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輝
摘 要:傳統課堂教學的實踐教學不能夠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而項目模塊化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建立課堂與會計實際工作的聯系,加強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習效果的檢測。
關鍵詞:項目管理 會計實習 課堂教學
中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應定位在中小企業及基層金融機構對初級會計崗位人才的需求上,核心在會計業務處理能力及會計實踐經驗。因此,會計實習課程對整個會計專業教學尤為重要,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夠適應現代實踐教學,導致實踐教學效果較差。為了適應新時代對會計實習教學的要求,我們必須要實施“職業崗位主導”的項目模塊化教學模式。
一、“職業崗位主導”項目模塊化教學模式在會計實習課程中的應用
“職業崗位主導”的項目模塊化教學模式是指:按照會計工作流程,圍繞主要崗位業務,設計旨在引領學生體驗會計流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實訓模塊;改革教學內容,確立與崗位任務對接的教學內容;建立與崗位流程對接的教學模式,通過課堂教學與實習一體化,實現教學過程的職業性和開發性。我們應當如何展開教學呢?筆者認為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依據教學大綱,設計會計實習項目
這是整個教學模式的重點,也是開啟項目模塊化教學的前提條件。根據中小企業及基層金融機構的會計工作流程,設計會計實習項目,可以將實習內容分為出納項目模塊、存貨項目模塊、收入利潤項目模塊、總賬項目模塊、會計電算化項目模塊。然后再在各個實習項目模塊中制定具體的實習任務,向學生介紹各具體任務之間的邏輯結構和關系,使學生整體把握應當學習的內容。
2.設計實習場景,導入實習任務
模擬企業實際的會計業務流程,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會計人員的工作環境,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老師設計的教學任務中,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職業能力和知識理論學習緊密結合起來。
3.把握實習任務,學生自由分組討論
教師根據班級情況,讓學生自由分組,然后教師進行調整,合理搭配好、中、差學生,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通過小組討論,制訂項目實施計劃,確定實施步驟和分工,以便于更好地解決任務。
4.展示項目成果,教師畫龍點睛
對項目任務,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相關的見解,項目組長通過小組討論,整合各成員意見,最終形成書面項目方案。每個小組完成任務后,將成果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交流。由教師和同學們共同檢測、評估,最后老師進行總結和點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分析任務實施過程中學生們的優點,讓學生樹立信心,增強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欲望。
二、“職業崗位主導”項目模塊化教學模式在會計實習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通過筆者幾年來對項目模塊化教學的不斷完善和研究,發現此教學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1.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讓學生由“要我學”變為了“我要學”,讓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教師為主角”變為了“學生為主角”。學生可以明確地知道學習的目標、學習的任務,從課堂中不斷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激發求知欲望,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益。
2.有效地建立課堂與會計實際工作的聯系
充分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項目模塊化教學中,學生充分認識到知識欠缺的地方,通過解決這些實際的問題,有利于他們掌握知識,使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和實踐性,為將來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3.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得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激發者。教師在項目設計、任務實施過程中,充分融入理論知識的傳授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4.加強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習效果的檢測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了解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技術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等,這樣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提出改進意見,為他們將來的發展指出方向。
總之,在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學中,采用“職業崗位主導”的項目模塊化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靈活地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把“課堂”變成“學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互動者,讓“學習”成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研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為提高會計專業學生零距離上崗就業的能力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青島科技大學、萊蕪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