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德
(甘南州衛生學校,甘肅 合作 747000)
試論中職衛校多元化職業指導
陳玉德
(甘南州衛生學校,甘肅 合作 747000)
本文對中職衛校學生全程式、多元化的職業指導進行探討。
中職衛校;多元化;職業指導
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培養中職生自主發展職業生涯的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把個人發展和社會需要相結合,理性對待就業,確立正確的就業取向,順利實現個人發展目標。本文探討全程式、多元化職業指導模式。
中職生大多數是初中畢業未能升入高中、學習較差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自律能力、合作能力比較差,大多對未來沒有基本規劃。這就要求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幫助他們認清自己的角色轉變,盡快適應新角色。入學教育內容有:從學校的發展歷史到軟、硬件設施,從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就業狀況到學生的軍訓及同學間的團結互助,從學生的管理制度到國家的各種獎、助學金,從優秀畢業生的就業事例到他們的奮斗經歷,從國家對基層衛生事業的建設到對衛生技能型人才的實際需求,從學校的特點、各專業的性質到自己選擇的專業,從中職畢業后選擇就業還是繼續學習提高等方面。可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情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適應新角色,確立新目標。
因中職生年齡較小,且大多數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進入中職學校后,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和老師,以及與初中階段截然不同的學習與生活方式,他們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和緊張感。通過入學教育的自我介紹,促進其相互認識、相互了解;班主任教師要深入學生宿舍噓寒問暖,并要求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團結等,使他們獲得安全感,并盡快融入集體。
中職衛校主要培養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具有較高素質的衛生人才。但中職生大多存在信心不足、自覺性差的問題,需要教師鼓勵、引導,但不能步伐太快,期望過高,只能逐步提高要求。重點是讓他們從抵觸學習到漸漸地開始學習,逐步自覺學習,最終學會學習。
中職生的培養重在使其掌握規范的操作技能。在課程設置中適當增加實驗、實訓內容,強化操作能力培養,通過反復練習,養成規范操作的習慣。建立嚴格的實訓考核制度,通過參加省、州舉辦的護理操作技能大賽等,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技能。
我校的職業指導本著“面向市場,全體動員;全員指導,區別發展”的宗旨,以指導機構和指導平臺建設為依托,通過市場研究、整體分析、區別發展等模式,推進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所謂全程式指導,就是從縱向指導著眼,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有區別地開展職業指導服務工作,以幫助學生實現就業為出發點,積極協調好校內外職業指導服務機構和人員(包括在校教師、學生、家長及政府就業指導中心),搭建共同參與、相互聯動的職業指導工作平臺,以上好職業指導課為抓手,以舉辦好就業指導講座為拓展,系統全面地抓好職業指導工作。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滲透職業指導,使學生了解職業指導對自己今后職業生涯的幫助,積極參與學校的職業指導活動,主動進行體驗和實踐,不斷調整自己的職業觀念,提高自己的職業意識和就業競爭力。此外,學校的職業指導服務機構應主動聯系政府就業服務機構和各類職業介紹機構,爭取人力資源部門的支持,做到對用工信息的及時宣傳,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的供需伙伴關系等。經過職業分析、意識訓練、政策指導、技能指導等教學模塊,按照“分階段、有重點、全程指導”的原則,將課堂學習與實習實訓相結合,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能力。
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是有差別的,他們的家庭條件和個人愿望也不同,要注意區別發展。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優勢,引導其確立不同的職業取向,不可統一要求,須多元化發展[1]。這就需要我們站在職業生涯規劃的高度,從個人職業生涯設計的角度教育和引導中職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并結合社會環境等外部因素確定其職業發展方向,擬定可行的職業發展計劃。自己更適合做什么,存在什么局限,是學生確立職業目標的關鍵。因此,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按照自己的興趣、人格和能力,從職業需求的角度對個人狀況進行中肯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學生通過對職業的了解,對自身的分析,其擇業方向就會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以更加理性的態度選擇不同的職業發展方向,以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為目標,選擇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路線。所以,有區別的職業指導是必然的選擇。在學生就業的同時,部分學生可接受繼續教育,如“三校生”“2+2+1”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成人教育等,有效地幫助學生確立適合的職業理想與發展愿景,實現多元化的職業指導。
就業政策指導是職業指導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就業過程中,學生由于對就業政策缺乏了解,擇業時往往在思想上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1]。通過就業指導,使學生了解國家有關部門及省、州制定的行業性和區域性就業政策。只有廣泛宣傳就業政策,才能引導學生根據國家和行業需要,結合個人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職業。而就業信息是求職擇業的基礎,在大量用工信息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是職業指導不可或缺的內容。所以,要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和掌握社會需求信息,通過整理、歸納和分析,預測就業動態和人才供需矛盾,了解和掌握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并及時將信息傳遞給學生,以幫助學生順利融入社會。在這個過程中,要完成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角色轉變。如何盡快適應環境,進入新的角色狀態,完成工作以后的心理調適,這也是學生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要幫助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盡早進入新的角色狀態,盡快適應環境,適應社會,樹立自信心和責任感,在實際工作中樂業、敬業。
總之,在多元化職業指導模式中,全程式指導是任務,區別化指導是要求。全程式、多元化職業指導有利于提高職業指導的效果,讓中職生就業有目標、升學有通道。
[1]田光哲,李祥偉.創新職業指導新理念[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G414.1
A
1671-1246(2014)07-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