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培龍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安徽 鳳陽 233100)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對學生就業軟實力影響的實證研究
丁培龍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安徽 鳳陽 233100)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和英語應用能力測試的方式,分析研究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對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培養的影響。結果顯示,從高職英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模式創新、教師素養提升和教學評價機制完善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對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軟實力具有顯著影響。
高職英語 教學改革 就業軟實力
關于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學界至今仍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綜合已有相關研究成果[1-3],筆者認為高職學生的就業軟實力應該包括人文素養、職業軟能力(除專業技能以外的方法職業能力和社會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及個性心理品質四個方面。人文素養包括人文知識、人文思想、道德情操和科學精神四個方面,人文知識包括歷史、文學、政治、語言等方面的知識[4],人文思想是指對人生、世界、價值等的意識等,道德情操是指人在思想和行為上對善惡、美丑、正義等所持的態度、觀點和顯現,科學精神是指人具有的理性、求真、探索等精神品質。職業軟能力主要包括觀察與分析、決策與規劃、組織與執行、團結協作等能力。職業道德包括愛崗敬業、敢于擔當、奉獻社會等[5]符合職業特點要求的道德準則和道德品質。個性心理品質則包括氣質、性格、能力和興趣等。
隨著就業軟實力在高職學生就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關于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培養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然而,當前的研究大多從理論層面探討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培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培養的途徑和方法等,從教學改革實踐方面進行實證研究的非常少。本文以筆者所在學院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為例證,從高職英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模式創新、教師素養提升和教學評價機制完善四個方面,研究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對培養學生就業軟實力的影響,為更好地實現利用學科教學培養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提供借鑒。
以我院2012級高職階段學前教育專業2個班、市場營銷1個班,以及旅游服務與管理1個班的166名同學為教學改革實驗對象,學前教育的另外2個班、市場營銷的另外1個班、材料工程1個班及應用藝術設計1個班的157名同學為研究參照對象。
1.教學改革實踐
2012年9月,從我院2012級高職階段學生中選取如上所述的一半班級進行高職英語教學的深層次改革實踐,以探討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對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的影響。
(1)教學目標改革
參照班級繼續貫徹“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目標導向。教改班級在堅持上述目標導向的基礎上,規定了對學生的人文素養、職業軟能力、職業道德及個性心理品質等方面進行教育的目標要求,以實現在培養學生就業硬實力的同時,提升學生就業軟實力的目標,為經濟社會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培養合格的“高等復合型社會職業人才”。
(2)教學內容改革
參照班級教學內容的選擇仍然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選用的教材和具體教學內容以有利于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的綜合應用能力為依據。教改班級在選擇教材和具體教學內容時,除了要貫徹實施上述原則外,還要求教學內容既要有利于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分析與綜合、實踐與創新”等職業方法能力,又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團結協作”等職業道德,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樂觀寬容心態、積極穩定情緒、高雅大方氣質、堅強果敢意志和健康廣博興趣”等優秀個性心理品質。
(3)教學模式改革
參照班級基本采用傳統的語法翻譯法、聽說法、閱讀教學法等方法進行教學,課堂教學主以教師為中心,以促進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發展為目標。教改班級主要采用目標—問題導向教學法、探究—啟發教學法、社團學習法等方法進行教學;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中心,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具有人文性特質的互動合作活動為載體,使學生在“自我發現、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創新”的教學模式中提升人文素養。其具體的改革實踐措施是:①課前布置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單元進行整體預習,從知識、能力、道德情感等方面制定單元學習目標,歸納學習中存在的所有障礙。②課堂教學第一課時,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歸納單元學習目標,老師以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和學生討論歸納的單元教學目標進行對比,并闡述理由及依據;第二課時,學生分小組討論各自總結出來的學習障礙及解決策略,教師聽取學生關于學習障礙總結及解決策略的匯報,并對課堂上不能解決的學習障礙提出解決策略設想,供同學們課下繼續查閱資料或進行實踐;第三課時,教師對學生此時仍不能解決及先前解決得不夠好的學習障礙進行啟發、指導,幫助學生以最優方式設計方案、解決問題。③單元課堂教學結束時,布置學生完成與本單元教學目標相關的任務,如指導學生組織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表演大賽等第二英語課堂活動,教師根據任務量和難度,在指定時間內進行檢查并做詳細記錄。
(4)教師素養提升
為了確保教改的順利進行,我們組成了固定的教學研究團隊。教學研究團隊定期外出學習、研討,積極申報各級課題。學習研討緊緊圍繞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學生就業軟實力的提升項目進行,重點突破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更新,以先進的高職教育及外語教學思想武裝頭腦,切實提升教師的文化軟實力、職業軟能力、職業道德及個性品質修養等。
(5)考核評價機制改革
參照班級主要遵照學院制定的考核方法:平時考核成績占20%,期末考核成績占80%,這其中對學生平時成績考核并沒有具體考核標準,期末考試也沒有實行統一制卷和閱卷制度。教改班級實施的考核評價機制是:平時考核成績占50%,其中出勤占10%、課堂參與度及質量占20%、課后任務完成占20%,教師對學生的平時考核有詳細記錄,供學生和有關部門核查;期末考試成績占50%,對試卷結構(題型)、難度及閱卷等進行統一管理。
2.研究工具
(1)問卷設計與調查
根據付艷芬[6]、倪超[7]等的非專業技術技能測評量表,以及當前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的需求狀況,形成包括人文素養、職業方法能力、職業道德和個性心理品質的四個分量表、二十二個條目和很好、較好、一般及較差四個測評等級的就業軟實力測評量表。
采用此測試量表,在2012級高職學生的第一學期和第五學期頂崗實習期分別進行一次測試。其中第一次測試為學生見習單位對學生的評價,第二次測試為頂崗實習單位對學生的評價。第一次測試共發放問卷323分,收回314份,刪除無效測試卷10份,即收回有效測試卷304份,有效率為94.1%。第二次發放測試卷323份,收回有效測試卷323份。從兩次測試中選取完全吻合的304份有效測試結果進行比對。
另外,筆者還自行設計了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學生軟實力相關性測試表,讓學生按照影響其就業軟實力的程度將選項排序,共分為最大、比較大、一般、不大和沒有影響五個等級。于2013年12月20日對學生進行了測試。
(2)英語應用能力測試
在第一學期(2012年9月21日)、第二學期(2013年6月21日)和第三學期(2013年12月15日)分別對學生進行一次英語應用能力測試。其中第一次測試采用歷屆高考測試卷,自行組織測試;第二次測試采用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模擬試卷,自行組織考試;第三次測試采用統一參加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形式進行。
(3)數據收集與整理
整理兩次“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測試”和“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測試”數據,形成如下測試結果。

表1 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測試結果①對比

表2 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測試結果對比

表3 英語教學改革與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相關性測試結果
1.教改前后軟實力測試結果
教改前的第一次就業軟實力測評結果如表1顯示,教改班級與參照班級的就業軟實力大致處于同一水平,差距最大不超過3個百分點;而教改兩年后的第二次測試結果卻顯示,教改班級的就業軟實力整體及其各維度均比參照班級有大幅度提升,提升度均在10%以上,其中職業軟能力、職業道德及就業軟實力整體均比參照班級高出15%以上。這說明英語教學改革對學生就業軟實力的提升有顯著影響。
2.教改前后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測試結果
表2所顯示的教改前后三次英語應用能力測試結果同樣證實了英語教學改革對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第一次測試結果表明,教改班級與參照班級的英語基礎基本相當;但第二次和第三次測試結果均顯示,教改班級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有大幅度提升,而且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提高程度逐漸加大。
3.教改對學生就業軟實力的影響
從英語教學改革與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相關性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影響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的重要因素有教師素養、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評價等。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對提升學生就業軟實力及英語應用能力均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推進高職英語教學教學改革,應該全面設計教學目標,恰當選擇教學內容,既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就業軟實力;改革創新教學模式,使學生在真正的自主設計、自主探索、自主創新、自主管理學習環節中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觀察與思考、組織與協調、學習與發展等職業軟能力;切實提升教師素養,以教師的高尚人格魅力、深厚人文素養、嚴謹治學態度、優秀職業道德和健全個性心理品質去教書和育人;完善考核評價機制,以目標導向和考核約束雙保險確保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注釋:
[1]王毅.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的大學生就業軟實力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3(01):179.
[2]王麗媛.論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的培養[J].職業論語,2013(13):82.
[3]孟祥玲.提升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路徑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4(11):86.
[4]劉偉.大學生人文素養內涵、缺失現狀及原因剖析[J].才智,2012(09):268.
[5]李碧憲,梁勁泰.論職業道德的內涵[J].理論導刊,1997(09):25.
[6]付艷芬等.護理非專業技術技能測評量表的構建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0(09):845-847.
[7]倪超.護理專業本科生非技術技能測評量表的初步研制[D].南華大學,2013(05).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般項目《高職學生就業軟實力培養研究》(項目編號:SK2012 B658)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