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醫藥類專業物理及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全方位提高醫藥類專業物理及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醫藥人才.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物理分會、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的“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醫藥類專業物理課程教學研討會”于2014年7月28日至30日在河南省新鄉市舉行,會議由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承辦.
來自全國各地區39所高校的6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出席會議的嘉賓有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鄭州大學賈瑜教授;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物理分會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劉志成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喀蔚波教授;山東大學劉建強教授;復旦大學冀敏教授;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委員、第三軍醫大學鄧玲教授;教指委委員、天津醫科大學吉強教授;教指委委員、廣西中醫藥大學韋相忠教授;教指委委員、哈爾濱醫科大學王晨光教授;教指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侯俊玲教授及高等教育出版社郭亞嫘編輯.
會議于7月28日上午開幕.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副院長王洪興教授主持開幕式,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黨委書記王志凱教授致歡迎辭.喀蔚波、劉志成教授分別代表會議主辦方致辭,指出應強調物理學課程在培養醫藥專業學生科學素養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注重培養醫學生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觀念和科學精神.同時醫藥院校的物理教師也要提高自身素質,特別是應學習必要的生理、解剖等醫學基礎課程,才能講好醫藥專業的物理課程.
本次會議主題為“高等學校醫藥類專業物理集成創新課程建設”,安排了9個大會報告.鄭州大學賈瑜教授介紹了河南省大學物理課程建設的現狀及今后的改革思路.山東大學劉建強教授以其主持的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大學物理學”為例介紹了集成創新課程的含義及其建設經驗.首都醫科大學劉志成教授從醫學科技創新的高度探討了物理教師主動參與醫學相關科研的重要性.北京大學醫學部喀蔚波教授以在日本慶應大學的所見所聞介紹了日本醫學專業物理課程的教學,通過比較中日兩國醫藥類物理課程指出日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復旦大學冀敏教授、吉林大學梁路光教授、第三軍醫大學鄧玲教授及鄭州大學唐偉躍教授結合各自學校的教學實踐分別介紹了在醫藥類專業物理課程及教材建設、集成創新等方面的經驗和體會.高等教育出版社郭亞嫘編輯對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設與數字課程密切結合的新形態教材做了介紹.9個報告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許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與會代表們深受啟發.在開闊視野、提高教學水平等方面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會上教指委副主任委員賈瑜教授宣布成立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醫藥工作委員會,醫藥工作委員會是大學物理課程教指委與各高等學校醫藥類專業廣大物理基礎課教師聯系和溝通的橋梁,在大學物理課程教指委的領導下,根據高等學校醫藥類專業特點,組織開展高等學校醫藥類專業“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改革和建設的交流、研究、咨詢、服務,以及完成大學物理課程教指委委托的其他工作.賈瑜副主任委員同時宣讀了經大學物理課程教指委主任會議討論通過的醫藥工作委員會組成名單:劉志成、洪洋、冀敏為顧問,喀蔚波為主任委員,王晨光、吉強、侯俊玲、屈學民、江鍵、劉建強、韋相忠、鄧玲為副主任委員,孫大公為主任助理.另有委員40人.28日上午召開了醫藥工作委員會全體委員工作會議,喀蔚波介紹了上屆教指委醫藥協作組所做的工作以及本屆教指委醫藥工作委員會的籌備過程.全體委員認真學習了醫藥工作委員會管理辦法,明確委員的職責和任務;對醫藥工作委員會今后的工作進行了研討;確定今后兩年醫藥工作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1)建立全國高等學校醫藥類專業物理課程教學聯絡網,使醫藥工作委員會能夠聯系到各個基層教學單位;(2)在大學物理課程教指委網站上建立醫藥工作委員會的網頁,及時發布消息及相關資料.通過這兩個“網”將醫藥工作委員會的聯系和溝通的橋梁作用落到實處.(3)積極組織醫藥院校物理教師申報明年教指委立項的教學研究項目,特別是爭取對當前醫藥類專業物理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并與10年前的調查結果做比較研究.
與會代表非常珍惜這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大會報告及委員工作會議座無虛席.大家不僅在會場上踴躍發言、積極研討,還在會后的休息時間自由組合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討論.從不同的視角交流和探討了各校物理課程教學的情況、物理課程在醫藥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醫藥院校物理教師參與相關醫藥科研的經驗.還對醫藥工作委員會今后的工作,包括各地區的工作計劃及如何開展工作進行了討論.會議氣氛積極、熱烈.
本次會議得到科大奧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寰彤科教設備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的大力支持,三全學院的領導和老師為辦好本次會議做了大量工作,會議的籌備和組織工作井然有序,與會代表對他們所作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