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鳳,王保國,崔曉秋,郭永恩
(濟寧醫學院,山東 濟寧 272067)
多環節促進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
劉玉鳳,王保國,崔曉秋,郭永恩
(濟寧醫學院,山東 濟寧 272067)
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從實驗項目設置、課程安排、教師教學、考核方式等多個環節入手,可顯著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實驗項目
天然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其實驗課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實踐戰場,是培養具有“創新、創造、創業”精神人才的重要環節。因此,抓好實驗教學對提高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效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影響實驗教學效果的因素非常多,如同一項系統工程,從“實驗內容”到“考核手段”,從“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從以下環節入手提高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效果。
1.1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學生特點及學校條件科學合理地設置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是實驗教學的載體,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實驗項目設置是否合理直接關系著實驗課教學目的能否實現,是進行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大多數院校的改革方向為[1,2],以綜合性實驗為主,提高設計性實驗比例,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各種類型實驗項目采取何種比例則需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學生特點及學校條件進行合理調整。
我校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從事藥學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畢業生主要流向是制藥企業和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因此,要求學生既有嫻熟的實驗操作技能,又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鑒于此,我們設置的實驗項目以綜合性實驗為主,驗證性實驗穿插在綜合性實驗中,重復重要的基本操作(如薄層層析、柱層析等),針對部分對本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開設設計性開放實驗。實踐證明,合理設置實驗項目可以使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操作,從整體上把握本學科的研究思路與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1.2 設置實驗現象明顯、直觀的實驗項目,以利于學生觀察、理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天然藥物化學內容繁多,與有機化學、波譜解析等課程聯系緊密,有些實驗原理非常抽象,不好理解,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自信心是學生克服困難,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巨大動力,因此,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我們選擇了目標成分含量較高、實驗現象明顯的藥材來設計實驗,以使學生比較容易地分離出目標化合物,增強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由于實驗現象明顯,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其對實驗原理的理解。例如,我們設計的“苦參中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的提取分離與鑒定”實驗,當學生經過辛苦的實驗拿到化合物時,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設置的“紅辣椒色素的提取分離”實驗,紅辣椒色素經硅膠柱分離后,可以在層析柱上形成顏色鮮明的黃色、紅色色帶,分離效果一目了然,學生感到很驚奇,有的學生還用手機拍照留念,教師趁機啟發學生根據化合物的結構推測其與柱上色帶的對應情況,使得色譜的概念及分離原理不再抽象難懂,變得直觀,易于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1 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是實驗的基礎,實驗內容應盡量安排在相應理論課程之后[3],這樣實驗課上才能理論聯系實踐,達到學以致用、溫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我校理論和實驗教學均由同一教師承擔,筆者認為此種安排比較好。因為教師對所有教學內容了如指掌,可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融會貫通,前后呼應。理論教學時可有意識地介紹一些實驗課內容,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事先了解實驗涉及的操作技術。例如,理論課上講解吸附層析法時,除了講清楚其原理外,還用Flash動畫反復給學生演示硅膠柱層析的操作方法。實驗課時,教師親自示范一遍并強調注意事項,這樣學生就能牢牢掌握柱層析的操作要點。
2.2 合理安排實驗空隙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時間一般較長,中間有很多等待時間,不合理利用這些時間,學生可能會做一些與實驗無關的事情,從而影響學習效率。可采用以下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將“鋪制薄層板”等與實驗順序關系不大的內容安排在空隙時間;組織學生討論與實驗有關的問題,如實驗現象、實驗改進方法、節能減排方法等;給學生介紹相關的新儀器、新材料等。經過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3.1 做學生的嚴師益友
實驗課堂是學生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科研態度的主戰場。藥學專業學生將來絕大多數要從事與藥學有關的工作,與性命攸關,這就要求學生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工作態度,所以教師要對學生嚴格要求。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學生只有平時接受嚴格的訓練,才會使嚴謹、細心成為習慣。因此,對于學生的操作要嚴格把關,要求學生如實記錄實驗結果和實驗現象,如實撰寫實驗報告;教師對學生的實驗報告也要認真批改、仔細推敲、各項內容相互印證,對那些抄襲他人、不認真分析實驗結果的學生提出嚴厲批評,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師要做學生的朋友,上實驗課時,在實驗室不斷巡回,糾正學生的錯誤,適時與學生交流。實驗課是教師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最好機會,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解答,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此外,教師還要做到公平公正。只有這樣才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師生之間才會形成良好互動。
3.2 開發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但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畢竟有限,故要幫助學生利用其他渠道獲取知識,并培養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筆者認為,以下渠道將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是本門課程及其相關課程的各級精品課程網站,利用這些網站學生可以了解其他院校的實驗內容、教學重點,并與我校相比較,博采眾家之長。二是圖書資料和電子期刊,定期閱讀文獻是學生必須養成的良好習慣,它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本學科的新技術、新方法,是追蹤學科進展的重要渠道。三是各大藥學論壇,如丁香園、小木蟲等。在這里,學生可以提問、參與討論、幫他人解決問題等,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學生在實驗中遇到問題時,教師可先不予以解答,而是引導學生利用這些渠道尋找答案。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印象會更加深刻,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考核是一種激勵機制,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實驗考核可以加強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研究態度。從只提交實驗報告到包含實驗教學各個環節的綜合評價,如預習報告、回答問題、實驗操作、衛生與實驗紀律、實驗結果、實驗報告、實驗考試等均重視過程考核,考核目標明確、具體,成績反映真實,使得學生學有動力,做有目標[4],不敢有一絲松懈,學習主動性越來越高。實踐證明,充分利用考核的激勵作用,給學生施加壓力,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自覺學習。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始終是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各項教育政策、法規的最本質要求[5],積極推進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總結、多觀察、多嘗試,只要用心,總會找到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王佩琪.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內容設計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2):123-124.
[2]王小青,王新玲,王曉梅.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6,29(4):366-367.
[3]劉慧瓊,李曉蒙,王定勇.淺談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改革[J].中醫藥導報,2005,11(6):85-86.
[4]祝瑋.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考核評價方法[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7):76-77.
[5]康文藝,王金梅,關愛民,等.自主設計法在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11,27(3):55-57.
G420
A
1671-1246(2014)05-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