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 100053)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口腔修復和治療需求逐年增加,促進了口腔修復行業的大力發展,專業人才需求也明顯擴大。近年來,國際交流頻繁,口腔修復行業也出現國際化發展趨勢,凸顯出對懂英語的口腔技工的需求。提升中專口腔修復工藝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不僅要提高其專業技能,更要提高其英語水平,了解并掌握義齒制作的國際技術標準。對此,雙語教學便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筆者根據工作經驗,對口腔修復工藝技術專業基礎課雙語教學進行探討。
目前,我國口腔修復設備、材料和技術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于是,各大醫院及齒科技術公司大量引進各國先進口腔工藝技術、設備和材料,行業技術工藝、技術設備以及技術標準逐漸與國際接軌,行業技術人員進行國際交流的機會日益增多。行業對技術人才職業素質要求不斷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外語應用能力已成為其提升就業力、拓展職業空間的有利條件。口腔醫療和口腔修復行業的迅速發展,還帶動了口腔儀器、設備及口腔修復材料營銷行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對于進口儀器、設備及材料的營銷,要求從業人員既具有專業背景,又具有良好外語水平[1]。
同時,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口腔修復工作者服務對象已不局限于本國公民,醫院常常會收治一些外國病人,有些歐洲國家也經常把義齒制作的加工件郵寄到我國進行加工制作。近幾年,歐美國家、澳大利亞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勞動力資源不足,對口腔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尤為明顯。服務對象的國際化,要求行業技術人員不僅有基本英語交流能力,還有專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我院擔任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師通常是英語教師或英語好的專業課教師,上課時往往只能找些科普文章給學生閱讀,所接觸到的專業詞匯有限。而根據英國《朗文語言教學與應用語言學辭典》中的定義,雙語教學是指用一門外語講授非語言課程。專業基礎課是為專業課學習奠定必要基礎的課程,所涉及的專業詞匯是最基礎的。專業基礎課實行雙語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同時還能鍛煉其聽、說及寫作能力。在同樣的教學時間里,專業基礎課雙語教學擴大了學生知識面,使其在專業和語言學習方面都有收獲,是比專業英語教學更有效、更好的教學方式[2]。
一方面教師為迎接雙語教學的挑戰,會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另一方面,通過雙語教學,學生能將英語學以致用,激發了其學習興趣。這種互動學習,使師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均有顯著提高[3]。
我校曾與英國愛丁堡特爾福德學院合作辦學,并經北京市社會勞動保障局批準,兩校合作開展“口腔工藝技術培訓”項目,引進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和課程體系。我校口腔修復工藝技術專業依托此項目,增設涉外口腔工藝技術專業,對該專業齒科技術基礎課程進行雙語教學。
選擇合適的教材是進行雙語教學的基礎和關鍵。原版英文教材內容繁多,結構復雜,與中文教材有一定出入,如果教學全部采用原版教材,容易使學生產生畏懼抵觸情緒[4]。因此,我們既沒有照搬大學英語教材,也沒有翻譯現有中文教材,而是結合教學大綱要求,采用“中西兼容”方法,自編教材。首先,引進英國特爾福德學院的專業課教材,找專業人士對其進行翻譯,由專家審核校對。其次,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將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標記出來,刪去其中文翻譯,保留偏難又無需學生掌握內容和過渡性段落的翻譯。最后,以學生使用的國內專業課教材作為輔助教材,將重要知識點穿插進自編教材,既幫助學生理解,又便于其對國內外標準進行比較,并掌握義齒制作的國際技術標準。完成后的自編教材《齒科技術基礎》共上下兩冊,上冊包括8個單元的內容,詳細介紹制作義齒涉及的8個基本步驟,即牙印模(Impression)、牙模型(Cast)、個別托盤(Special Trays)、頜位記錄(Record Blocks)、牙模型測量(Surveying)、修復與重襯(Repairs/Relines)、裝盒與填膠(Flasking/Packing)、牙科精修(Finishing);下冊介紹有關可摘局部義齒(Partia lDenture)、全口義齒(Completely Denture)和即刻義齒(Immediate Denture)的主要制作要求。另外,還有圖文并茂的《口腔修復常用儀器使用說明》(Dental Technology:Equipment&Induction)。
授課對象選擇涉外口腔工藝技術專業三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完成了專業基礎課學習,開始可摘義齒和全口義齒等實踐操作課程學習。因此,該階段學生具有一定專業理論背景,對專業操作也比較熟悉,進行雙語教學時,學習興趣較濃厚,理解能力也較強。而且,涉外口腔工藝技術專業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增加了英語課程學時,并在課余時間加設英語課程,由專門教師給予輔導。所以,這些學生相對來說英語基礎較好,具有一定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其主要問題是如何克服恐懼心理和畏難情緒。為使學生克服思想壓力,開課前讓學生充分了解雙語教學的意義和必要性,使其認識到雙語教學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由之路,激發其對雙語教學的學習興趣。在每次課前,發給學生必要的學習資料,讓他們結合已學專業知識充分預習和準備。
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教學中采用基于問題教學法(PBL)或基于案例教學法(CBL)等方法,結合教學內容,引出口腔修復工藝技術專業術語和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專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例如,在講解“可摘義齒修復目的”時,教師先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常識思考義肢的功能,然后讓學生結合已學專業知識思考義齒的功能,引出授課內容。進一步講解時,非專業詞匯主要靠學生自己分析討論,重點、難點專業詞匯主要由教師用中英文重復講解。最后,教師系統分析講解可摘義齒修復的8個目的。
授課時將中英文穿插講解、英文書寫板書、播放雙語課件等多種教學方式結合,以中文講解為主,英文講解為輔。用盡量簡單的英文提問和舉例,雙語對照反復講解重點和難點內容。對于需要掌握的專業詞匯,不僅在幻燈片中重點標出,教師指讀,讓學生跟讀,還將其集中在一張幻燈片上展示,并建議學生打印成小卡片。為培養學生外文文獻閱讀能力,在講解專業知識點時,幫助學生分析英文句子結構,討論最佳翻譯結果。為激發學生專業英語學習興趣,設計課堂活動,鼓勵學生用英語提問、討論,加強互動。例如,在講解“可摘義齒的分類”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將學生分成4人一組,根據教師的講解逐步合作完成任務,即對所給牙列缺損圖依據肯氏分類進行描述和標識。
制作雙語教學課件,充分發揮多媒體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技術優勢。課件素材來源于國內外教材、出版社網站、臨床病例照片以及英國特爾福德學院實驗課義齒制作實操步驟詳解照片。通過精美的圖畫、動態的視頻演示和強烈的聽覺刺激,使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具體,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提高了學習興趣和效率。例如,講解義齒上牙合架的步驟時,配合每一步驟講解,在課件中嵌入相應照片,清晰、生動、逼真、直觀地再現教學內容,使學生對專業英文詞匯認識從抽象意義轉到具體器械名稱和操作步驟上,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快速掌握牙合架名稱和結構的英文表達,在操作中正確選擇及使用。
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建立科學合理的成績評價體系十分重要[5]。結合學校要求和學生特點,本課程成績分為兩部分,即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占60分,包括學習態度20分,主要考核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程度和認真程度;學習能力20分,主要包括平時習題完成情況和階段測驗成績;業務技能20分,主要考核學生專業英語應用能力,如翻譯專業外文資料(義齒加工設計單、進口材料設備使用說明等)。期末考試成績占40分,考試采用半英語半中文(英文試題中文解答或中文試題英文解答等)形式,題型有填空、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答題和畫圖等。這種中英文結合、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結合的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確保雙語教學取得良好效果。
經過3學年的教學實踐,結合課程考核和實習反饋,我校口腔修復工藝技術專業開展的雙語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學期學生滿意率都在90%以上,考試及格率都在95%以上。且有8名學生順利通過了英國特爾福德學院的理論和實操考試,拿到該學校大專第一年的結業證書。
上述成果表明,引進英國特爾福德學院的專業課教材,結合學生特點自編教材,既有利于教師和學生了解并掌握義齒制作的國際技術標準,又使學生易于接受,保證了教學質量。采用PBL教學法或CBL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等互動性強的教學方式,更好地達到雙語教學目的,幫助學生掌握先進口腔修復知識,同時培養和提高其外語運用能力。多種手段輔助教學效果顯著,促進了教學雙方的進步。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也推動著學生的學習,保證了教學效果。
當然,我校口腔修復工藝技術專業雙語教學還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師資力量是核心問題。雙語教師應該既有豐富專業知識,又精通英語。目前我院能夠承擔雙語教學的教師不多,現有教師雖能熟練閱讀英語文獻,但缺乏口腔修復專業實際操作經驗,講解時容易停留在表面。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也是目前雙語教學面臨的實際困難。不同英語水平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期望值不一樣,一方面,部分學生對專業英語有濃厚興趣,希望借此提升自己外語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個別學生感到學習負擔太重,甚至對雙語教學持排斥態度。如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雙語教學面臨的巨大挑戰。因此,雙語教學絕不能盲目冒進,應根據學生不同的英語水平,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也可采用課外個別輔導形式,激發學生興趣,幫助他們著眼未來,理解雙語教學的重要性。
[1]張曉南,任乃華.口腔修復學雙語教學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08,7(2):170-172.
[2]李中杰,王萍,楊征,等.口腔醫學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探索[J].醫學與社會,2010,23(9):101-013.
[3]周潔珉,張海萍,厲松.口腔正畸學雙語教學效果評價及分析[J].北京口腔醫學,2011,19(5):293-294.
[4]郭呂華,田愛峰,方穎.運用PBL 教學模式進行口腔醫學修復專業雙語教學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8):57-58.
[5]吳江,趙湘輝,張少鋒.在口腔修復病案討論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1,13(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