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鋒
河北省安國市鄭章鎮中學
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楊光鋒
河北省安國市鄭章鎮中學
語文教育既是提高學生文化科學素質的奠基工程,又是發展思想道德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的必要條件。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發揚全體學生的主動精神、自主意識、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要發揚學生的主動精神、自主意識,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妙的運用電教手段,是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多媒體;意境;興趣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現代化課程建設已經邁向了一個全面開放的嶄新領域。教師運用多媒體對文字、圖象、聲音以及動畫、影視等的綜合處理,達到了聲、圖、文并茂的情景教學效果;通過對時間、空間的多維創新,使抽象深奧的問題直觀形象化。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學”落到實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受到教材篇幅以及學生自身認知基礎的限制,許多教學內容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面對這種狀況,教師如果還是采取空洞講解的方式,必然無法提升教學成效,此時,多媒體教學手段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對一些相對枯燥或是與學生學習生活距離較遠的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突破教學空間以及時間的限制,將教學所需信息直觀形象地呈現在課堂之上,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課文無聲的語言材料變成可感的聲音,讓課文中的語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滲透到學生心里去,從而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激發朗讀愿望。每篇文章都能表達某個觀點或某種情感。學習語文,就應該讓學生融情入文,感悟作者情感。而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產生的。所以我每教一篇課文,都借助多種電教手段激發學生情感,使學生入境生情,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越深刻,對事物的感知理解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徹。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對學習產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而多媒體的引入,就像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魔術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可以借助聲、光、影、像,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現在學生眼前,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這較之教師的抽象講解、有限的板書更容易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很快地、效果顯著地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在教學戲劇《雷雨》時,我也截取了全文高潮部分——周樸園和魯侍平見面一段,用多煤體播放出來,周樸園前后不一樣的口氣、聲調,把這個偽善的,冷酷的,兇殘的資本家的本性暴露無遺。通過這些逼真的畫面,學生置身于故事情節之中,與文中人物產生共鳴。自然達到“入境始與親”的目的,學生對整篇文章的領悟自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且能始終飽滿的激情去學習它,去探尋它的意義所在。教學中,只有用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動心、動情,才能在求知中提高能力。而電教媒體則能夠再現事物,使學生入情入境,啟迪心靈。
語文界有這樣一句老話:任何一個生動的比喻都是跛腳的。其原因,一是語文文字畢竟是抽象的符號,當它反映鮮靈活生的大千世界時,就必定受到許多限制;二是一個生活經驗并不豐富的學生去理解有些有深奧生活哲理的比喻句是困難的。因此,要學生去理解由語言文字組成的課文的重點、難點,是更困難的。由于CAI課件能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變具體,靜態變動態,使原來枯燥的課本內容更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全身心地去主動發現、探索、思考、解決問題,起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作用。多媒體所包含的虛擬技術能超越時空,化虛為實,變抽象為具體,適時使用,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由符號到心象的轉換,使教學獲得最佳效果。教學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一課時,讓學生觀賞有關濟南冬天風景的視頻材料,學生仿佛置身于冬天的濟南,這樣可以讓學生更深刻體會老舍筆下特有的冬景。教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課,可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濃縮為三拳,設計動畫,一拳重過一拳,三拳致人死命,情節驚心動魄,充分展示魯提轄見義勇為,嫉惡如仇,粗中有細的性格,課堂教學事半功倍。教學《聽潮》一課,主要特點是用文字來塑造聲音的形象,學習的重點之一就是通過朗讀領略大海剛柔相濟的美。這對內陸的學生來說,是難以理解和體會的。在教學中,通過播放自制的潮起潮落的VCD以及以潮水聲為背景音樂的范讀錄音,使學生充分調動起自己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并將獲得的信息在大腦中匯聚成對大海的立體感性印象,起到化抽象為形象,變深奧為淺顯的作用,突破了重點、難點,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多媒體介入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形象化和生動活潑,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一些知識的介紹,訓練材料的呈現,課文的配音配畫朗讀,以及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成果的交流展示,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富于情境性和刺激性。正因為如此,多媒體地運用在語文教學中逐漸普及,效果也越來越明顯。實踐證明,重視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得益彰,它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增,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其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千方百計利用真實的客觀環境和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水平,以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新形式的需要。
[1]戴永壽,語文教學的原理與藝術。[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
[2]余文森、吳剛平著《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