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睿
(定西市衛生學校,甘肅 定西 743000)
提高中職德育實效性的突破口
李懷睿
(定西市衛生學校,甘肅 定西 743000)
加強中職生思想品德教育,把學生德育工作落到實處,提高德育實效性,要以傳統文化為突破口,加強仁愛感恩教育;以學生就業為突破口,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以求職面試為突破口,加強社會公德教育;以教師的人格魅力為突破口,進行行為影響教育。
中職;德育;實效性
在社會文化日趨多元化、復雜化、功利化的現實背景下,在大眾傳媒、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如何使中職生懷有仁愛感恩之心,遵守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加強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做人,適應社會,已成為一個嚴肅而又沉重的話題,也是一個需要全社會高度關注、共同面對的嚴肅問題。為提高德育實效性,我們應改變單一說教式的教育方式,積極尋找新的突破口。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嘆為觀止;中華傳統美德由來已久,傳為佳話。而在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物質文明快速發展的今天,中華傳統美德卻悄然消逝,導致一些人榮辱不分,是非不明,長幼無序,唯利是圖。有些中職生由于長輩溺愛、袒護和放縱,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缺少關愛、同情之心,不知感恩,思想脆弱,害怕吃苦,抗挫折能力差。這反映出我們思想道德建設的薄弱,需要用優秀的傳統文化浸潤學生心靈,用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學生仁愛感恩之心。
1.1 在班級管理中推行仁愛感恩教育
筆者嘗試在所帶班級有計劃地推行仁愛感恩教育。利用班會時間,讓學生觀看傳統文化論壇光盤,作報告的教師與學生年齡相近,他們曾經也不愛學習,因逃課、抽煙喝酒、打架斗毆、頂撞老師、辱罵父母、沉湎網絡而被學校開除,后來看了傳統文化論壇的光盤,學了《弟子規》,懺悔改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現身說法,教育別人。所選文章有《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90后”的壞女孩》《一個女大學生的懺悔》等。這些對學生觸動很大,產生“這樣不可救藥的人都能改好,自己還有什么不能改變”的想法,堅定了學生改變自己不良習慣的決心。講座中不時提到《弟子規》中的內容,引起學生對《弟子規》的興趣,教師可借機提出口號:學好《弟子規》,做好中國人。可讓學生先抄寫,然后講解,每周班會抽出10分鐘時間朗誦《弟子規》。要求學生按照《弟子規》上的為人處事原則,孝敬父母,尊重老師,關愛同學,講文明講禮貌。
讓學生觀看“中國感恩教育第一人”彭成的《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著名勵志演講家鄒越的《讓世界充滿愛》,以及一橫的《感恩父母》等演講視頻,學生被深深觸動,泣不成聲。然后給學生布置作文,題目是《學會感恩,改變自己》,許多學生的作文寫了兩千多字,態度誠懇,反省懺悔自己的過錯,下決心要改變自己,孝敬父母,認真學習,不再上網,感恩一切。通過仁愛感恩教育,大多數學生轉變了學習態度,變得愛學習,理解孝敬父母,寬容忍讓。
1.2 在德育課堂上推行仁愛感恩教育
教師,肩負著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提高學生道德水平的責任。筆者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觀看傳統文化教育視頻,聽感恩演講,利用課間休息時間給學生播放感恩歌曲,讓學生沉浸在感恩的氛圍中,時時處處接受感恩教育。通過開展以上教育活動,無論是課堂效果,還是學生行為方面都有很大改觀。學生聽課認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果良好。學生通過寫心得體會,反省自己的過錯,逐漸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堅持做有道德的人,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觀。
就業是學生、家長和社會都極為關心和重視的,以此為突破口,可以使學生自覺學習和遵守職業道德,提高德育實效性。
2.1 使學生自覺遵守職業道德
近年來,大中專畢業生大多因缺乏責任心、弄虛作假、不遵守紀律、不愿吃苦、過度挑剔工作環境、提出過高待遇等被用人單位辭退。據調查,團隊合作精神、責任心、吃苦耐勞精神、人際交往能力、外語應用能力、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能力等是用人單位看重的。這表明,用人單位在重視應聘者綜合能力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其職業道德素質。
德育教師在上職業道德課時,可通過列舉用人單位的要求和一些就業成功與失敗的例子,說明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告訴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職業道德,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2.2 使學生明確職業道德的內容和要求
通過職業道德課的學習,讓學生明白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德育教師在課堂上逐條講解具體含義和要求,并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講解不同行業的職業道德。中職衛校生必須時刻牢記“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精湛的醫療技術、高尚的道德品質。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遵守的行為準則,其涵蓋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要大力提倡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求職面試是學生非常重視的一個環節,因此,要以求職面試為突破口,加強社會公德教育。
3.1 內外兼修,加強道德修養
俗話說,三分長相,七分打扮。在求職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首先要給用人單位留下精干誠實的第一印象。做到衣著整潔得體,符合個性身份,姿態優美,表情自然,舉止優雅。另外,還需加強個人修養,包括文學、藝術、審美、道德等。道德修養高、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人,能給人積極向上、樂觀自信、文明禮貌的良好印象。加強道德修養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3.2 注重細節,培養良好品性
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一切。無論做什么事首先要態度端正,盡力而為。要求注重細節,認真做好每件事,不能因小失大。做任何事都要想到他人,明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即使求職失敗,也不能怨天尤人,牢騷滿腹,應積極尋找自身不足,重新定位。
4.1 教師要有仁有愛
現代教育是重視人的個性發展的教育,需要教育者堅信“有教無類”,對每一位學生都有仁,有愛。愛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教師的愛,能化解學生心中的“堅冰”。愛意味著對學生的包容和理解。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便會自覺尊重教師的勞動,愿意接近教師,并向其倘開內心世界,袒露心聲,傾訴心里的秘密。仁愛使教師尊重學生,時時懷揣著友善與寬容,在寬容中給學生機會,讓學生高高興興學習,快快樂樂生活。
4.2 教師要以身作則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定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以身作則,進行道德教育。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一定要做到,以自身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提高德育實效性。從自身做起,認真學習新知識新理論,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和教育水平,認真履行職業道德規范,講求社會公德,處處為學生著想、為他人著想;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嚴格履行崗位職責;對工作認真負責,盡心盡力,嚴謹治學,與時俱進。
G416
A
1671-1246(2014)05-0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