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攝影 職業垃圾分揀員



據統計,北京市一天生產垃圾1.8萬多噸,用卡車裝載能繞北京三環路整整一周,但處理能力卻嚴重不足。
目前,8座大型垃圾處理設施都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有的甚至高達205%,處理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了一半。其中有5座填埋場在2至3年內將填滿封場。
到2015年,全市的生活垃圾日產生量將達到2.4萬噸,處理能力面臨更大挑戰。專業人士提出,調整居民垃圾收費,按照“多污染多付費、少污染少付費,混合垃圾多收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將為垃圾減量化提供可能。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北京率先制定《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規定對“城市生活廢棄物逐步實行分類收集”,以實現垃圾減量。然而20年后的今天,筆者站在北京最繁華、最時尚的CBD國貿核心區,隨意打開建外SOHO社區的分類垃圾箱,看到的依然是廢紙、飲料瓶、牛奶包裝、塑料餐盒和食物殘渣的共生體。除了定時來翻撿飲料瓶的拾荒者,你很難判斷哪些垃圾能夠被回收和再利用。專家指出,城市生活垃圾里面有1/3都是包裝性垃圾,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過度包裝情況最嚴重的國家,每年廢棄價值達4000億元。 李默/攝

錫林郭勒草原本如一名美麗的少女,溫婉寧靜,然而,因為采礦發電等造成的污染,礦區周圍草原上的牛羊已經無法生存。消失的僅僅草原的風景么?那分明還有我們的明天啊!盧廣/攝

一頭藏原羚從青藏公路穿過,近年來,由于加大了宣傳和保護的力度,有效遏制了盜獵行為,野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這里生態環境獨特、原始而脆弱。鄧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