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巧霞 (潮州市潮安區鳳塘中學 廣東潮州 515600)
讓中學圖書館在新課標環境中重新發光
鄭巧霞 (潮州市潮安區鳳塘中學 廣東潮州 515600)
現代閱讀方式的變化、教學任務繁重、教學方式的變化、圖書館建設滯后讓多數中學的圖書館走向擱置狀態。要解決中學圖書館當前的窘境,總體的思路是讓圖書館加入到新課標教學中去,成為新課標教學模式和教學資源的一部分。
圖書館;新課標;出路;教學模式;教學資源
中學圖書館曾經是學校中的一顆明珠,學生以能夠到圖書館中借書為榮,借得書便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教師們也通過圖書館中的報刊圖書了解社會動態,補充專業知識。但現在,很多中學圖書館已經褪去了光亮,成了校園中不起眼的角落之一,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你不跟他(她)提起,他(她)還真不知道有圖書館的存在。圖書館只是作為擺設,圖書蒙上了灰塵,圖書管理員無所事事。是什么讓圖書館的光彩變得暗淡?學校管理者和圖書館管理員如何重振圖書館?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大課題。
當前,多數中學的圖書館走向擱置狀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讓我們從外部和內部兩個角度來看。
外部方面,現代閱讀方式的變化是最重要的原因。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上網資費的下降,電子書閱讀、網絡閱讀已經成了師生最常用的閱讀方式。其中手機是絕對的閱讀工具。據統計,中國當前有幾億網民,其中以手機為主的占到8成以上。輕便易帶、可隨時隨地進行閱讀的手機無疑對圖書館形成強大的沖擊。在學校教師辦公室,您可以看到教師人手一部手機在查看網絡新聞或資料;在課間的教室,您也可以看到學生在使用手機上網閱讀 ;而在圖書館,您也許看到里面只有圖書管理員,他(她)也正在用手機上網閱讀。看著這些常見的情景,我們就不難理解,圖書館為什么門可羅雀了。
教學任務繁重是圖書館人氣降低的另一個原因。新課標推行近十年,雖然以素質教育為改革目標,雖然在中考和高考中試卷中應用性大幅提高、識記性大幅降低,力圖改變讀死書的弊端;但仍然是以課本為基礎。而中學的課本與以前相比,容量增加接近一倍,難度則呈現“初中高中化,高中大學化”的特點。對普通學校的學生來說,新課標實際上反而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普通學校的師生疲于應付繁重的課程,當然沒有心思和時間到圖書館來閱讀,哪怕是作為一種放松。
教學方式的變化也是降低圖書館作用的一個因素。隨著新課村標的推行,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得到了推廣。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得到的知識量更多,課堂上的知識如果能夠接收,可以說無需到圖書館來尋求補充了。課后的作業,教師越來越多地要求學生利用網絡資料,或者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找“度娘”來完成,在這方面,學校圖書館也被無視了。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教師為生計,把時間花在其他方面;比如現代生活節奏和觀念使師生們在不會把精力放在紙質閱讀上。諸如此類,不提也罷。
內部方面,圖書館建設滯后是主要原因。絕大多數中學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意愿來對圖書館進行現代化建設。多數中學圖書館仍然停留在純紙質資源階段。相對于快節奏的教學、現代化閱讀終端,圖書館就象一個步履蹣珊的老者,落在了學校其他建設的后面,對師生產生不了吸引力。偶爾有老師借閱圖書,也多是為正在讀小學的兒女而來的。
看著處于困境的中學圖書館,相信每個身處其中的圖書管理員都希望它重新煥發光彩。而要改變現狀,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學校加大投入,配置足夠的網絡及終端,讓師生能夠迅速獵取所需知識。但這需要大量的資金,顯然對多數中學來說,這并不現實。所以我們還是要立足實際,利用現有的資源,從使用方法上尋找新的路子,來發揮圖書館的效能。
我們總體的思路是讓圖書館加入到新課標教學中去,成為新課標模式教學和教學資源的一部分。這不是趕新課標的時髦,而是重振圖書館的重要出路。在學校其他方面已然圍繞新課標建設和工作的環境下,圖書館如果置身其外,恐怕會加速它的邊緣化甚至走向消亡。
那么,圖書館如何溶入到新課標教學呢?我們曾做過下面向種嘗試,結合這些嘗試,我們可以探討中學圖書館的改革。
思路一:讓圖書閱讀成為一種教學模式。我們曾經與學校領導和部分老師交流,形成新教學模式的設想。根據設想,以高一個班作為試驗班,把課堂搬到圖書館里,每個星期兩節課。由老師選定專題,學生按照要求,在圖書館中選取相應的圖書報刊,進行查閱,收集資料,完成學習任務。
這種模式使學生活躍,也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但也有不少缺點。在試驗過程中,我們發現,成績中等及以下的同學,并不夠自覺,有的閱讀與學習任務不相干的圖書,有的借機在書架的各個角落做其他不相干的事,有的只是到這里消磨時間,總體學習效果反而比課堂教學要差。另外,學生的不自覺也帶來管理上的難題,科任老師和圖書管理員整堂課都疲于督促學生。科任老師為了準備這樣的課堂,也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而效果不理想,使老師艱辛的勞動變得沒有意義。而且,由于教學班級多,而圖書館場地小,這種模式也無法在學校全面推行。于是我們進行調整,讓圖書“走”出圖書館,進入課堂。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搬取部分圖書到課堂上使用。這樣既能讓圖書館的圖書發揮能量,教師對課堂的掌控也較為有效。
思路二:讓圖書館成為新課標教學的資源。因學校條件的限制,圖書進入課堂的模式只能占教學的小部分。圖書利用率并不太高。所以我們想辦法在其他方面為師生提供圖書資源。具休包括自習課閱讀、擴大圖書外借面、指定作業等方法。自習課閱讀即是把自習課搬到圖書館,讓學生自由閱讀或指定專題閱讀。擴大圖外借面即是由原來只借給文學社成員和老師的規定放松,有閱讀興趣的同學可以提出申請辦理借閱手續。指定作業即是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指定一種時間較長的作業任務,需要用到圖書資源,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到圖書館查閱相應資料。
為新課標服務的閱讀手段的使用,讓學生回歸圖書館,回歸紙質閱讀,開始往往會讓學生感覺被動閱讀。而隨著方法的調整和閱讀的增加,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圖書館。我們的圖書館重新為師生接受,發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