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波
摘 要:本文圍繞縣域職業教育發展的熱點問題,在中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校企合作、中職招生及中職生考證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建議從政策層面解決目前縣域職業教育發展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關鍵詞:縣域職業教育 改革 政策 助推
當前,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非常重視,在這種政策環境下,職業教育發展勢頭強勁。然而,在多年的職業學校管理工作實踐中,筆者發現,中等職業教育、特別是輻射縣域發展的縣區職教中心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經過深入研究,筆者提出如下思考,以推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一、職業學校的發展需要壯大“雙師型”教師隊伍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學生的目的就是學生畢業后就能上崗。而這種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文化課教師,更需要專業教師,特別是“雙師型”教師。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一些中職學校的專業教師都是由文化課教師改行的,只經過了簡單的培訓。他們在教學中對專業課還沒有達到精通的程度,因此也就不能完全勝任教學工作。以筆者學校為例,專業課教師雖然也很努力,但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鑒于此種情況,筆者建議,一是在某些專業應通過政府行為引進行家里手,二是希望國家盡快出臺中等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培養計劃。
二、職業學校校企合作應提倡生產服務性實訓基地建設
德國“雙元制”模式一直是中國職業學校學習的榜樣。近幾年來,行政部門領導和學校領導都去德國參觀學習,有的學校還派老師出國接受培訓。通過學習,國內有些學校也嘗試了德國職業教育的一些做法。但是德國是發達國家,和中國的國情完全不同,完全照搬是達不到預想的效果的。
因此,筆者認為,目前的校企合作應采取建立生產服務性實訓基地的模式,讓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過程在職業學校完成,即政府或企業投設備、聘師資,在學校建立生產服務性實訓基地,實現企業生產車間與學生實習車間合二為一、專業教師與企業師傅合二為一、學生學習與生產合二為一、學生作品與生產產品合二為一。這樣學生走出校門后進廠就能上崗,上崗就能頂崗。該模式不但方便學生,同時學校也在教育上具有更多支配權。
三、中職招生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1.高職院校應面向中職單獨招生
近幾年來,大學一直擴招,加上高職院校也在加大招生規模,使得一些高中階段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也選擇上高職。這樣一來,初中畢業生畢業后的首選還是上普高,因為普高的選擇余地和空間更大。但是這樣的政策導向是和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理念相悖的,同時也不利于職業教育的內涵發展。以筆者學校為例,近幾年來,學校招收新生沒有選擇權,即使什么樣的學生都要還是招不滿。而如果招生數量不理想,縣政府投巨資建成的職教中心就會形成資源浪費;如果招生質量不理想,要想培養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因此,筆者認為,應該改革高考體制,即高職院校的招生不面對普通高中,只面對中職學校,這樣既保證了中職學校的學生數量,也提高了中職學生的整體素質。而對于中職學校來說,一部分學生可以對口升入高職院校繼續深造,沒有升入高職院校的可以畢業后直接就業。在高職院??荚噧热莘矫?,應以技能和專業綜合知識為主,以理論知識為輔,有別于普通高考。這種高考模式會大大調動初中畢業生選擇中職學校的積極性,也會擴大中職學校的辦學規模,更會促進職業教育向縱深發展。
2.實行普通高中高二后或高三后分流制度
既然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技能型人才,那么高職院校招生考試也應該考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專業能力。而這種專業興趣和專業能力在普通高中是培養不出來的,只有實行普通高中高二后或高三后分流制度,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3.重新制定并完善初中學校管理考核辦法
雖然現在的教育體制允許初中生自愿報考高中或中等職業學校,但是由于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再加之地域的差別,一些家長還是愿意讓孩子到大城市讀書。這樣一來,縣級職教中心的招生計劃就很難完成。因此,筆者建議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并完善初中學校管理考核辦法,褒獎那些向當地中職學校輸送新生、完成本地區中職招生任務的初級中學,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到初中學校考核管理內容之中。
4.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制度
要加大宣傳力度,執行“先培訓后上崗”的有關規定,要求畢業生持證上崗。地方政府也要加強監管力度,調動社會接受職業教育的積極性。
四、嚴格規范中職學生考證制度
職業學校為了生源,一般在招生過程中都鄭重承諾,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或畢業前拿到雙證或多證,這符合職業教育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要求,同時也迎合了家長和學生的心理需求。但是在考證的過程當中,有些行業證書對年齡有所限制,造成學生在校期間望證興嘆。為了滿足學生上崗需要,筆者認為調整中職生的考證年齡勢在必行。
(作者單位:法庫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