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雙慶
【摘 要】幼兒期是學習語言最敏感、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儲存詞匯最迅速的時期。因此,幼兒期語言的訓練值得重視,幼兒園語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緩。日常與幼兒交談時,發現有的幼兒語言表達不夠完整,有時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愿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為當前教學工作之重,我們為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綜合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和組織各種活動,抓住一切教育契機,耐心觀察,積極引導,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關鍵詞】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的“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而教育的非正式活動正是通過一個比較寬松、自然的環境,讓幼兒在貼近生活的狀態下,自發自主地運用語言進行學習、交往的過程。
一、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有話可說。
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體驗,幼兒才會有樂于表達和交流的內容,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成人應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經驗,如引導他們觀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風雨雷電、花香鳥語、春夏秋冬……教孩子體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為幼兒的觀察對象,生活中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活動都可以成為幼兒體驗的內容,因此這就需要成人做個有心人。成人把自己的所聞所見所思所感大膽地表述出來,或讓成人把幼兒所說的話記錄下來,使幼兒在語言與文字之間建立聯系,或者讓幼兒先畫下來再講出來等等。
成人還可以利用圖書、故事、兒歌等形式為幼兒提供表達與交流的機會,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如看圖講述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復述故事或背誦詩歌可以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的流暢性,這樣還可以讓幼兒在邊讀邊看中培養對文字的興趣。
二、教師與幼兒應該平等對話,讓幼兒敢說。
教師與幼兒之間應該是互為平等的“對話”伙伴。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與教師對話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和幫助者。和孩子交流時,假如你彎下腰或蹲下,拉著孩子的手,看著孩子可愛的笑臉,純真的眼睛說話,讓孩子感受到你我之間的平等和親切,他會把自己內心的悄悄話一咕嚕地全告訴你;在幼兒游戲時,如果你洋溢著熱情組織孩子們一起嬉戲、玩耍,讓孩子感受到老師也是一個愛玩的大孩子,沒有了“大人”與孩子間的距離感和神秘感,他們會擁著你七嘴八舌地說說游戲的快樂;在幼兒的生活活動中,只要你耐心地指導、幫助,讓孩子感受到此時的你就像自己的媽媽,他會情不自禁地談起自己最得意的事兒來。在學習活動中,你試著和幼兒商量著對話:“這樣行嗎?”“你認為呢?”他會憑著自己的經驗,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觀點都“敞亮”出來。假如你把遇到的困難或要解決的問題拋給幼兒,他們一個個會像模像樣地討論起來,孩子的天真無邪在你的不經意中就會流露出來。在這平等對話中,師幼互動,逐漸溝通、融洽、和諧、愉快,這樣幼兒的口語表達得以發展,情感得以激發,智慧得以提升。
三、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幼兒喜歡說。
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應考慮到從豐富幼兒的詞匯和鼓勵幼兒說完整話這兩方面進行:
1.豐富幼兒的詞匯。因為詞匯量的豐富與否,直接影響幼兒口語表達的能力強弱。然而,幼兒詞匯量的積累,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而是幼兒在長期的語言學習中,周而復始地學習與運用,依靠教師在語言教學中,與幼兒一起成長,一點一滴地積累和鞏固起來的。
因此,平時我很重視幼兒詞匯量的積累,不僅在各科教學中豐富幼兒的詞匯,還把幼兒要掌握的詞匯進行歸類,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地進行滲透。例如:在《干干凈凈的小木屋》故事里的幾個動詞:小熊拖地板,小貓擦窗子,小松鼠洗盤子。在講述故事過程中,我就請三名幼兒分別做拖、擦、洗的動作,使幼兒初步理解這幾個動詞的含義,然后又通過游戲的方法,將“拖、擦、洗”進行消化,通過游戲等手段使幼兒不僅理解了詞意還激發了說的興趣。就是這樣日積月累,幼兒的詞匯量不斷增多,口語表達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 幼兒在說出好聽的詞匯和句子后,體驗到了成就感,激發了說的愿望。
2.鼓勵幼兒說完整話。幼兒不僅需要掌握許多詞匯,還要學習運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從完整地說一句話到連貫地說一段話,逐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從小班開始就要堅持要求鼓勵幼兒學說完整話。幼兒在回答問題、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時候,我總是耐心地引導他們,“請你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講述,好嗎?”對于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的幼兒,他們總是斷斷續續地講,有時根本就不能表達清楚,于是,我就利用一些游戲來耐心引導他們說完整話,如:在角色游戲《醫院》和《美美超市》中利用具體地問題引導幼兒的思維,“請問你要買什么?”“我要買……”,“請問你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就這樣,幼兒在說完整話的基礎上,不斷得到鍛煉,口語表達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了。
總之,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園教育工作者一項艱巨的任務。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往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教師的語言可為幼兒語言的學習起到示范作用,讓幼兒通過觀察、模仿和學習,積累交流與表達的經驗,理解語言的意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只有真正學會了說話,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才能自由地與人交往,同時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傳授的知識和經驗。
(作者單位:福建省閩清縣梅城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