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媛+李芊+袁永博
doi: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1.021
收稿日期:2013-10-12
作者簡介:張明媛(1981-),女,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工程管理、系統工程理論應用及災害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myzhang@dlut.edu.cn。
摘要:工程經濟學課程是知識要素與實際工程結合得非常緊密的一門課程。文章探討了工程經濟學課程開展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和具體實施方案,并結合實例,從案例的選擇到案例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最終的教學效果評價等,對高校工程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全過程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工程經濟學;案例教學;案例選擇;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4)01-0083-05
案例教學(case teaching)又稱案例研究(case study),是1870年由當時哈佛院院長克里斯托夫·朗代爾在對教學方法進行大膽改革的基礎上創立的,是一種培養高素質、實用型和創新能力強的管理人才的教學方法[1]。1894年,羅伯特·伊(Robert K.Yin)為“案例研究”給出了經典定義,即:案例研究是一種經驗主義的探究(Empirical Inquiry),它研究現實生活中的背景現象(Contemporary Phenomenon),在這一研究中,現象本身與其背景的界限不明顯,研究者只能運用大量事實證據來展開研究[2]。
案例教學目前在醫學和法學教學研究中發展得比較完善,也取得較多的成功。在醫學教學領域,教師往往通過不同的病例為學生歸納講解同一類病情的不同患病方式和患病程度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法,以大量的客觀事實為基礎進行案例調查學習研究和教學。在法學中,1829年,英國貝雷斯(Byles)就開始在法律的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方法。法院判決的每一起案例都成為法學院學生認真研習的對象。通過模擬法庭、課堂討論等形式,學生將書本上的法律法規運用到實際的案例中。隨后,案例教學越來越多地走進了各個學科的教學中。
通過案例研究,可以認識和揭示在現象之下的事物的本質特性,并對其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找到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并建立與實際相符合的理論。
一、工程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它強調教學過程中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和智力開發,忽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能力和生活經驗的培養。傳統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因此,應該針對課程本身特點,選擇和創新相應的教學模式。 工程經濟學是現代化工程領域中的一門科學,它以知識技術與工程經濟相結合為基礎,利用經濟分析方法,優化選擇合理的方案實現工程技術目標,其意義在于最大化地使有限的資源達到最有效的運作。工程經濟也是一種輔助決策的工具,通過詳細的分析對比,選擇最佳的執行方案,幫助管理者或者工程師作出最明智的抉擇。
在以往的工程經濟學授課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理論性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利用工程經濟學知識對一個完整項目進行工程經濟分析的能力,學生缺乏項目實際生產管理過程的體驗,實際操作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很難全面掌握工程經濟學各個節點的知識,因此將案例教學引入工程經濟學教學過程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案例教學可以積極調動學生聽課的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
傳統的教學課堂,教師板書教材中的原理公式并對其進行講解,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狀態,像是一臺知識的接收器。時間一長,課堂往往會變得比較乏味,學習氣氛也比較沉悶,學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瞌睡等現象。案例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一個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生由“被動”的身份轉化為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動”參與者,猶如案例中的管理者或者工程師,對工程進行相應的經濟評價分析,提出或者選擇最合理的方案。這樣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
2.案例教學可以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中的案例都是來源于實際工程或者類似背景的典型事例,學生在進行案例探討和分析時,不僅鞏固復習了課本中的理論知識,發現不足及時加以彌補,還可以接觸到比書本知識更為復雜的實際工程項目建設背景情況,并且利用已學知識去解決未知的復雜問題,從而提升自己靈活應變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這對于一名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尤為重要。
3.案例教學可以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論語》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統教育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聽從教師對課本知識的傳輸與講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不符合新時代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的要求。案例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而且能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的諸多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曾就案例研究、討論會、課堂講授、模擬練習等9種教學方法的教學功能,對有關專家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這9種教學法中,案例教學在知識傳輸、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知識保留的持久性三個方面占第二位,在態度轉變和人際關系能力培養方面占第四位,而在對分析能力的培養方面居第一位[3],可見案例教學較傳統教學而言,在培養優秀工程項目管理人員所必備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目前,高校工程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方式仍然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有少數院校采用案例教學、軟件教學等教學方法,但由于工程經濟案例庫不成熟、軟件教學對硬件環境要求較高等困難,案例教學方法的推廣仍舉步維艱,甚至出現案例內容不符合專業發展方向等問題[4]。
二、高校工程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的實施
(一)教學案例的選擇
將案例教學引入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首先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分析和選擇適當的案例,并根據教學任務及目標進行設置和篩選,形成一套系統性的案例體系。張新平認為選取案例時要注意四點:案例要精、案例要實、案例要新、案例要深[5]。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案例選擇原則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
1.共性原則
(1)典型性。案例教學的案例,應是某類工程項目的典型代表,通過研究這類項目中出現的問題來掌握某個知識點,并且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
(2)實用性。教師在選擇或者編寫案例時,盡可能地貼近實際工程項目,學生能通過網絡、報刊、雜志等進行調查研究,加深學生的感知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目標性。教師在案例選擇過程中,必須考慮該案例是否能幫助學生獲取基本知識和技能,是否能拓展學生思維,是否能實現某一教學目標。
2.特殊性原則
(1)時效性。工程經濟學中的財務評級和國民經濟評價都與法律法規、經濟政策和行業規范等緊密相連,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工程經濟學案例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時效性,要使用或利用最新的規范制度。
(2)可拆分性。一個工程項目的工程經濟分析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內容,例如財務評價、國民經濟評價、不確定性分析等等,這就需要將一個具有完整背景的案例拆分為前后關聯的復合案例,增強知識學習的連貫性,讓學生全面掌握工程經濟學的知識。
(3)交叉性。工程經濟學課程與財務管理學、經濟學等課程有很多共同的教學內容。比如,資金的時間價值概念和復利法計算資金時間價值方法,這些是工程經濟學的重點內容,也是財務管理學所要涉及的內容; 再比如,工程經濟分析中的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的概念,在一般的經濟學教材中都有描述,因此,可以借鑒這些學科已有的教學案例。
(二)工程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的實施
將案例教學引入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一般可以分為課前準備、案例教學和總結評析三個主要環節。
1.課前準備
案例教學應建立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是對理論教學的鞏固和提升。因此,教師應首先了解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然后選擇難度適宜的案例進行教學,實現“錦上添花”的教學效果。在選擇相應的案例之后,教師還應該深入了解案例的工程背景,把握案例所涉及到的知識點,確定案例教學的具體程序等。
2.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該針對不同的案例類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應根據不同的案例類型,建立工程經濟學案例庫。按照教學安排,將案例分為四種類型:
(1)課堂學習案例。這類案例可用來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重在講清原理和分析過程。課堂案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簡短。課堂學習案例一般不宜過長,案例中的已知條件與數據應易分析,數據之間的關系清晰明了;二是目的性。課堂學習案例的目的主要是供學生學習和掌握某一理論知識點或者某個公式,因此其涵蓋的知識點相對比較專一,是建設工程經濟學案例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適用性。工程經濟學交叉性和綜合性強,其知識點多而分散、繁雜,而課堂學習案例的應用正好能適應其這一特點,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廣泛運用這類型的案例分析來講解概念、定理和公式,提高工程經濟學教學質量。
例如,對某項目進行借款投資,年利率為12%,每季度計息一次,連續3年等額年末支付1 000元借款,求第3年末的借款總額為多少?
這個問題有兩種解法:
解法一:
將名義利率轉換為計息周期利率。
r'=12%4=3%
將支付期轉換為計息期。
A=F'(A/F',i,n)=1 000×(A/1 000,3%,4)=239(元)
求F,
F=A(F/A,i,n)=A(F/239,3%,12)=3 392(元)
解法二:
將名義利率轉換為支付周期利率。
i=(1+12%4)4-1=12.55%
求F,
F=A(F/A,i,n)=A(F/1 000,12.55%,3)=3 392(元)
學生往往在資金時間價值知識點中,對計息期小于支付期的計算問題不好理解。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安排一些學生用第一種方法計算,一些學生采用第二種方法計算,還可安排學生對案例求解的原理及個人理解進行講解,安排另外一些學生對案例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舉例說明。在課堂學習中穿插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互動和討論的方式,將課堂學習案例引進工程經濟學的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工程經濟學的知識,也加強了學生對工程項目進行經濟分析的能力。
(2)課堂討論案例。案例討論旨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類案例往往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的引導為輔。同一案例,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思維模式和分析方法會得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在討論中應當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也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較積極的學生帶動比較被動的學生,使其充分進入案例角色,促進學生間的相互合作。二是總結性。課堂討論案例可安排在每一章節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用一節或者兩節課對工程經濟案例進行詳細講解,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學的知識對案例進行經濟分析和求解,將整個章節的知識串聯起來,總結該章知識并將其運用,加深學生對公式和概念的理解。三是復雜性。以一個課堂討論案例來鞏固和復習一系列的工程經濟學知識點,這對案例的難易程度有一定的要求,相對復雜的案例有助于拓展學生思維,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同時也能更加貼近與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工程建設環境,為學生日后工作中利用工程經濟學知識解決工程經濟分析問題打好基礎。
例如,某公司投資擬建設一個機械加工廠。這一投資建設項目的基礎數據如下:
A.項目實施進度計劃。擬建項目的建設期為3年,實施計劃為第1年預計完成項目全部投資額的25%,第2年預計完成項目全部投資額的50%,第3年預計完成項目全部投資額的25%,第4年項目開始投產使用,此時項目的生產負荷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85%,第5年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95%,第6年項目完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項目的運營期總計為20年。
B.建設投資估算。項目工程費與工程建設其他費的估算額為53 393萬元,預備費(包括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為6 000萬元。該項目的投資方向調節稅率為5%。
C.建設資金來源。該項目的資金來源分為自籌資金和貸款。預計貸款總額為35 000萬元,其中外匯貸款為2 700萬美元。外匯牌價為1美元兌換6.2元人民幣。人民幣的貸款,年利率為12.24%(按季計息),外匯貸款,年利率為10%(按年計息)。
D.生產經營費用估計。建設項目完全投入生產能力以后,全廠擬招工人1 000人,工資和福利費按每年42 000元/人估算。此外,每年經營成本為11 000萬元,每年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費估算為13 200萬元,年修理費占年經營成本7%。各項流動資金的最低周轉天數分別為:應付賬款40天,應收賬款35天,存貨45天,現金30天。
問題:
①估算建設期貸款利息。
②用分項詳細估算法估算擬建項目的流動資金。
③.估算擬建項目的總投資。
這個案例涉及建設項目投資估算類問題的基本知識點和主要內容:問題①考察了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概念與換算方法,計算建設期貸款利息首先應該將名義利率換算為實際利率后,才能計算;問題②考察了分項詳細估算流動資金的計算方法;問題③考察了建設項目總投資的具體計算內容。
對于這類工程經濟學案例的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充分引導學生閱讀案例背景和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和數據,分析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第二,實時把握案例討論中的重難點部分,整個案例是對部分內容的總結和綜合運用,難度比課堂學習案例大,因此在學生遇到困惑或者討論走入誤區時,教師應當及時解答和引導,以保證學生能正確分析案例,解答問題。
(3)課外獨立思考案例。課外獨立思考案例教學是在課堂上將案例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課后獨立完成,然后由教師統一時間對案例進行講解。課外獨立和思考案例教學節省了課堂授課時間,也讓學生充分掌握工程經濟案例相關知識,提高了教學效率。
課外獨立思考案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獨立性。這類案例是以學生課后自學為主,主要是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課外自學案例來鞏固和復習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重在培養學生獨自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二是普遍性。課外獨立思考案例旨在課后幫助同學復習和鞏固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因此,案例一般具有普遍性的特點,學生能通過網絡、書籍、報刊、文獻等方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學生通過案例對知識進行疏通和學習。三是承上啟下性。課外獨立思考案例在工程經濟學案例教學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對課堂學習案例的拓展與補充,“啟下”是指為課堂討論案例、課外小組思考案例等較綜合性、復雜性的案例學習奠定基礎。
(4)課外小組思考案例。這類案例包含復雜實際工程項目所涉及到的工程經濟分析內容,要求團隊合作完成,團隊成員課后通過查找資料和相互討論,共同完成某個項目的工程經濟分析,或者對某個工程建設投資項目進行經濟學研究,是對所學的工程經濟學知識的整體應用和把握。課外小組思考案例的特點有:一是綜合性。課外小組思考案例往往涉及幾章甚至大部分的工程經濟學知識點,是針對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開展的工程經濟分析研究,研究的方法也比較復雜多樣,通過一個復雜的、綜合性的案例將工程經濟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工程建設中。二是交叉性。一個完整項目的工程經濟分析,往往涉及工程項目的建設與運營等方方面面,會用到與工程經濟學相關的課程,如工程項目管理、施工技術、管理學、會計學甚至運籌學的相關知識。三是實際性。課外小組思考案例往往是將一個實際的工程項目作為分析對象,這類案例的工程技術背景復雜,貼近現實,難度較大。此類案例的學習能為學生今后工作崗位中應用工程經濟學解決工程項目經濟分析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外小組思考案例教學應重視學生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案例的教學須在充分完成課堂學習案例、課堂討論案例與課外獨立思考案例教學后在教師引導進行,此案例教學是對前三項案例教學的補充和升華,是對工程經濟學整體知識體系的疏通和把控。
3.總結評析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基本環節,是對教學活動及其效果的價值判斷[6]。總結評析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教師方面。教師需要對案例教學的全過程進行反思,從案例的選取是否恰當、授課過程中學生是否能積極參與、學生是否能解決案例問題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做好經驗教訓的總結,為下一次的案例教學積累經驗,使案例教學真正能提高工程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科發展。
(2)學生方面。對于學生來說,課后的總結也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通過案例的學習以及交流討論,不但可重新梳理一遍知識體系,更能培養自我總結的學習習慣,及時發現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進一步完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為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工程經濟學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教師的合理引導。案例教學必須以教師的引導為前提,即教師在案例教學時必須要有計劃性,在適當的程度和范圍內進行引導。二是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案例教學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教師應具有靈活應變的能力和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處理好學生提出的或出現的各種新問題。三是應重視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多媒體技術、教學軟件、教學視頻等多種現代教學技術的恰當引入,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果。
三、結語
將案例教學引入高校工程經濟學課程的課堂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不能盲目和急于求成,需要不斷嘗試和探索,特別是要逐步完善工程經濟學案例庫,這是將案例教學引入高校工程經濟學課堂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西平.案例教學在“工程經濟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創業月刊, 2012(3): 83-85.
[2]余菁. 案例研究與案例研究方法[J].經濟管理, 2004(20): 24-29.
[3]朱文.案例教學方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3(10): 39-41.
[4]周楠,閆淑榮. 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大學教育.2013(5):87-91.
[5]張新平.論案例教學及其在教育管理學課程中的運用[J].課程·教材·教法, 2002(10): 56-61.
[6]王敏.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案例教學實驗研究[D], 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Cas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econom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HANG Mingyuan, LI Qian, YUAN Yongbo
(Faculty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P. R.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economy is a kind of science of modern engineering, as well as a course of which knowledge factors connect closely with practicality. We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and execute solutions of case teaching in engineering economy course. Combined with actual examples, we also analyzed how to choose the exact case, how to desig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how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engineering economy; case teaching; case op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編輯 王 宣)
三、結語
將案例教學引入高校工程經濟學課程的課堂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不能盲目和急于求成,需要不斷嘗試和探索,特別是要逐步完善工程經濟學案例庫,這是將案例教學引入高校工程經濟學課堂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西平.案例教學在“工程經濟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創業月刊, 2012(3): 83-85.
[2]余菁. 案例研究與案例研究方法[J].經濟管理, 2004(20): 24-29.
[3]朱文.案例教學方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3(10): 39-41.
[4]周楠,閆淑榮. 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大學教育.2013(5):87-91.
[5]張新平.論案例教學及其在教育管理學課程中的運用[J].課程·教材·教法, 2002(10): 56-61.
[6]王敏.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案例教學實驗研究[D], 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Cas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econom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HANG Mingyuan, LI Qian, YUAN Yongbo
(Faculty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P. R.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economy is a kind of science of modern engineering, as well as a course of which knowledge factors connect closely with practicality. We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and execute solutions of case teaching in engineering economy course. Combined with actual examples, we also analyzed how to choose the exact case, how to desig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how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engineering economy; case teaching; case op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編輯 王 宣)
三、結語
將案例教學引入高校工程經濟學課程的課堂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不能盲目和急于求成,需要不斷嘗試和探索,特別是要逐步完善工程經濟學案例庫,這是將案例教學引入高校工程經濟學課堂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西平.案例教學在“工程經濟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創業月刊, 2012(3): 83-85.
[2]余菁. 案例研究與案例研究方法[J].經濟管理, 2004(20): 24-29.
[3]朱文.案例教學方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3(10): 39-41.
[4]周楠,閆淑榮. 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大學教育.2013(5):87-91.
[5]張新平.論案例教學及其在教育管理學課程中的運用[J].課程·教材·教法, 2002(10): 56-61.
[6]王敏.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案例教學實驗研究[D], 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Cas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econom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HANG Mingyuan, LI Qian, YUAN Yongbo
(Faculty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P. R.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economy is a kind of science of modern engineering, as well as a course of which knowledge factors connect closely with practicality. We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and execute solutions of case teaching in engineering economy course. Combined with actual examples, we also analyzed how to choose the exact case, how to desig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how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engineering economy; case teaching; case op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編輯 王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