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揚,杜衛東,周 劍,魏 星,朱豐杰
(浙江省中醫院暨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 杭州 310006)
新醫療環境下本科醫學生普通外科臨床技能培養模式探索
顧文揚,杜衛東,周 劍,魏 星,朱豐杰
(浙江省中醫院暨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 杭州 310006)
分析新醫療環境下國內外本科醫學生普通外科臨床技能培養現狀,探討培養模式改革,解決技能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本科醫學生普通外科臨床技能。
本科醫學生;普通外科;臨床技能;培養模式
外科學是臨床醫學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臨床技能訓練是本科醫學生的重要環節之一,此階段教學效果決定著本科醫學生的培養質量,對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其中,普通外科臨床實習時間最長,內容最多,是整個外科學臨床實習的基礎與關鍵。當前普通外科學教學與臨床需求嚴重脫節,醫學生實踐能力低下仍然是臨床教學中面臨的重要問題。
1.1 國內現狀
新時期醫學生普通外科臨床技能培養正受到如下沖擊:(1)《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出臺,醫療舉證倒置,使教學實習醫院醫患雙方的保護意識均大大增強,部分病人及其家屬拒絕實習醫生為其檢查和操作,不愿意配合臨床教學工作,導致實習生在病人身上操作的機會減少[2]。(2)《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的實施對醫學畢業生的動手能力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作為臨床帶教教師的醫生,為了避免由實習生操作引發的醫療糾紛,也減少了讓學生與病人接觸的機會,使得學生臨床實踐機會更少了。
國內長期實行的理論教學—臨床實踐兩段式培養模式,兩段相對獨立,缺乏聯系性。入學早期階段的理論教學,偏重于純理論灌輸,培養臨床技能的相關內容較少,學生對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在后期階段應掌握的臨床技能缺乏早期接觸與感性認識,所以在后期的臨床技能學習階段又得花大量時間重溫必需的基礎知識。此外,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各大醫院對畢業生學歷要求的提高迫使學生將大量實習時間用于考研上,導致學生臨床技能訓練時間大大減少。
1.2 國外現狀
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的醫學院校始終堅持理論教學與臨床技能教學相結合,將理論教學與臨床技能培訓課程有機結合并貫穿理論教學始終。強化基礎知識與臨床技能學習的結合,學生可以較快完成從學生到醫生角色的轉換。另外,國外外科臨床技能培養注重早期對學生實踐能力、思維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并且以小班教學形式盡早安排學生接觸臨床,要求教師更多地向學生介紹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強調實踐經驗,通過病例討論強調對知識記憶過程中的批判思考[3]。
目前,隨著醫療環境的改變,國內的普通外科臨床技能培養模式與國外相比相對滯后,已經不適應新環境的要求。例如早期理論教學中與臨床技能相關的教學內容不足,模擬教學中心開放時間不足等問題,需要我們根據國內醫學教育總體目標進行改革。
總結以往的教學工作,借鑒國內外成功做法和經驗,進行本科醫學生普通外科臨床技能培養模式改革,主要以實習前階段和臨床實習階段為切入點,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初步構建普通外科臨床技能培養新模式。新培養模式將以理論聯系實際為基礎,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更多地應用模擬教學中心、標準化病人及視頻等,注重教師指導下的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同時融合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為新醫療環境下本科醫學生外科臨床技能培養探索出一條新道路。
(1)選擇醫德高尚、醫技精湛的優秀醫師擔任帶教教師。在臨床教學活動中,強調“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理念,力求科學嚴謹。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授業,更要傳道,要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和獻身醫學事業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指導學生做事、做人。
(2)強化實習前手術基本操作訓練。①訓練項目分組。將手術基本操作分為三大組:第1組為手術人員洗手,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第2組為手術區消毒,鋪無菌巾及打包;第3組為手術縫合、打結、剪線、拆線及器械識別。②訓練方法及時間分配:將每個班學生分為三大組,每一項目輪訓2~4 h,每一大組派兩名教師指導訓練,首先讓學生復習所在組每個操作項目,反復練習,并結合幻燈片、錄像進行練習,教師手把手地教,對操作有錯誤和違反無菌操作原則的學生應及時予以糾正,對學生的操作項目要逐一落實,從而達到操作正確、規范、熟練的程度。③嚴格考核:手術基本操作強化訓練結束后,對學生操作技能進行嚴格考核。在監考教師的指令下,對洗手、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消毒、鋪無菌巾、縫合、器械識別等,按手術人員的要求進行逐項嚴格考核并提出相關問題,當場打分,最后得出每個學生的考核總分。按等級劃分:80分以上為優良,60~80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對操作考核不合格的學生應限期補考,直至操作符合要求方可參加臨床實習。
(3)注重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和識別疾病的思維方法。組織學生積極參加醫療學術活動,如科室小講課、臨床病例討論會、疑難病癥的會診、手術前討論會等。在參加上述活動時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并要求其參與討論,這樣可督促學生多看書多思考,以提高學生的臨床工作能力。
(4)加強手術操作能力訓練。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參加手術,無論手術大小,都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手術中抽出一定時間耐心指導學生,給他們更多的基本技能作機會,使學生從每次成功的操作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主動性,逐步建立無菌觀念,初步掌握外科基本操作技術,為以后臨床學習、工作和實驗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5)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基本功模擬訓練。面對普通外科臨床實習中病人有限、病種不全且手術機會有限的狀況,運用多媒體技術可盡快提高外科實習生基本功的訓練,包括:手術視野的消毒方法、手術切口的選擇及清創、縫合的方法、一些常見的手術操作步驟等。這些操作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反復看、反復學、反復討論,有條件的盡可能組織學生參加醫院組織的學術研討會,觀看最新手術視頻,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提高學習外科臨床技能的興趣。
(6)加強學生管理。加強帶教教師要增強責任感,對學生嚴格考勤,嚴格執行出科考試制度,對一些不能按時完成實習任務的學生進行補課,最終使學生按醫學教育大綱要求完成學習任務,為將來就業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新的醫療環境限制了本科生普通外科臨床技能培養,影響了外科臨床教學質量。為適應新的醫療環境,外科臨床技能培養應克服傳統培養模式的弊端,設法增加學生動手實踐機會,使理論知識能夠落實到技能操作,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使學生具備高尚的醫學職業道德,做到能力培養與素質提高并舉。
[1]吳德全,張新晨,汪鷹揚,等.外科實習操作規范在五年制臨床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2):104-105.
[2]鄭少燕,蔡瓊,陳葵,等.臨床醫學專業綜合性畢業考試的建立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05,13(5):528-530.
[3]Eugene C,Nancy J,Elizabeth B.Enhancing Clinical Skills Education: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of Medicine's Clerkship Clinical Skills Workshop Program[J].Academic Medicine,2006,82(7):690-695.
G420
A
1671-1246(2014)19-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