔500 m以下各高度上的直減率比海拔500~800 m高度上的直減率明顯偏小。在海拔805 m的雁湖茶場,年平均氣溫為13.3℃,最熱月的7,8月份平均氣溫分別為23.7和23.3℃,極端最高氣溫只有30.0℃左右, 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的平均氣溫均在10.0℃以下,全年冬季長達4個多月,其中12月至翌年2月的平均氣溫均在6.0℃以下,極端最低氣溫曾達-10.0℃。每年可出現3~4次下雪天氣過程和3~5 d的高山積雪天氣現象。

表1 雁蕩山區不同高度月平均氣溫
2.2 不同地形的極端最低氣溫
雁蕩山區的極端最低氣溫都出現在中、西路冷空氣影響后天空轉晴且風速減少的情況下,由于強烈的平流和輻射降溫作用,以及夜間的山谷風小尺度的環流影響,冷空氣在低谷處堆積,造成極端最低氣溫以向北開口的盆地、山谷為最。
在同一海拔高度,山谷地比南坡約偏低4.0℃左右,在海拔300 m及以下的南坡最低氣溫均在-5.0℃以上;-7.0℃的低溫,南坡出現在500 m高度以上,其他地形出現在300~500 m;-9.0℃的低溫,南坡出現在800 m高度以上,臺地及北坡出現在500~800 m高度上,而開口向北的盆地和谷地則出現在400~500 m高度上;-10.0℃及以下的低溫僅發生在500 m及以上高度的向北開口的盆地,谷地和臺地。在100~300 m高度的南坡及該高度向東、南開口的盆地、谷地由于逆溫作用及冷空氣難以入侵,其極端最低氣溫均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形為高。
3.1 無霜期
沿海平原地區多年平均初霜日為11月25日,終霜日為3月12日,無霜期為258 d,在雁蕩山區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初霜日提前而終霜日后延。從海拔5~6 m樂清灣沿海的鹽盤至海拔805 m的雁湖崗各地,初霜日期分別是12月7日和11月9日,相差28 d;終霜日分別是3月8日和4月29日,相差50 d;無霜期各為273 d和193 d,相差80 d。統計表明,海拔高度每升高100 m,無霜期相應減少8~9 d。
3.2 降水量的時空變化
樂清市境內降水量時空變化非常大,雁蕩山區降水量等值線呈強烈的地形特點,自東南沿海平原地帶隨著高度升高向雁蕩山區遞增。
全市8個水文站多年降雨量統計平均為1 639 mm,其中雁蕩山區有2 300 mm。雁蕩山北坡的砩頭一帶是著名的暴雨中心,海拔高度在500 m左右,降雨量的各個時段,極值均發生在該高度上,1990年的降雨量達到3 648.3 mm,1975年8月降雨量達1 306.4 mm。沿海平原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1 400 mm,如鹽盤1979年降雨量只有883 mm。另據統計在海拔高度300 m的福溪水庫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 900 mm,500 m高度的里樟年降雨量為2 000 mm左右。雁蕩山區歷年各時段降雨量極值見表2。

表2 雁蕩地區歷年各時段降雨量極值情況
樂清多年平均等雨量線分布趨向與雁蕩山山脈走向基本一致,自東南沿海平原向西北部山區遞增,最大中心出現在海拔高度在400~500 m的雁蕩山區北坡,喇叭形底部砩頭等地一帶,為沿海平原的2倍。
4.1 發展優勢農業
充分利用高山海拔溫差進行反季節栽培,做到淡季不淡,如鎮安的春糧-西瓜-蒔藥模式,天成、雁蕩的蔬菜(瓜)-水稻模式等,提高種植效益。廣泛應用大棚設施,栽培鐵皮石斛等經濟作物,充分利用冬、春季節的光、溫互補提高產量。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水果和其他農產品,使山區盆谷地及樂清灣小氣候資源得到充分開發,為多種經濟作物的發展創造優質的條件。
4.2 開發花木產業
隨著“使森林進城,園林下鄉”的提出,加上旅游業、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花木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花木業已成為樂清的新興優勢產業。雁蕩山氣候的多樣性形成了植被的多樣性,森林覆蓋率達到94%。據統計有木本植物130余種,包括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3大類,具有科學、景觀、經濟3大價值,應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加以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
4.3 旅游資源開發
雁蕩山是浙江的旅游勝地,但還有不少可開發的旅游資源。雁湖崗一帶平均氣溫只有13.3℃,最熱月的7,8月平均氣溫也只有23.0℃左右,是避暑勝地;夏秋季節天高云淡,是觀東海日出的好去處;冬季長達4個多月,多降雪天氣,有些年份高山積雪長達半個月之久,是浙東南沿海觀賞雪景不可多得之地。
[1] 李振南.雁蕩山風景研究[M].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4:309.
[2] 葉傳偉,朱建鋼,徐錦山.富陽永安山農業旅游氣候資源綜合開發利用[J].浙江農業學報,2009,21(5):510-514.
(責任編輯:張才德)
S 162
A
0528-9017(2014)03-0403-03
文獻著錄格式:張錦鑌,蔡志林,姚健,等.雁蕩山區氣候垂直變化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4(3):403-405.
2013-12-19
張錦鑌(1975-),男,浙江樂清人,工程師,從事公共氣象服務工作。E-mail:10648445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