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良(勝利油田井下作業公司試油測試作業大隊 山東省東營市 257077)
根據目前的鉆探情況,富林洼陷中生界火成巖廣泛發育,具有巖性變化快,規律難以把握的特點。通過對富7、富29等井的成藏解剖,認識中生界已發現油藏均為對油源對接的構造油藏,含油儲層均為凝灰巖或凝灰質角礫巖。
本區塊已試油的富15、富斜22井均獲工業油流。富29井在沙四段、中生界見顯示,中生界酸壓后獲日產6.51t的工業油流。富121井中生界酸壓后也獲得了日產9.6t的工業油流。展現了該區一定的開發潛力。富291井實際鉆探在中生界見到了顯示,為了進一步了解富林洼陷中部富291井區古近系、中生界含油氣情況。對中生界進行了試油。
富291井位于濟陽坳陷沾化凹陷富林洼陷中部富29鼻狀構造高部位,實際鉆探在中生界見到了顯示。已試油層為中生界,井段3115.04-3205.00m。
該井中生界儲層,巖性為灰色熒光安山巖。在泥漿密度1.10-1.20g/cm3下,氣測全烴最高0.66%升至0.73%,氣測變化幅度較小,組份不齊全。鉆井取心兩次,見到熒光顯示。井壁取心19顆,除3顆凝灰巖外,其余均為灰色安山巖、紫紅色安山巖,井壁取心無油氣顯示。整體含油性較差,錄井綜合解釋為干層。
測井解釋成果顯示酸壓層段為砂質安山巖、安山巖儲層。根據測井曲線,裸眼段儲層明顯分為三段。第一段(32號層,裸眼段頂部):3115.0-3143.0m含砂安山巖,自然伽馬、側向電阻率、密度值中等;第二段(33號層,裸眼段中上部):3143.0-3162.0m安山巖,自然伽馬、側向電阻率、密度值低值。第三段(34號層,裸眼段下部):3162.0-3194.0m砂質安山巖,自然伽馬低值,側向電阻率、密度值高值。測井解釋32號層孔隙度0.93%、滲透率0.1×10-3μm2;33號層孔隙度5.43%,滲透率0.25×10-3μm2;34號層孔隙度0.18%、滲透率0.1×10-3μm2。物性相對較好的33號層綜合解釋為水層,其它兩層為干層。
富291井第一層中生界,于2013年3月15日至19日下MFE測試工具進行了二開一關測試,取得了完整的壓力資料。測試一開585m in,壓力由3.06MPa上升至3.32MPa,上升了0.26MPa,關井3670m in,壓力仍未恢復穩定,二開1200m in,壓力由3.56MPa上升至3.89MPa,上升了0.33MPa,儲層物性較差,屬于特低滲透層?;艏{外推地層壓力為36.49MPa,壓力系數為1.18,測試層為正常壓力系統。測點溫度為122℃/3066.72m,地溫梯度為3.55℃/100m,折算至測試層中部溫度為125℃,測試層為高溫異常系統。在回壓4.60MPa下折算日產水量為0.12m3。經試井綜合定性為干層。
富291井目的層巖性也是安山巖儲層,從鉆井取芯來看,巖芯次生方解石沿裂縫面分布,裂縫開啟程度高。由于安山巖酸溶蝕率低,借鑒富29、富121井酸壓改造經驗,采用膠凝酸酸壓工藝,降低酸巖反應速度和酸液濾失,提高酸液深部穿透能力。酸壓前采用少量土酸來改善井筒附近的流動條件,溝通近井地帶,增大初始泄流面積,降低裂縫啟裂的可能。中間提高排量以膠凝酸進行深部酸化,以增加酸處理半徑,以提高酸蝕裂縫導流能力,達到增加產能的目的。同時酸壓前預置CO2,補充地層能量,提高酸液返排速度,降低地層污染。
酸壓施工,實際擠入活性水40m3,土酸20m3,膠凝酸240m3。酸壓后采用直徑44mm酸壓抽汲聯作抽油泵排液求產,工作制度:5.8m×2次/分鐘,日產油1.34t,水19.7m3,酸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鄰井富29井中生界酸壓后獲日產6.51t的工業油流,富121井中生界酸壓后也獲得了日產9.6t的工業油流。與之相比,富291井酸壓后以出水為主,效果相對較差。
富29、富121、富291井三口井物性對比如下表:

孔隙滲透含水井號解釋井 段度率飽解釋序號m%10-和度%結果3μm3富29433332.00-12.67.463.7油層3338.40 223614.00-91.470油層富1213620.00 243643.50-122.267油層3663.80富291323115.10-4.00.599水層3195.00干層
富29、富121井的孔隙度、滲透率明顯高于富291井,就物性分析來看,富291井酸壓后取得日產1.34t的油流已經是很大的驚喜。同時富291井含水飽和度較高,為99%,酸壓后出水也是在情理之中。
根據測井曲線應力計算結果,裸眼段安山巖儲層最小主應力值在47~52MPa之間,不同井段應力值存在明顯差異:上部(32號層)47-52MPa之間,層內應力差別較大;中部(33號層)應力值最低,均值47MPa;下部應力值中等,50-52MPa。應力最低的33號層,測井解釋為水層,其孔隙度為5.43%,滲透率為0.25×10-3um2,遠高于32、34解釋層。分析在酸壓過程中,酸液可能沿應力較低、滲透性較強的33層深入地層,在該層處造縫效果較好。導致該井酸壓后大量出水。
綜上分析,富291井儲層物性較差,含水飽和度較高,在測試,試井均解釋為干層、水層的條件下,采用交聯酸酸壓工藝,工藝獲得初步成功。為今后富林地區火山巖儲層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為后續該區的勘探積累的大量的經驗。
富29、富121、富291井施工的最大收獲是酸壓工藝成功。預置二氧化碳+土酸處理+交聯酸工藝適合中生界火山巖儲層。這為后續富林地區火山巖儲層改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經驗。相對來說,富291井酸壓效果不理想,主要決定原因是受儲層巖性分布不均、儲層物性等的影響。若遇到同類儲層巖性分布不均的井,可以考慮套管完井,分層射孔酸壓的措施。同時測試顯示干層、不見油,不要放棄,還要看錄井(取心、井壁)含油顯示,以及裂縫、孔洞發育情況來綜合制定儲層改造措施。
[1]朱家臣.試油作業技術[M].山東省東營市:井下作業公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