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娟
(怒江州民族中等專業學校,云南 瀘水 673100)
農村醫學專業循環系統疾病見習帶教體會
段麗娟
(怒江州民族中等專業學校,云南 瀘水 673100)
在農村醫學專業循環系統疾病見習帶教中,就吸引學生注意力,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探索未知欲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理解能力進行探討。
農村醫學;循環系統疾病;見習帶教
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中,教師有著很高的權威,主宰著一切教學活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知識傳授中,注重注入和灌輸,缺乏對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學生上課只聽教師講,那不是完整的學習,只有參與活動、練習、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并儲存在記憶庫中成為自己的東西隨時可用。為了培養實用型人才,以適應城鄉醫療衛生事業對中等衛生技術人才的需要,現就農村醫學專業循環系統疾病見習帶教中所做的嘗試,談幾點體會。
循環系統疾病在內科疾病中占較大比重,不僅是內科學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也是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重點章節。因此,對于教學重點、難點內容在理論講授時,一定要講清楚、講透徹,先讓學生聽懂,掌握教材要領;課后通過復習保持部分記憶;然后進行章節考試,以鞏固記憶。此時學生對于抽象的(如雜音)、難以理解的(如心律失常)內容,仍處于一個盲目記憶的初級階段,只有到醫院面對患者,通過實踐才能加強記憶。如:(1)高血壓病的見習。讓學生先聽患者主訴、現病史,然后測量其血壓及其他生命體征,并進行全身體格檢查,之后提出自己的診斷并說明理由;教師針對該病的定義、臨床表現、診斷標準、高血壓的分期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個體或群體提問;最后教師再對以上問題逐一進行補充,并對該患者的病情演變過程從病理學角度進行分析,進而引申出高血壓病的治療。若時間允許,還可以對目前治療的新進展、降壓藥的選擇、降壓目標、聯合用藥及停藥問題進行簡單介紹,再讓學生傳閱患者病歷,使他們熟悉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病歷及病程記錄的書寫等診斷學內容。經過以上理論—實踐—理論的過程,學生對高血壓病的認識會有一個質的飛躍。(2)風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情多危重,家屬和主管醫生一般不愿讓學生見習,而風心病的雜音、心衰的癥狀和體征、急性心肌梗塞的心電圖演變過程又是循環系統疾病章節的重點和難點。為解決這一矛盾,筆者做了如下嘗試:見習前與患者家屬和主管醫生聯系好,請他們為學生介紹病情,然后讓學生對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等問題進行分析,用已學知識指出它們的內在因果關系,以此鍛煉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教師對病歷中的主訴、現病史、專科情況、病程記錄及治療(特別是洋地黃類藥物的使用)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了解疾病的發展過程、心電圖的閱讀及心肌酶學的變化。如有可能到病情穩定的患者床旁觀看心電監護儀上各項生命指標的監測情況,讓少部分學生對其進行心臟聽診,盡可能讓學生對心率、心律、心音、雜音及心包摩擦音有所了解,也可以請住院醫生及本校實習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個別帶教。回校后利用心臟聽診模擬器,模擬瓣膜病變產生的雜音,使學生對雜音認識更直觀。當然,這種見習效果遠不如讓學生親自視、觸、叩、聽印象深刻,但仍可使學生對心衰的呼吸困難、頸靜脈充盈、水腫、紫紺和心肌梗塞的心前區疼痛、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等的臨床表現有一個感性認識。
循環系統疾病章節講述的診療方法都是非常普及(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X線、實驗室檢查等)和傳統的方法。當今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學生見習時對這些新技術非常好奇和感興趣,很想從教師這里知道個所以然,如果以“這些不是此次見習的內容”為借口回絕,不僅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會造成學生今后有問題不敢問、不愿問的畏懼心理。所以,教師除了要精通本專業知識外,還應學習相關學科知識,博覽群書,了解當今國內外診療技術發展的新動態,結合教學內容把它們適時地應用到教學中。上理論課時如果占用太多時間講授心血管疾病診療技術新進展,不但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還會造成主要內容課時的壓縮,不能保質保量完成教學計劃。但如果見習時遇到某些疾病,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可穿插一些課本之外的新內容。在一次見習帶教中筆者遇到一位病竇綜合征患者,心率48次/分,反復多次出現阿-斯綜合征,每次住院都是用阿托品及其他對癥治療而好轉出院,但過不了多久又得再次入院。學生在聽完患者的痛苦經歷后,不禁問道:“老師,對這種病現在有沒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患者的經歷已經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于是筆者讓學生拿出課本,先對該病有一個粗略的認識(課本所講述的診斷、治療均較簡單),然后針對患者病史較長、診斷明確、藥物療效不佳現狀,提出如果經濟允許,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而后簡述了起搏器的適應證,安裝之前最好先行食管心房調搏術檢查,以了解竇房結的功能,從而確定是否有安裝的價值。同時,簡單介紹了食管心房調搏術的原理及方法,并拿出一份病竇綜合征患者的食管心房調搏圖讓學生了解竇房結功能恢復的時間及其意義。最后將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的過程及起搏器的類型簡要地作介紹。其他諸如心電向量、射頻術、心室晚電位、動態血壓、動態心電圖、遙測心電圖、PTCA、PBPV等心血管疾病診療技術的新進展,在見習中遇到相關疾病時,也可適時給予介紹,讓學生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心血管疾病的尖端診療技術已在我國乃至我省逐漸推廣和普及,使他們拓寬思路,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給患者介紹好的診療方法,為患者減少精神上和經濟上不必要的負擔,少走彎路以免延誤病情。
見習返校后,抽出一定時間對當天見習的內容進行總結,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高血壓病如何分期?今天所見患者屬于哪一期?為什么?高血壓病急癥有哪些?各有何特點和治療原則,等等。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將他們提出的各種疑問匯總后,教師逐一講解。見習是理論學習結合臨床實踐的重要途經,但由于課堂見習時間短,要求見習的病種不一定見得到,這就要隨機應變,對常見病、多發病不論是否已學過都可讓學生見習,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導理論課學習。內科學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正確的技能操作,同時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處處以身作則,視患者如親人,態度和藹,熱情細致,每一次視、觸、叩、聽診都要認真完成,以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同時要讓學生知道課本中的知識是最基礎的,要處理復雜的臨床工作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現在必須打好基礎,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后還要繼續努力學習進一步深造,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
G424.4
B
1671-1246(2014)01-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