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海/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九○分公司
企業財務風險評價及其預警分析
陳傳海/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九○分公司
提高企業內部各部門人員的專業能力,特別是建立和完善財務風險的評價系統與預警機制,從而讓各種因素產生的財務風險降到最低。
企業財務風險;評價;預警
從財務角度來講,經營風險主要體現在企業所承擔的固定成本的數額及其所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即企業在現有的資產和資本結構下,根據企業實際的資產運營能力,以及企業的盈利水平,其所創造的邊際貢獻對企業固定成本的滿足程度。滿足程度越高,經營風險越小;滿足程度越低,經營風險越大。簡單的說就是企業盈利或虧損的風險。
量化的指標: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利息費用),經營杠桿系數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大;反之越小。
經營風險的控制:影響經營風險系數的因素主要是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當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銷售收入即可降低經營風險系數。在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確定的情況下,如何評價企業的經營風險?首先確定臨界點銷售收入,即當銷售收入為多少時,企業的邊際貢獻與固定成本相等,此時企業的邊際貢獻對固定成本的滿足率為100%,企業不盈不虧。其次根據實際或者預算的銷售收入與臨界點銷售收入相對比,計算得出實際或預算銷售收入高出臨界點銷售的比例,只要將銷售收入的降幅控制在該比例內,企業就不會出現經營風險,該比例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反之越大。經營風險控制方法可以采用銷售收入預算管理。當銷售收入和變動成本確定的情況下,即邊際貢獻的數額是確定的,控制經營風險的方法只有控制固定成本。
綜上所述,控制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方法就是增加銷售收入,減少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應加強對企業經營風險的分析,及時對風險影響程度作出準確的判斷,重新調整設計方案和生產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通過增加銷售量、降低產品單位成本,或調整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來降低經營風險。
首先基于對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與企業財務指標之間內在邏輯關系的分折,構建了以功效系數法為核心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研究框架。然后,以該框架為指導,著重研究了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內容、指標和方法。
1.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與企業經營成果評價的關系。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是企業控制財務風險的關鍵步驟和前提條件。所以,為了提高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效果,我們必須采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來有效地對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狀態及其程度發出預警。
企業財務風險通常表現為企業財務狀況的惡化和經營成果的降低,其后果將會直接導致由企業六大會計要素構成的財務指標所反映的企業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和成長能力的下降,從而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將最終體現為企業實際經營成果與經營目標之間出現非預期的負偏差。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對這種負偏差程度的分析,即通過對企業實際經營成果的評價及其對評價結果的分析,來綜合判斷財務風險是否發生以及可能存在財務風險狀態的警戒程度。
對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狀態判斷的目的在于明確企業是否存在財務風險以及存在風險的程度,這是企業決策主體決定是否需要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控制及如何控制的決策依據。如果風險預警狀態判斷結果表明,企業所處財務風險狀態超出了企業決策主體制定的風險標準,則必須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策略,以規避和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而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狀態的轉變。而有效的風險控制策略的制定,則需要在風險狀態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引起原因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只有分析出引起風險的主要原因,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實施風險投資財務風險的控制策略。進而提高財務風險控制的效果。
2.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框架。由以上分析可知,要有效地制定和實施財務風險的控制策略,以提高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效果,必須能夠有效地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狀態發出預警,而企業財務風險狀態的預留又可借助于企業經營成果的評價來實現。即通過對企業經營成果的評價,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發出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谒鼈冎g的這種內在邏輯關系,可以構建以功效系數法為核心內容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研究框架。(見圖1)

圖1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研究框架
3.企業財務風險頓警模型的構建。
(1)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結構。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由企業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償債能力和成長能力四個模塊構成。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是公司財務評價的兩大基本部分,而運營能力的高低又直接體現了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此外,公司的成長能力尤其值得重視。在具體預警指標的選取方面,考慮到各指標之間既能相互補充。又不重復,盡可能全面綜合地反映公司運營狀況,故每個預警模塊都選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標。
(2)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選擇的說明。構建適用的企業經營成果評價指標體系是一項復雜困難的工作。為了盡可能地提高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的科學有效性,在選擇評價指標時應遵循目的性、全面性、獨立性、科學性、可行性、可比性、通用性等原則。為了盡可能做到這—點,現將所選指標作如下說明: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財務指標的分析和選擇。企業生存和發展狀況的優劣,歸根到底是通過盈利能力即企業資產(資本)收益能力來反映的。企業盈利能力是分析企業經營成果的核心內容,受到投資者債權人和經營者的廣泛關注。企業所有者或投資者關心的是資本能否實現保值,所投資本能否帶來預期的回扣(心理預期)或者是不低于銀行存款利率的現實回報(理論預期)。而債權人關心的是借出資本的安全和利息收入,但債權安全也要以企業良好的業績作為保障,沒有正常的利潤回報,企業將無力償還債務。經營者為了取得所有者和債權人的支持,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加需要以一定的盈利為基礎。反映企業運營能力財務指標的分析和選擇。資產運營狀況是反映企業現有資產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的重要內容。企業加強資產運營能力的主要目的是加快資產的周轉速度,謀求等量資產創造更多的收益。資產利用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等于資產的節約或資產的增加。資產運營狀況不但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而且也間接地反映了企業基礎管理、經營策略、市場營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1]楊瑤,李紅琨.基于現金流量指標的財務風險預警研究綜述[J];現代商業;2011年09期.
[2]孫瑞欣.我國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研究文獻綜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年02期.
[3]王艷玲,王漢保.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研究的文獻綜述 [J];中國集體經濟;2011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