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輯磊
摘 要:本文提出,應發揮職業院校班主任的就業指導作用,幫助學生培養就業觀念,從思想上打消學生在就業時的一些負面想法,正確對待擇業、就業,引導學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找準方向。
關鍵詞:擇業取向 興趣愛好 綜合素質 供求信息
職業院校的班主任,在學校日常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學生在校期間必須遵守校紀校規,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等日常考核內容,而忽視了在就業觀、擇業觀上對學生的指導作用。
一、職校畢業生就業易出現的問題
曾經有一則報道這樣說過“一個人,一生中最多只可以換10份工作,換的越多,就會離成功越遠”,而筆者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在他畢業后半年的時間里就換了3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長則干三個月,短則連一個月都干不到。每次剛開始干的時候,總是信心滿滿,保證一定會堅持下去,把這個工作做好,可每次的結果都一樣。筆者找了個機會,和他交心談了談,問明了原因,終于在他第四個工作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且現在也干得不錯。通過交談,筆者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學生踏出校門,面對就業時的心理準備不足,不能及時適應從學校到企業的一個轉變過程。
首先,學生在校期間,過的是一種相對有規律的生活,交際的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種生活與現實社會自然會存在一定的距離,當他們畢業后進入企業,如果沒有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感覺就像進入了一個非常陌生的環境,和以前在學校的生活完全不一樣,若再加上心理素質不高,適應起來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很容易讓學生退縮。
其次,學生自我了解不準,不知如何擇業。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技能本領去選擇職業,興趣愛好是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動力,如果找了一份不稱心的工作,從自身就不大喜歡這份工作,肯定不可能百分之百去付出,沒有付出,哪來的回報,更談不上有好的結果。
還有一點是學生找到工作后的心態問題,剛剛踏出校門的學生,容易“眼高手低”。在找到工作后,往往存在“騎馬找馬”的心理,總是想著先找到一份工作干著,等有機會再找另一份工作干,“這山看著那山高”,這種想法往往會使學生不能踏踏實實地干好眼前的本職工作,久而久之就干不下去了。
二、發揮班主任的就業指導作用
面對學生出現的這些問題,班主任在學生在校期間的就業指導工作更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方面,應本著“面對現實、正確定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原則,具體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1.提高綜合素質,適應社會需求
學生在校期間,班主任應通過各種渠道,利用和學生接觸較多的優勢,塑造學生沉著、穩健的性格,教導學生如何與人溝通交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如何去面對,遇到挫折的時候,如何去克服。使學生畢業后,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能夠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去。
2.培養興趣愛好,準確定位
對于學生的情況,最熟悉的莫過于班主任,而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直接決定學生的就業質量,就業質量的標準在于“人職匹配”,這都是建立在對學生全面客觀了解的基礎上的。在平時的日常學習生活中,班主任應充分利用與學生交流、談心的過程,對他們的興趣愛好進行一定的引導,幫助學生正確客觀的認識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能夠準確的定位,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中盡可能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
3.調整心態,踏實工作
在學生畢業前,班主任應對學生的擇業觀、就業觀進行一定的指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學生在找工作時,不能眼高手低,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找相應的工作。剛工作的學生,不能奢求企業給予自己太多的待遇,從學校畢業,進入企業,要學的東西有很多,應該放平心態,把自己的才能盡可能多地展示出來,同時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班主任在學生就業指導方面,還應引導學生收集就業供求信息,以便在擇業的時候,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找到適合自己、能夠展示自己才能的就業崗位。
總之,班主任在學生就業指導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學生在校期間,就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督促他們努力學習專業技能知識,使其具備適應社會需求的綜合素質和心態,為學生以后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