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艷 付 聰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學前教育系 遼寧朝陽 122000)
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于 艷 付 聰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學前教育系 遼寧朝陽 122000)
隨著音樂教育的蓬勃發展,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中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對其教學模式和方式進行一定的改革已經勢在必行。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主要從創造學習的誘因,把思想教育貫穿到整個教學進程中;重視讀譜,提高學生的視奏能力;把握學習差異,發展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啟發、引導,激活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把握學習策略,及時調控學習方式五方面就如何進行改革,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探究一二,以期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為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與借鑒。
高校鋼琴教學;學習誘因;讀譜;視奏能力;學習差異;音樂創造力
高等師范院校開展鋼琴教學,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也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鋼琴教學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的高校鋼琴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學生沒有興趣、教學方式陳舊等,影響了鋼琴教學質量的提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筆者進行了深入的反思:
高等師范學前教育系的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受過任何鋼琴訓練,單純的手指技術練習,樂曲中節奏、和聲、左右手對位的錯綜復雜,讀譜的困難,都容易使學生動搖學習信心,產生畏難情緒。所以,當學生遇到練琴困難或因教學設備(琴房)不足而影響了練琴等學習變量時,教師應及時關心并給予適當解決,不斷地引導學生充分認識鋼琴學習在學前教育職業中的重要作用,將鋼琴學習任務與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緊密相連,以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始終保持練琴的興趣和熱情。
1.正確的讀譜。提到正確的讀譜,許多學生都只是注意音高、節奏的正確。而事實上,除這兩者之外,還有很多重要的標記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對樂曲的理解、表現以及風格的把握。音樂術語,提示了樂曲是歡快的還是悲傷的,是快板還是慢板或行板,這直接關系到對整個作品的風格把握;力度標記,如p、pp、ppp、f、ff、fff等記號之間的力度區別,同樣影響著樂曲演奏中音樂的表現;指法問題,如果平時不重視譜中的提示,而是隨意地、不固定地選擇指法,一旦進入考場、舞臺這些特定的環境中,由于平時的記憶不一致,稍有點緊張,就可能出現問題,從而導致演奏失敗。所以,在摸譜之前,學生一定要先認真讀譜,不放過作曲家標示在譜面的任何記號,同時抓住音樂的基本情緒盡最大可能表達出作品的本意。
2.鋼琴視奏。它是視譜和彈奏同時進行的一種鋼琴技能,既是鋼琴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除此之外,還是學生能否學好鋼琴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視奏,處處都依靠背奏,那么學生的音樂視野就會受到嚴重約束。由此可見,鋼琴視奏的重要性。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在彈奏之前,先看譜一分鐘,然后慢速視奏一遍后,找出錯誤和問題,并單獨加以練習,再視奏一遍,力求準確流暢。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未能發現問題或不能解決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與指導,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鋼琴視奏,提高視奏能力。
1.以學定教,發揮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在“因其材、施其教”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造成學生學習差異的內外因素,針對學生不同的基礎與學習風格,以學定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以適應學生各異的學習風格。如吸收國內外先進的音樂教學方法,將“柯達伊”讀譜手勢結合“奧爾夫”節奏訓練以及“達爾克洛茲”體態律動應用于鋼琴教學中,將講授、示范、聆聽、練習、討論、評價交替進行,有效地引導學生以各種方式學習鋼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每個學生的潛在水平都得到最大發展。
2.尊重差異,開展多層面的教學活動。學生存在個體差異,鋼琴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研究教學對象,從學生實際出發,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在學習方式上,個別問題,個別解決;在學習內容上,實行差異化的處理,合理安排教學曲目,給基礎好的學生提供鋼琴選彈作品,加大基本練習的內容,而對完不成教學計劃的學生,幫助其找出原因,對癥下藥。例如:通過加強課外延伸輔導、開展合作學習、拓展學習等有效教學策略,使學生共同進步。
良好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學生彈奏好一首作品的重要條件之一。學生每一次的彈奏都是對音樂作品的二度創作,應蘊含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鋼琴教學中教師應用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甚至肢體動作來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體會到鋼琴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使之更好地感受到音樂,產生獨特理解,從而做到“琴人合一”。這樣教學,有助于引起學生頭腦中的豐富聯想,為提高他們的音樂創造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習策略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中所采取的基本活動、思維方式。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指導,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保證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鋼琴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的變量有很多,除了學生的能力、性格與個性特點外,還包括學習樂曲包含的技術類型與個體是否適合、彈奏的難易度,練琴的方法、環境,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等。提高學生的鋼琴學習策略,就是要充分認識這些變量,并揭示各種變量與鋼琴學習方法的關系,以實現有效地鋼琴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根據個人水平及學習情境的特點,不斷調控學習(練琴)方式,使學生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去解決問題,如應用視聽、分析、辨別等方法,對自己的練琴過程不斷進行“自我體檢”,獲得正確的彈奏,并能夠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總之,高校鋼琴是一門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的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深入,已經越來越明顯地體現出自身的特色與價值。我們應該從音樂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出發,認真對待鋼琴教學,把鋼琴與音樂專業的其他學科建設聯系起來,與藝術性和技術性聯系起來,與重視和加強人才培養聯系起來,積極推動鋼琴課程的發展,充分發揮鋼琴教育的魅力。
[1]江琳.論如何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1(08).
[2]余年年.高等師范類鋼琴教學初探[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01).
[3]李紅梅.普通高校鋼琴教學面臨的困境及解決途徑[J].安順學院學報,2013(03).
[4]鄭鳳鳴,周丹.提高鋼琴課教學質量的思考[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