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韋玉敏
(海南醫學院,海南 ???570100)
基于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的開放式實驗室建設
李 丹,韋玉敏
(海南醫學院,海南 ???570100)
通過對護理技能中心開放式實驗室建設內涵的思考,提出建設開放式護理技能實驗室的設想,制訂運行模式和管理措施,為建設網絡管理模式的開放式實驗室提供參考和借鑒。
開放式實驗室;網絡管理;軟件建設;素質培養
如何培養實踐能力強,注重理論與實際應用有機結合的護生,已經成為關乎護理專業生存與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1]。以網絡管理為基礎的開放式實驗室的出現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新途徑,它實現了全校資源共享,節約了辦學成本,同時對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創新能力有極大幫助。以網絡管理為基礎的開放式實驗室對已有的各種實驗室資源實行開放式使用,通過嚴格科學的管理使設備資源得以充分利用。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系統開展課外實驗活動,培養了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能夠增強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實踐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醫療和護理專業的快速發展,??茖哟蔚膽眯妥o理人才已不能滿足臨床需要,人才培養急需向本科甚至更高層次延伸[2]。建設應用型本科護理專業的開放式實驗室基于以下設想和考慮:一方面,開放式實驗室建設方案應針對護理技能教學和實驗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將管理機制創新、軟件技術、校園網絡和互聯網有機結合起來,從實驗室管理的網絡化、實時性、儀器分管共享、開放預約、安全管理、效益評估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完整的開放式實驗室綜合管理和服務系統,充分體現護理技能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的開放性思想。另一方面,為學生和教師創造良好的護理技能實訓和教學環境是開放式實驗室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要針對培養對象、培養目標的定位不同實施開放式實驗室建設,尤其是對原有實驗室統籌安排,利用課余時間全面開放實驗室。通過實驗場所、儀器設備的全面開放,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技能訓練、創新訓練,讓教師進行科學研究。這樣既有利于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又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1 開放式實驗室的硬件建設
基于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的開放式實驗室的硬件建設主要指強化實驗環境功能和實驗儀器設備功能的建設。開放式實驗室是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訓練的空間,如果空間狹小則無法嚴格按照規范、標準要求進行規范化的實踐訓練,也不能滿足學生同一時間訓練的需求。通過科學的調查和論證,開放式實驗室面積應至少達到人均5平方米的下限[3]。實驗儀器設備是師生進行數據論證和實踐創新的基礎,實驗儀器數量必須滿足使用人數和使用面積的合理匹配,同時可以進行合理及時的拓展和延伸。本著“實用、夠用”原則將實驗室分為4個模塊,第一模塊是電教中心,包括帶有觀摩性質有60~80個座位的多媒體教室2~3間,配備完整的病室床單位一個,旋轉多功能攝像頭4~5個,能夠滿足“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需要。第二模塊是臨床護理實踐中心,包括1個中心手術室、1個母嬰護理實訓室、1個緊急救護實訓室、3~5個綜合實訓室,力爭做到全真模擬,使學生進入實訓室就如同走進醫院病房,能夠很快進入護士角色。第三模塊是護理技能實訓中心,包括按照整體護理病房模式布置的模擬病房10~12個,每個病房4~6個床單位,均備有相應的配套護理設備和用物貯藏柜,另外還有倉庫1間,用來存放備用物品。第四模塊是護士站和形體訓練室。
1.2 開放式實驗室的軟件建設
1.2.1 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開放式實驗室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發揮開放式實驗室功能和作用的有力保障。根據具體情況應該建立《開放式實驗室預約制度》《開放式實驗室管理辦法》《開放式實驗室情況登記表》《儀器設備借用辦法》《實訓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制定和實施,為開放式實驗室的運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1.2.2 教師隊伍建設 為滿足開放式實驗室正常運行,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具有較強操作能力的專業教師作為實驗指導教師。加強實驗指導教師的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實現教師隊伍職稱體系合理化。
1.2.3 教材建設 根據不同層次的培養目標,制訂不同的實驗方案,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的比例。編寫實驗指導、實驗報告,使學生根據實驗指導進行實驗操作。
2.1 開放內容的確定
開放式實驗室應通過實驗強化學生的護理基本技能和??萍寄埽箤W生形成理論聯系實際、求實創新的學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創新能力。實驗內容應包括護理基本技能、??葡嚓P操作技術,創新實驗項目,學生科研課題、教師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等。
2.1.1 對護理基本技能實訓的開放 在保質保量完成課程大綱要求的護理基本技能實訓任務的前提下,實驗室可以全天候開放。采用預約方式,將實驗項目、完成實驗的基本人數及實驗時間對學生公布,學生根據自己的安排進行預約。這種靈活的開放形式充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并使每名學生都有動手參與實驗的機會,提高了實驗效果。
2.1.2 對崗前培訓和設計競賽的開放 在護理專業人才培養規劃中,崗前培訓和設計競賽是普遍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實驗室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和設計競賽開放,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能力。
2.1.3 對教師、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開放 由于開放式實驗室具有較為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專業水平較高的指導教師,因此,可將教師的科研活動和學生的專業素質及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將科研活動融入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工作。通過參與科研活動,學生可以了解科研過程和方法,體會科研工作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和創造欲。
2.2 開放程序
學生和教師可在校園網用自己的學號或工號登錄系統,提前兩天至兩周預約實驗日期、項目、節次、房間、床位,并可查詢、取消預約(取消預約必須提前兩天)。進入實驗室前,在實驗室觸摸屏上輸入學號(工號)、密碼和約定的節次進行驗證,經系統確認后方可進行操練。操練過程中,可在實驗室邊觀看示范錄像,邊進行練習。練習結束后需在觸摸屏上退出,系統便可完整記錄學生和教師進入與離開的時間。
開放式實驗室不但可以提高實驗室場地、設施及儀器設備的利用率,而且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措施。實驗室的開放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為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創造了條件。因此,建設開放式實驗室,實行開放性實驗,將是新的實驗教學改革之路。
[1]王曉文,樊東.高校本科開放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09,2(4):126-128.
[2]李秀娟,張曉東.“嵌入式系統”開放實驗室建設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5):156-158.
[3]胡雁,賈宏麗,王君俏,等.實驗室聯合網絡平臺開放式護理技能教學改革的管理[J].2009,24(6):1-4.
G482
A
1671-1246(2014)03-0081-02
海南省教育廳教學改革課題“基于網絡的開放護理技能實驗教學管理系統之研究”(Hjsk2011-54)的中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