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在家電銷售越來越倚重電商渠道的當下,國美似乎不準備在線上大干一番。國美電器總裁王俊洲在2013年第三季度業務通報會上明確表示,國美目前不會加大對電商業務的投入。他還透露,國美目前的發展重點是回歸家電零售主業,在三、四線城市大力開店。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改變,并非事出無因。2012年前三季度,國美虧損8.29億元。而2013年前三季度,國美實現扭虧,凈利潤為5.82億元。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在電商業務上的投入有所減少。對國美來說,贏利和線上拓展似乎成了魚和熊掌的關系。在國美一切以贏利為目的的戰略思路下,毛利率高的線下業務成為“贏利保衛戰”的主角,而一直虧損的電商業務在2013年上半年則暫時“靠邊站”。此外,還有一個數據是:國美門店租金下降10.3%,人工費用下降3.3%,毛利增長19.8%。也就是說,國美在門店調整上或多或少收到了成效。
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國美專做線下業務贏利了,而全力向電商轉型的蘇寧在第三季度卻出現首度虧損,凈虧損1.08億元。
國美的保守電商策略,似乎走對了?
美國兩大零售商百思買與電路城,前者聚焦主業,后者多元化發展包括延伸汽車、金融等領域。最終結果是電路城以失敗告終,變成百思買與亞馬遜的競爭。然而,新一輪美國3C業態的競爭中,百思買在面對亞馬遜咄咄逼人的攻勢時,也逐漸淪為“線下體驗店”。
國美的路線選擇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電商到底是不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