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耿 蔣雪梅
摘 要 本文結合我校就業指導工作實際,圍繞醫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就業政策、就業觀念、就業信息與就業指導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適應醫學生求職就業的就業指導形式和方法,幫助引導畢業生正確認識當前國家的就業形勢,積極轉變就業觀念,通過多種途徑收集和掌握用人單位需求信息,努力實現畢業生的充分就業,全面提升當年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和就業滿意度。
關鍵詞 學校 職業指導 推動開展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就業難、就業質量不高已成為大學生和社會最為關注的問題。出現這一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是當前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缺失和錯位,影響了職業指導的實際效果。就目前我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來看,還很不盡人意,特別是在就業政策、就業觀念和就業信息等指導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從而嚴重影響學校整體就業工作的開展和推動。因此,有必要對上述情況作進一步分析和探索,以便提出更多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對策,促進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健康發展。
1 高校就業指導現狀
2011、2012年本校就業指導中心設計的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問卷,結果顯示,72%的被調查學生對學校就業指導方面的工作表示不滿意,認為“不完善,指導渠道過于單一”。在就業區域意向上,87.6%的被調查學生意向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就業,11.2%的被調查學生意向在廣東珠三角以外地區就業,只有1.2%的被調查學生意向去省外就業。在就業單位意向上,80.4%的被調查首選單位是醫療事業單位就業,7.2%的被調查者首選單位是國家機關、部隊等單位就業,只有12.4%的被調查首選單位是企業及其它性質單位就業。由于學校缺乏系統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只有面對畢業學生,較少前期的積累,常常出現學生臨到畢業時,不知所措,頻繁來就業指導中心咨詢,拼命在社會關系、證書、獎勵、簡歷設計等方面臨時抱佛腳。
2 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針對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醫學生教學培養特點進行分析,主要原因是在就業指導課的開設及就業指導課教學形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問題。
2.1 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的開設問題方面重視不夠
針對高校開展就業指導課的調查表明,多數高校只在畢業班中開設就業指導課,有的甚至安排為講座。少數開為必修課的,也只在畢業前一年進行。高校在就業指導課教學時數上也明顯不足。部分高校還只是將就業指導課狹義地理解為就是為畢業生介紹就業形勢、政策,提供就業信息,指導就業方法,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間牽線搭橋而已。
2.2 就業指導課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方面單一
在就業指導形式上,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形式為個別咨詢、選修課與講座,課程形式的松散難以引起學生們的重視,更談不上興趣。長久以來,這種不重視課堂教授的觀念,導致了畢業生整體上就業流向分布的不合理和結構性失業現狀。
在就業指導內容上,各高校主要采用 “就業政策宣傳”“擇業技巧指導”和“就業信息發布”等,而對于“職業生涯設計指導”“就業心理咨詢”以及“職業適應性輔導”,學校采用的頻率很低。
2.3 就業指導師資薄弱
從事《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教師卻基本都是半路出家,專業背景主要是來自思想政治學、教育學等純理論學科,缺乏職業指導實戰經驗,對社會就業形勢及職業發展的規律缺乏系統全面的認識,職業指導教育科班出身的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導致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堂上的教學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極少突出實踐教學,教學效果不佳。
3 對策與措施
我校通過自查分析找出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結癥,初步確立了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學課程體系,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學的被動局面。
3.1 政策指導,隊伍建設,全面統一,開創就業指導新局面
針對開設就業指導課難的問題,各高校可以借助教育部和廣東省政府下發的相關就業工作文件,結合向社會公布就業率對學校聲譽的影響等問題,主動爭取。同時,加強與部門、學院之間聯系,并提出教學計劃方案,供學校領導決策。
有了政策的指導,就業指導師資隊伍的建設也是就業指導工作的關鍵因素。要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必須加強專職教師隊伍建設,盡快實現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學校應開展就業工作培訓,聘請專家上課,實現就業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其次,學校要分期分批派出就業工作人員參加校外的各種培訓。
3.2 改變就業指導形式,實行就業指導全程化和提倡自主創業
(1)推行職業生涯規劃與全程就業指導,培養就業超前意識。許多畢業生認為就業指導課臨近畢業開課時間太晚。這種在畢業前一年進行的單純的就業政策宣傳和擇業技巧培訓,根本就不能滿足當前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在前景規劃和心理輔導方面的要求。因此,就業指導課應從新生開始,實現教學的全程化、全員化,面向全體學生,貫穿在學生整個大學學習期間。(2)就業多元化,提倡自主創業,進行創業訓練,建設創業平臺。提倡學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引導學生認清當前就業形勢,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通過多種渠道推銷自己。在當代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自主創業可謂是提高畢業生社會適應程度、拓寬就業途徑,實現人生價值的現實措施。當然為了減少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盲動性和短期行為性,必須把大學生自主創業與職業設計相結合。
3.3 加強對學生基層就業意識的引導
高校職業指導要明確一點,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人口眾多,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城鎮化建設和發展縣域經濟是促進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方式,小城鎮發展已成為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力量。
到基層就業是基于中國特殊國情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政策,也是青年學子在中國這個大環境里鍛煉成才的必由之路。因此,各高校職業指導應以面向基層就業為導向,以人的身心發展、職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相和諧為目標,幫助學生分析到基層去的現實性和合理性,幫助其設計在基層的職業生涯規劃,并結合基層需要提升學生到基層就業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孟廣龍,張金梅,侯娜.素質教育貫穿在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全過程.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5:110.
[2] 田光哲,李祥偉.創新職業指導——新理念.第4章.職業指導與職業指導多元化服務,200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