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云 王建中 趙潤栓 白雪琴 陳玉其
1.北京小湯山療養院北京市健康管理促進中心,北京102211;2.北京傳奇體育有限公司,北京101300
民航飛行員健康需求分析及健康管理策略
王兆云1王建中2趙潤栓1白雪琴1陳玉其1
1.北京小湯山療養院北京市健康管理促進中心,北京102211;2.北京傳奇體育有限公司,北京101300
目的探索一種符合中國民航飛行員特點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對289名在北京小湯山療養院接受健康療養的飛行員進行問卷調查,比較≤40歲與>40歲飛行員的慢性病患病率,了解飛行員功能社區的健康現狀與健康需求。結合小湯山療養院與北京傳奇體育公司在國內民航領域率先開展的“飛行員360健康關愛工程”實踐,探討民航飛行員健康管理策略。結果≤40歲與>40歲飛行員在超重與肥胖、腰圍超標、血壓超標、血脂異常、空腹血糖超標方面的患病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69.34%的飛行員關注自身健康,89.90%的飛行員希望獲得全面系統的健康管理。對航空公司以前采用的休閑療養機制與效果持不滿意態度或認為一般的飛行員占88.50%,對小湯山健康療養模式的滿意度達到100%。結論慢性病在民航飛行員當中呈現出年輕化趨勢,中國民航目前的康復療養機制亟待改善,針對飛行員職業及心理特點開展個性化健康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模式。
飛行員;功能社區;需求分析;健康管理
功能社區特指由職能相同或是處境相似的人群構成的社群共同體[1]。針對飛行員功能社區存在的高職業壓力、高負荷飛行任務、長時間跨時區飛行、不可避免地遭受航空中各種輻射源、飲食睡眠不規律等特點。北京小湯山療養院在接待民航飛行員健康療養時,注重飛行員的健康需求,在飛行員療養中融入健康管理的要素,為飛行員提供全方位的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與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北京小湯山療養院參加健康療養的國內某航空公司患慢性病飛行員289人。
1.2 方法
對療養飛行員采用自制飛行員健康關愛計劃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問卷經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北京小湯山療養院、北京傳奇體育有限公司、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北京體育大學科研中心聯合設計制定,由專職健康管理工作人員負責整理與錄入。問卷內容包含關愛計劃專題調查、日常運動調查、健康管理專題調查、心理健康調查4部分。全面了解飛行員目前的工作狀況、心理狀態及健康需求。匯總各部分問卷結果,對≤40歲和>40歲飛行員的慢性病患病率進行比較。結合北京小湯山療養院健康療養實踐經驗制訂了飛行員健康管理方案,具體體現在如下環節:
1.2.1 作息方面規定了每日就寢與起床的時間,并有專人負責叫醒服務;每日早晨監測血壓;規定每日10~30 min午睡;作息安排符合中醫十二時辰養生學觀點,亥時(21∶00~23∶00)就寢,卯時(5∶00~7∶00)起床,午時(11∶00~13∶00)小睡,酉時(17∶00~19∶00)休整。
1.2.2 飲食方面飛行員一日三餐及加餐均由專職營養師針對性配餐,并將個人每日食譜用粉色紙打印出來,標明飛行員的個人信息、飲食注意事項及菜肴名稱。配餐從攝入量、飲食結構、三餐比例、營養素比例、病情各方面綜合考慮,甚至規定了用餐過程所需要的時間。
1.2.3 運動方面每日早晨測完血壓后由運動教練帶領進行30 min左右的晨練;每日上午由運動教練帶領進行40 min左右的有氧大步走,同時講授運動注意事項;每日下午4∶00~6∶00由太極拳教練帶領練習太極拳。
1.2.4 康復治療方面由專家在入院之初詳細詢問病情,制訂康復方案。每天安排一次針對性康復治療(含數個治療項目)。
1.2.5 健康教育方面治療期間以集中授課方式安排健康教育課程,內容涉及飲食營養、運動與健康、心理與健康、中醫養生、健康危險因素評估、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與藥物干預、康復手段的介紹與選擇應用。
1.2.6 其他小湯山療養院還結合自身優勢,為每名飛行員配備了運動監測儀及越野行走杖,在運動的同時,監測運動消耗,并減輕運動損傷,還合理安排了溫泉水療、藥膳等特色項目。考慮到飛行員的飲食、起居多數是由妻子或其家長來照顧的實情,將對飛行員的健康關愛延伸到其家庭,熱心邀請飛行員家屬共同參加療養,共同接受健康知識培訓。療養結束后,請飛行員填寫滿意度調查表及征集進一步開展工作的意見。1.3評價指標及判斷標準
體重指數≥24 kg/m2為超重,體重指數≥28 kg/m2為肥胖[2];男性腰圍≥85 cm判斷為腰圍超標[2];收縮壓≥12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80 mm Hg判斷為血壓超標[3];滿足下列四項其中之一者判斷為血脂異常[4]:總膽固醇>5.98 mmol/L,三酰甘油≥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7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1 mmol/L;靜脈空腹血糖值≥5.6 mmol/L判斷為空腹血糖超標[5]。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
共調查飛行員289人,全部為男性,年齡最小24歲,最大63歲,平均(42.87±8.46)歲;發放問卷289份,收回287份,問卷有效率為99.31%。
2.2 飛行員功能社區慢性病患病情況
經統計分析,不同年齡段飛行員在超重與肥胖、腰圍超標、血壓超標、血脂異常、空腹血糖超標方面的患病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說明飛行員慢性病的發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飛行員出現高體重、中心性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

表1 不同年齡段飛行員慢性病患病率比較[n(%)]
2.3 飛行員功能社區健康需求分析
經統計,69.34%的飛行員對自身健康持“關注”態度;僅有11.50%的飛行員對航空公司以前采用的休閑療養機制與效果持“滿意”態度;89.90%的飛行員“十分愿意”公司對飛行員進行全面系統的健康管理;飛行員現有的健康知識大部分來源于電視節目與報紙專欄;飛行員迫切需要的健康管理內容前10位依次為:全面醫學體檢(71.78%)、營養知識講座(68.29%)、運動知識講座(67.25%)、個性化的運動康復療養(65.16%)、疾病風險評估(64.46%)、職業病專家定期上門坐診(59.93%)、醫療綠色通道(56.10%)、科學的運動、飲食處方(56.10%)、飛行員健康與運動簡便查詢手冊(49.48%)、全面體適能檢測(44.60%)。見表2。
2.4 小湯山健康療養模式的實踐效果
實踐證明,在飛行員功能社區開展健康管理非常必要且行之有效。在對200余名飛行員進行健康知識知曉率問卷調查時發現,這個擁有優秀身體素質的人群,對基本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卻很低,如高血壓診斷標準知曉率為58.59%,正常攝鹽量知曉率為37.37%,正常攝油量知曉率為36.36%,正常體重指數知曉率為25.25%,空腹血糖正常值知曉率為10.1%,空腹血糖糖尿病診斷標準知曉率為40.4%,餐后血糖正常值知曉率為34.34%,餐后血糖糖尿病診斷標準知曉率為18.18%。通過健康療養后的閉卷考試結果可以看到,許多重要且基本的健康常識的知曉率能夠達到85%以上。大多數飛行員都能夠掌握能量平衡概念、食物量化技能、食物交換本領、運動監測儀的正確操作方法,越野行走杖的正確使用方法、養生太極拳套路、肢體功能訓練方法等健康技能。多數飛行員已能夠主動運動,主動控制飲食,主動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無論飛行員還是家屬,對這種健康療養模式的滿意度達到了100%。較之對以前采用的休閑療養機制與效果88.50%的飛行員持“不滿意”態度或認為“一般”,有較大轉變。飛行員們一致認為應延長療養時間,增加療養次數,并希望航空公司將這種健康關愛作為一種常態化機制,讓每名飛行員每年都能接受1~2次健康療養。已有30多名飛行員二次來到小湯山療養院參加這種健康療養。

表2 飛行員健康需求問卷調查結果(n=287)
3.1 在飛行員功能社區開展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飛行員是一個特殊職業群體。一方面,能夠從事飛行職業的人,要求具備優秀的身體素質。飛行員從身高、腿長、皮膚、視力、聽力、咽喉、口腔以及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造血系統、運動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精神心理各方面都有相應的標準要求。另一方面,飛行員在日常工作中不得不經受缺氧、低氣壓、輻射、時差、振動、噪聲、加速度、航空毒物、溫度負荷的影響,而且目前飛行員的生產任務普遍繁重,飲食及睡眠難以達到合理化要求。因此,近年來關于飛行員健康狀況的研究屢見不鮮。有研究顯示,飛行員慢性病總發病率為26.45%,疾病譜以消化系統疾病、骨關節疾病、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統疾病、五官科疾病、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和航空職業病為主[6]。另有研究顯示,飛行員心腦血管患病年齡比普通人群早10年[7],亞健康狀態飛行員占全部療養飛行員的58.08%(302/520)以上[8]。
飛行員的身心健康是保障飛行安全的重要基礎。隨著目前飛行器的逐漸高性能化,飛行員的身心健康狀況對飛行安全的影響顯得越來越突出。選擇了飛行職業,意味著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航空中的各種對健康不利的因素的影響,對飛行員實行健康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職業傷害。而且,飛行員作為稀缺的戰略資源,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改善后,健康出勤率會提高,事故發生率會降低,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有數據證實,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錢,相當于減少3~6元醫療費用,如果加上由此產生的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回報,實際效益將達到投入的8倍;接受健康管理的企業和個人,醫療費用會降低到原來的10%,反之,醫療費用會上升90%[9]。美國的健康管理經驗證明,通過有效的主動預防與干預,健康管理服務的參加者按照醫囑定期服藥的概率可提高50%,醫生能開出更為有效的藥物與治療方法的概率可提高60%,健康管理服務參加者的綜合風險可降低50%[10]。因此,對飛行員實行健康管理,不僅是飛行員個人健康維護的需要,也是飛行職業的需要,同時也是航空衛生工作的迫切要求。
3.2 在飛行員功能社區開展健康管理的策略與模式
平昭等[11]學者曾提出,“針對不同功能社區實行個性化健康療養”的模式,受到了業界的廣泛贊同。飛行員作為一個特殊功能社區,如何開展針對該功能社區的健康管理,是民航領域的一項重要課題。北京小湯山療養院從2011起即開始與北京傳奇體育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醞釀符合中國民航飛行員特點的健康管理策略。整體策略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如何取得航空公司對該項目的認可與人、財、物力各方面的支持;如何在全中國民航系統形成一種健康關愛工程體系;如何在飛行員群體中宣傳健康管理的必要性;組織、經營、策劃、實施各具體環節如何銜接;應該為飛行員提供什么樣的健康管理內容;能夠為飛行員提供什么樣的健康管理內容;如何保證健康療養的效果;健康療養與休閑療養的不同之處體現在哪里;飛行員健康管理能形成什么樣的連鎖效應;借飛行員健康管理可形成什么樣的產業鏈條等等。經過8個月的不斷推敲與完善,北京小湯山療養院和北京傳奇體育有限公司在國內民航領域率先推出符合中國民航飛行員特點、涵蓋不同疾病、服務不同人群、照顧不同需求的“飛行員360健康關愛工程”。經過嘗試與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逐漸贏得了各方面的贊譽。
小湯山療養院飛行員健康管理模式是在療養中融入作息干預、飲食干預、運動干預、心理干預、治療干預、健康教育等健康管理要素,將康復治療手段和非藥物干預手段科學結合,并融合了療養院特色景觀、特色療養因子。讓飛行員在科學療養的同時,培植健康管理理念,掌握健康管理知識與技能,逐漸建立起健康生活方式。實踐證明,這種模式是一種科學、合理、高效的健康療養模式。在對飛行員采用這種模式之前,大多數飛行員的療養屬于休閑療養,即由飛行員自己選擇療養地,可以自行支配飲食與作息,不安排健康知識講座與技能培訓。實踐證明,在普遍富營養化的情況下,這種追求吃好、玩好、休閑舒適,滿足一時感官需求的所謂“療養”會銳化成單純追求享樂的度假,必然增加健康危險因素,加重代謝紊亂和慢性病患者病情惡化的風險,與療養的宗旨背道而馳[12]。本調查顯示,88.50%的飛行員對這種休閑療養模式持“不滿意”態度或認為“一般”,而對小湯山健康療養模式的滿意度達到了100%。這種切身體驗和培養樹立健康生活方式的療養模式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是因為它適應了療養員從對慢性病的康復治療,到尋找一套個性化的健康維護策略的實際需求[13],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健康療養模式。
小湯山健康療養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個性化管理。具體體現在每個人的攝入量、食物種類、運動量、運動強度、康復手段上。近年來醫學界提出了根據患者個體差異來制定能夠對患者產生最佳療效的治療方案和手段的“個性化醫療”概念,并越來越受到重視。有學者還提出了“個性化健康服務產業”的概念,指出個性化健康服務產業是由人類基因組計劃和健康管理產業的發展而帶動發展起來的以基因組學技術和健康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全新產業形式[14]。個性化健康服務與這種服務的產業化將對全球健康與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小湯山健康療養模式的另一突出特點是集體健康教育與訓練方式。這種模式有諸多好處,如便于統籌安排,專家一對多服務,可以節約專家時間;可以短期內樹立起健康理念,培植健康習慣,集中學習健康知識與技能;被動健康與主動健康相結合,個人意志與集體行為相集合,依從性普遍良好;影響波及面廣,容易在一個小集體或整個部門內形成普遍效應,繼而發生連鎖反應。在這方面,歐洲康復醫學模式值得我國借鑒。歐洲發達國家在政策上,不僅對患者的康復給予費用支持,對健康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疾病預防性訓練和健康教育活動等,醫療保險也給付一定的費用;在方式上,采用小型團隊式的集體健康教育與訓練方式,鼓勵患者間的相互交流與相互激勵;在適用范圍上,不局限于患者,且顧及于健康人群和亞健康人群的預防性健康教育與訓練[15]。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民航空勤人員實行每年療養1次、每次1個月的療養制度,在杭州、大連等地療養院進行療養。據年長飛行員回憶,那時的療養實行軍事化管理,飲食、運動有專人負責,集中體能訓練,患病飛行員給予藥物與康復治療,切實起到了恢復空勤人員身體健康、增強體質、矯治疾病和延長飛行年限的效果。但隨著航空公司市場化競爭日漸激烈,經濟指標日漸成為衡量航空公司實力的主要指標,因此導致空勤人員工作負荷過重,心理壓力過大,療養時間一再減少。即使有限的療養時間也在某種程度上演變成為一種形式,甚至帶有休閑、旅游、度假、消費的色彩,失去了療養的意義。筆者認為,目前空勤人員的康復療養機制亟待改善。同世界先進國家的民航工作相比,我國還有不小的差距。空勤人員的健康療養是事關飛行安全和保護國家稀缺戰略資源的重要舉措,應當在新時期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改善。
[1]陳偉偉,朱曼路,何新葉.發揮健康體檢在功能社區高血壓防治中的作用[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0,4(2):71-73.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4.
[3]陳君石,黃建始.健康管理師[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7:251.
[4]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2010年度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9-21.
[5]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糖尿病社區綜合防治方案[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6:7.
[6]張啟山.從航空醫學角度探討飛行員健康管理要素[J].中國療養醫學,2011,20(6):514.
[7]劉軍蓮,高建義,李勇枝,等.飛行員疾病譜研究進展[J].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2011,24(2):153.
[8]劉倩,范立君.重視飛行員療養期間的健康管理[J].中國療養醫學,2011,2(10):871-872.
[9]戴新民.療養院健康管理之我見[J].中國療養醫學,2006,15(1):38-40.
[10]林中,潘建清,曾念彬,等.健康管理在慢性病防治中的應用[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5):767.
[11]平昭,趙潤栓,陳玉其.針對不同功能社區實行個性化健康療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中國療養醫學,2013,22(4):289.
[12]曹文娟,陳建勛,楊光華,等.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的療養模式[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9,25(5):490.
[13]許維娜,駱宏.2006-2010年國內療養模式研究的進展[J].中國療養醫學,2012,21(3):203.
[14]王紅漫.推動個性化健康產業進程[J].中國醫院院長,2012,(8):84.
[15]李寧,丁晶宏,孫啟良.歐洲康復醫學的發展對我國健康保健工作的啟示[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24(12):1124.
Analysis of health needs of civil aviation pilots and strategy of health management
WANG Zhaoyun1WANG Jianzhong2ZHAO Runshuan1BAI Xueqin1CHEN Yuqi1
1.Beijing Xiaotangshan Sanatorium Beijing Health Management Promotion Center,Beijing102211,China;2.Beijing Chuanqi Sports Co.Ltd.,Beijing1013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 mode of health management accord to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civil aviation.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for the 289 pilots who participated in healthy convalesce in Beijing Xiaotangshan Sanitarium,and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pilots aged≤40 years old and>40 years old.The health status and the needs of health of the pilots functional community was known.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360 health-caring engineering for pilots”that was held first by Beijing Xiaotangshan Sanatorium and Beijing Chuanqi Sports Co.Ltd.in the area of civil aviation,the strategy of health management of pilots was explo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excessive waist circumference,excessive blood pressure,dyslipidemia,exceeded glucose between pilots aged≤40 years old and>40 years old (P>0.05).69.34%of the pilots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health,89.90%of the pilots wanted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health management.And 88.5%of the pilots felt unsatisfied with the convalescent mechanism took by the airline and the effect before,while 100%of the pilo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onvalescent mechanisms of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Conclusion A younger trend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pilots is showed;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nvalescence system of Chinese civil aviation is needed currently;personalized health management is an effective mode, which is carried out accord to pilots'vo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ilots;Functional communities;Analysis of needs;Health management
R197
A
1673-7210(2014)09(b)-0087-05
2014-05-29本文編輯:程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