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祥
新課標以全新的理念談到了課外閱讀問題,要求“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有較豐富的積累”,不僅對課外閱讀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并且對課外閱讀提出了建議。廣大農(nóng)村語文教師在課改的浪潮下,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開始讓學生在閑暇之余多讀些書。那么,農(nóng)村小學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是怎樣的呢?筆者認為:
一、“別的同學在看書不關我的事,我還沒玩好呢!”
在學校,由于老師已開始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一部分較自覺的學生認真聽老師的話,開始捧起課外書來。在家里,部分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老年人太溺愛孩子,大多不關心孩子的學習,課外閱讀更是無從談起。有的父母雖然在家里,但因其文化素質的局限,僅僅是詢問孩子的作業(yè)有沒有做完,還無暇或無能力顧及孩子的成長要求,為孩子創(chuàng)設條件。所以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一有空,就與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一有空,電視機前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
二、“我只喜歡看這些書!”
農(nóng)村地區(qū)沒有圖書室,學習圖書室的書過于陳舊,地方新華書店可供兒童閱讀的書又比較少,再加上家長認識的偏頗,僅僅給孩子買些作文書、AB測試卷之類的輔導書。種種原因,使學生捧在手中的多是卡通漫畫、故事書、作文書。學生的閱讀面太窄。
三、“讀課外書,看看就行了!”
學生也知道讀書好,所以在班級圖書角里翻翻這書,看看那書,覺得這本也好,那本也不錯。但拿來看了幾頁就覺得沒意思,又接著換。有些學生看書只看開頭,稍好些的只是把內容從頭到尾粗略地看一遍,走馬觀花,囫圇吞棗,結果收獲甚小。在孩子們心中,課外書看看就行了。
四、“唉,今天就算了,我明天再讀!”
因學生對課外閱讀重視不夠,缺乏一定的計劃性,想起來就看,今天有什么其他事就自我安慰不去看。“唉,今晚的電視太精彩了,不看太可惜了,書還可以明天再看的!”“今天到親戚家吃飯,晚上時間太遲了,讀書就算了吧!”“同學來找我玩,不去多不好!讀書,明天再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當然沒大的收獲。
農(nóng)村小學生中課外閱讀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那我們如何使課外閱讀真正為少年兒童的成長服務?如何開展課外閱讀才能提高孩子整體語文素質,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呢?以下,筆者就如何引導農(nóng)村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談幾點看法:
一、師生共同閱讀,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閱讀活動得以進行的前提,是閱讀動機中最為活躍的因素,而小學生模仿力特強,老師喜歡做什么,他們也樂意跟著做。老師捧起書來,這就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樂讀書。
只要在教室里,一有空,我們的老師就捧起課外書來,或許這一行為開始只會吸引部分學生,但只要老師們堅持下來,會吸引更多的孩子聚集到自己的身邊,問這問那。此時,就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來告訴孩子: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充實我們的生活,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后幾天,可專門利用班隊課等開展“我與好書交朋友”中隊活動。在活動中老師可講述自己童年時讀書的故事,自己喜愛的有關讀書的名言等。這樣,學生讀書的興趣自然被調動起來,與老師一起暢游知識的海洋,體驗讀書的快樂。
二、與家長共攜手,推薦有益讀物
學生究竟該讀哪些課外書?課標中已推薦了相關書目,《親近母語》也向我們推薦了許多優(yōu)秀作品。但書從哪兒來?農(nóng)村里大多數(shù)家庭一般能買得起多少書?為此,我們就應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得到他們的理解、信任、支持。我曾做過這樣的嘗試,利用開學初舉行了一次家長會,會上告訴家長:當今時代死學習早已行不通,使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增加作業(yè),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只有通過閱讀,才能拓寬孩子的視野,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老師的話語得到了家長的認同。在這種情形下,我提出自己出資五百元,希望每位家長一年節(jié)省幾十元,為孩子們購置一批適合他們閱讀的優(yōu)秀讀物。當即,我拿出五百元,家長看到我完全是為了他們的孩子著想,個個走上講臺,你三十,我五十,不多一會兒,購買書的三千多元籌集到了。沒幾天,一百多本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有益讀物上了圖書角的書架。這份知識的大餐,孩子們該收獲多少呀!
三、制定閱讀計劃,提示閱讀方法
如果我們僅僅認為為孩子提供了優(yōu)秀讀物,調動了他們的閱讀興趣,我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那么孩子的閱讀只會停留在興趣這一層面上,老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等實際情況,制定閱讀計劃。然后讓每位學生每學期制定適合自己的閱讀計劃,要求學生有計劃地進行課外閱讀。要求每位學生每學期給自己制定一個閱讀計劃,主要規(guī)定自己每天的閱讀時間、閱讀內容,這個計劃一定要循序漸進,根據(jù)自己的能力不斷提高要求。要求學生以計劃來規(guī)范自己的閱讀行為,從興趣閱讀走向意志閱讀。
對于閱讀方法的指導也是特別重要的,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閱讀分精讀和泛讀兩種,對于一般性的部分,只要泛讀;對于自己感興趣的、重要的部分,要精讀,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感悟,可隨時將好詞、好句、好段摘抄到讀書筆錄本上,可把自己閱讀后的體會、感受及時寫下來。教師可將自己的讀書記錄卡、讀書記錄本展示給學生看,為學生提供范本。
四、開展多彩活動,享受閱讀快樂
1.課前兩三分鐘,交流自己的讀書記錄卡。利用語文課前兩三分鐘時間,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交流自己最近閱讀書目,精彩的部分,自己的體會,將自己收獲的喜悅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建立讀書興趣小組。
2.舉行“班級讀書會”活動。一學期進行五、六次班級讀書會,交流自己閱讀的感覺,提出自己的疑問,全班討論,彼此在思維的碰撞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3.開展一系列的讀書競賽活動。如“故事大王比賽”、“小博士競賽”、“課外閱讀摘錄本評比”……面向全體,在全班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舉行“我與好書交朋友”演講比賽,通過競賽,來展示自己讀書的收獲,通過競賽,讓學生彼此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我們關注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并努力付出,最后我們收獲到的是說不盡的快樂。對孩子們而言,將會更積極主動地進到浩瀚的書的海洋里去遨游,去探索奧妙無窮的大千世界,去欣賞祖國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去享受知識,享受語文,在課外閱讀這個廣闊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作者單位:江蘇大豐市新豐鎮(zhèn)第二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