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麗
〔關鍵詞〕 班級管理;嚴于律己;關
心;熱愛;寬嚴相濟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2—0031—01
班級管理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育人科學,也是一門極其講究經營與管理的教育藝術。經過多年對班級管理的研究與探索,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班級管理風格,也有了深刻的感觸與認識。現總結如下。
一、 嚴于律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班級既是學校最基本的單位,也是一個大的集體。教師、學生與班主任之間日益相處,自然地就形成了相互比較依賴的關系。作為班級管理的 “主心骨”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起著至關重要的表率與標桿作用。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自擔任班主任工作以來,我總是堅持早到校,每天晨讀第一個進班,清點人數,和學生交流。不早退不曠課,堅持坐班備課,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春風,認真、反復地研究教學與管理上的得失。平時還利用業余時間與機會,與同行們細致地探討教學與管理上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情況,及時掌握教育上的最新動態,以此引領自己的教學與管理。
二、關心、熱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要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多年來,我努力做到:對學生思想上積極誘導,學習上耐心幫助,生活上關懷體貼。時刻注意做學生的榜樣,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我也經常利用課間休息時間與學生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生活,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從多方面給予他們溫暖。我還經常拿錢給那些忘記帶午飯錢的學生買飯,每次開藥的時候都特意多開一些常用藥放在講桌里以備應急。久而久之,我們師生之間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孩子的話語中得到回報,從家長的言談中得到安慰。可見,班主任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關心、愛護那些本來應該得到,而又無法得到全部愛的孩子們呢?
三、寬嚴相濟,用真摯的愛心鑄就班級之魂
班級是一個群體性的組織,需要堅強的核心與靈魂來凝聚這個團體,只有這樣才能產生無窮的向上力量與張力。為此,我采取了寬容與嚴格相結合的辦法,并在其中融入真誠的愛心,去感化他們,達到“既治病又救人”的目的。
1.用剛性的班級制度約束學生,用向上的活動昭示學生。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卻特別多、特別細,班級的衛生、紀律,學生的行為、生活等樣樣少不了班主任的操心。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頭腦靈活、思想獨立、個性鮮明、善于表現,但也存在著許多令人頭疼的毛病,如嬌氣、以自我為中心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制訂了嚴格的班級公約,同時經常開展類似“人人爭先進”的評比活動來激勵、強化學生文明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經過長期努力,一個溫馨而又充滿朝氣的學習環境在我班蔚然形成。
2.用柔性的細節感染學生,用真誠的愛心感動學生。平時,我喜歡與學生拉家常,如,“你在家最喜歡做什么?”“天氣冷了,你多穿衣服了嗎?”“最近進步很大,請繼續努力!”等等。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關愛,拉近了彼此敞開心扉的距離。當遇到問題時,學生也總是樂于找我交流,傾訴內心的困惑。“信其師而樂其教” ,學生喜歡上你所教的學科,也就自然而然服從了你的管理,班級管理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悟頗深,有幾分勞累,幾許收獲。班級常規管理工作雖然繁瑣,但只要班主任真心地付出,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將嚴格要求和熱愛學生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始終,就能使班級工作一呼百應,就能實現班級管理的高效率。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