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兆,姚建新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衛生分院,江蘇 南京 210038)
新形勢下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董 兆,姚建新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衛生分院,江蘇 南京 210038)
對新形勢下專科層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闡明我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向醫工結合方向發展的必要性。全面剖析“萬東班”人才培養方案,闡述職業崗位的特點、人才規格要求、課程設置與教學要求、知識與能力考核特點,充分體現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職教理念。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醫工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
我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開辦于20世紀70年代,是全國最早開辦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4所衛校之一。當時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影像醫學等醫學知識和電工學、電子學、計算機科學與影像設備學等理工科方面知識,畢業后能應用現代醫學影像技術,在各級醫療機構醫學影像科從事X線、CT、MRI、超聲、介入等技術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實踐證明,中等衛生學校培養了一大批中專層次的影像技術人才,滿足了大、中型醫院對影像技術人員的需求。
1.1 醫院對影像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影像設備的快速更新,要求操作者(影像技術人員)不僅具備影像設備學基礎知識,還應對新型的影像設備、前沿知識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操作機器,獲得優質的影像照片,為臨床服務。在近年來的影像科招聘考試中也加大了設備學知識的比重。因此,專業素養較高的影像技術人才是醫院需要的,也是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1.2 專科層次影像技術人才到醫療部門就業受限
以往,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各大、中型醫院影像科(放射科、CT室、B超室)從事攝影技術工作。但是,近年來,醫院對人才規格的要求越來越高,專科層次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很難進入滿意的醫院[1]。大專(高職)層次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個人發展和就業形勢更為嚴峻,這種狀況在國內多個省份存在,如浙江、廣東、湖北、四川等。大專層次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如何找到突破口、開創新的培養方向成為各校積極探索的問題[2]。
1.3 醫療器械企業的發展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帶來就業機遇
目前,全國已注冊的生產和經營醫療器械的公司大約有2萬家,在以上企業從事影像設備維護工作的多為生物工程或醫用電子專業畢業生,他們雖然擁有豐富的設備學知識,但是對影像技術和影像診斷知識知之甚少。醫療器械公司對既有醫學影像學知識(影像診斷和影像技術)又有理工科知識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明顯增加[3]。有較多企業,尤其是從事影像設備生產、維護的企業主動聯系我校,招聘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這給我們開創新的培養方向提供了可靠線索。
職業教育必須緊跟市場,以就業為導向,我校針對這種形勢變化,主動采取相應對策,另辟蹊徑,拓展影像設備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增強學生專業素養的全面性,拓寬就業途徑。我校的“萬東班”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誕生的。
借助我校特色專業——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即醫療器械專業)的優勢,我們主動與萬東醫療裝備公司聯系,進行校企合作辦學。自2009級開始,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招收的兩個班中設一冠名班——“萬東班”。該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企業元素,即人才培養方案由學校根據企業要求制定,再由學校組織專家論證、確定。我校“萬東班”的人才培養方案有以下特點。
2.1 在職業崗位設定上緊扣專業方向和就業特點
以往我校把醫院影像科作為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崗位,現在根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將其調整為技術咨詢和售后服務崗位,在入學之初即開始對學生進行灌輸,并貫穿整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值得注意的是,冠名班不同于校企合作的“訂單式”培養,其合作的目的不僅僅在于企業能夠解決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更重要的是學校借助知名企業的強大技術設備、管理優勢、優秀的技術培訓人員,強化學生影像設備生產、維護知識和技能,全面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增強學生的競爭力。此外,企業既可借助學校對員工進行基礎理論知識培訓,提高員工專業素養,又可通過合作辦學擴大知名度,宣傳企業文化,增強社會效應等,真正實現校企共贏。
2.2 專業技能更全面
“萬東班”學生除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識、基礎醫學知識、理工科知識、影像技術專業知識外,還能正確分析萬東醫療裝備公司生產的工頻X線機(含程控X線機)、中頻X線機電路原理;具有安裝萬東醫療裝備公司生產的工頻X線機、中頻X線機的能力,獨立排除萬東醫療裝備公司生產的工頻X線機的一般故障,分析中頻X線機的一般故障;對萬東醫療裝備公司生產的中頻X線機、工頻X線機進行管理和設備營銷服務等。
2.3 課程設置與教學要求細致、務實
(1)影像設備學:包括工頻X線機、影像增強器電視、高頻X線機、CT成像原理與設備、磁共振成像原理與設備、影像設備維修與管理。如工頻X線機部分,要求學生掌握醫用X線成像設備的基本構成;掌握各主要部分的作用;熟練分析F99-ⅠBT、F99-ⅠCT型X線機電路原理圖;正確操作F99-ⅠBT、F99-ⅠCT型X線機;能說出常見故障的表現,對常見故障進行排除。影像增強器電視部分,能說出影像增強器電視系統的組成,并說出各部分的作用;能說出影像增強器工作原理;會分析監示器工作電路;能說出常見故障的表現。本課程為“萬東班”學生必修的專業課程之一,針對設備提出的教學要求更加全面、細致,并且對知識和能力目標均做了詳細要求,為更好地實施項目化教學打下基礎,也是專業方向鮮明的標志之一。
(2)專科項目:提供選學模塊的相關課程與實踐,如X線機安裝與維修模塊、影像設備技術服務模塊、X線攝影模塊、CT技術模塊、磁共振技術模塊、放射治療技術模塊、影像診斷模塊等。通過這些模塊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實踐能力。
(3)畢業實習:“萬東班”學生在萬東醫療裝備公司所屬的醫療器械公司和醫院影像科進行輪回實習,公司實習內容為設備安裝維修、售后技術服務以及設備銷售流程;影像科實習內容為X線攝影技術、CT操作技術和影像診斷等。與以往的實習較大的不同之處在于“萬東班”學生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公司實習。與此相匹配的是,在學習完基礎知識后,每學期安排一個月時間讓學生到公司進行實踐,使學生較早接觸專業,加深專業思想和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實踐證明,職業教育必須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才能培養出更加實用的技能型人才。
2.4 知識和能力考核制度化
“萬東班”學生除了要進行文化課、專業課學習外,還要結合臨床實踐,獨立撰寫一篇關于醫學影像學(萬東醫療設備方面等)的3 000字以上的畢業論文,并通過學校組織的論文答辯。教學改革包括評價創新,我校在人才培養方向調整后,考核方式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與萬東公司合作,組織出科考試,結合企業特色進行企業實習考核,并且爭取實現制度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要通過各種渠道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如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等。我校的“萬東班”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辦起來的,相信通過努力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1]宋平,李勝,梁軍偉.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就業與市場需求的矛盾[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1):77-79.
[2]趙漢芬.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校企合作、醫教結合、校院企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4):15-17.
[3]溫茂興.如何在高職醫學相關專業實施工學結合[J].醫學與社會,2008,21(12):63-64.
G420
A
1671-1246(2014)03-0021-02
注:本文系2012年江蘇省衛生廳立項課題(JZ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