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嵐
摘 要:液相色譜儀器是國內重要的分析儀器,近年來,在國內的眾多行業都有所應用,并發揮出重要的功效。為了更好地對液相色譜儀器的相關技術深層了解,本文對液相色譜儀器的有關技術進行分析,并探索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關鍵詞:液相色譜儀器;液相色譜技術;實際應用
液相色譜法的應用十分廣泛,并且,具有靈敏度高以及便捷實用等特點。近年來,結合有機質譜以及原子光譜等儀器聯用,液相色譜儀器的性能以及應用范圍大幅度提升。隨著色譜儀器研究以及應用的不斷推廣,相關的技術標準的重要性也是逐漸顯現出來。本文重點探索液相色譜儀器的相關技術標準,并對液相色譜儀器的主要應用進行分析。
1 液相色譜儀器相關技術標準
1.1 液相色譜產品和性能試驗標準
目前,我國在分析儀器的測評標準制定上主要有:環境試驗方法以及質量檢驗規則等。同傳統的分析儀器比較來看,液相色譜儀器單元部件涉及多、關聯強,并且,指標復雜。其產品與性能試驗標準主要包括:分析儀器通用技術條件(GB/T 12519-2010)、高效液相色譜儀(GB/T 26792-2011)以及液相色譜儀測試用標準色譜柱(JB 5226-1991)等。
1.2 液相色譜數據處理系統標準
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色譜數據系統已經在計算機技術的輔助下,成功地實現了儀器的有效控制、相關數據的收集以及處理,所以,數據系統實現標準化非常重要。目前,液相色譜數據系統標準主要包括:色譜分析數據互換協議標準導則(ASTM E1948-98 (2009))、色譜分析數據互換協議技術規范(ASTM E1947-98(2009))以及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驗證標準導則(ASTM E2066-00(2007))等。
2 液相色譜技術的具體運用
2.1 液相色譜技術在生態紡織品檢測中的應用
液相色譜技術不僅具有速度快、靈敏度高以及高分離效能等技術,還可以同相關的儀器設備進行聯合使用,從而高效、及時地將有害物質檢測出來,所以,在紡織品分析檢測的應用過程中,越來越備受關注。
2.1.1 甲醛測定。在服裝面料的生產過程中,無論是為了防皺、防縮,還是提高染色的耐久性,都需要添加甲醛。而當面料被制作成衣服之后,則會逐漸地釋放到空氣中,進而,隨著人們的呼吸進入到人體的呼吸系統引發炎癥,同時,甲醛對人們的眼睛以及皮膚都有刺激。所以,務必要確保服裝中的甲醛含量為超出標準。色譜法是檢測服裝中甲醛含量的重要方法。其不僅能夠將衣物中的衍生物同分異構體成功地分離,檢測結果同實際含量非常接近,并且,分離出來的物質還可以高效回收。
2.1.2 全氟有機物測定。全氟有機物本身具有耐熱性和化學惰性。其與水和油都不相容,所以,經常在紡織品的拒水拒油整理劑制作中被使用。然而,由于全氟有機物具有難降解、毒性大以及生物積累性等特點,所以,常常會對環境以及人類健康造成嚴重而持久的危害,所以,需要對出廠的紡織品的全氟有機物含量進行防控。張曉利等人研究出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分析方法,能夠有效地對樣品前處理以及液相色譜柱等條件進行優化。事實證明,該方法不僅提取徹底、還大幅度降低雜質干擾,并充分滿足歐盟標準。
2.1.3 農藥殘留測定。類似于六六粉之類的有機氯農藥,其代謝產生的物質具有高度的化學穩定性,并且,很容易沉積到生物體的脂肪當中。隨著高濃度農藥的不斷研發與應用,對農藥殘留分析檢測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在紡織品的農藥殘留成分檢測方面,檢測方法主要有氣象色譜-質譜聯用法,但是,其分析對象如果是高沸點或者熱穩定性差的農藥,則需要對農藥進行衍生化處理,這樣大幅度增加了樣品前處理難度。張翔等人推出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法不僅能夠有效滿足Oeko-Tex Stan100 要求,還能夠做到簡捷、準確,對于檢測生物紡織品中農藥殘留非常適合。
2.2 液相色譜技術在油脂成分分析中的應用
2.2.1 借助高效液相色譜法對油脂肪酸含量進行檢測。脂肪酸通常在可見光區吸收偏弱,并且,很難依靠光度法對其進行準確檢測。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法能夠借助高靈敏度以及對衍生劑類型進行變換,大幅度提高枸杞之類物質中游離的脂肪酸含量檢測準確度。
2.2.2 與質譜聯用。隨著質譜技術的不斷成熟,質譜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但是,由于氣象色譜質譜法對不穩定或不揮發物質無法分離,所以,常常與液相色譜聯合使用。Suo和Wang利用熒光衍生劑1-[2-(對甲苯磺酸酯)乙基]-2-苯基咪唑[4,5-f]9,10-菲(TSPP)對白刺籽油中的游離脂肪酸進行柱前衍生,采用梯度脫洗在Eclipse XDB-C8色譜柱上對游離脂肪酸衍生物分離。利用柱后在線的串聯質譜以大氣壓化學電離源(APCI)正離子模式實現了各組分的質譜定性。采用梯度洗脫實現了30種飽和脂肪酸和9種不飽和脂肪酸的同時分離。按照實驗確定的色譜分離方法分別對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微波輔助回流提取,超聲波輔助提取,溶劑回流提取)得到的白刺籽油分析測定,最佳的提取方法是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并且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利用這種方法還可以分析苔蘚等生物樣品和天然環境樣品(如土壤)中痕量游離脂肪酸的含量,200 mg的樣品即可得到良好的線性關系和成分分析數據。王洪倫等利用熒光衍生劑1,2-苯并-3,4-二氫咔唑-9-乙基對甲苯磺酸酯(BDETS)測定白刺籽油中游離脂肪酸得到了相同的結果。說明這種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現性。
3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行業的工業污染日趨嚴重,嚴重地阻礙了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發展目標。為了更好地促進國內工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推動和諧社會的優質構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國政府加大了對工業中危害成分的管控力度,并對產品的有害物質含量進行了嚴格規定。為了確保這些規定落到實處,大力加強此類物質的檢測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液相色譜儀器以及相關技術在檢查工作中的廣泛應用,高效地推動了我國的檢測技術發展,并有效地保障了工業產品的安全質量。
參考文獻
[1]Grushka E. Grinberg N. Advances in Chromatography[J]. CRC Press, 2012, 50:10-12.
[2]陳煥文,朱志強.我國科學儀器研發進入新階段 [J]. 分析化學 ,2011,39(11):1463-1464.
[3]Analytical Methods Committee, Report by the Analytical Methods Committee Evaluation of Analytical Instrumentation. Part IX Instrumenta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Analyst, 1997, 122:387-3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