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游效曾先生80華誕。游效曾先生,1934年生。武漢大學學士,南京大學碩士。美國威士康星、伊利諾伊和佛羅里達大學訪問學者。被聘為西班牙Alcala大學、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臺灣大學客座教授。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游效曾教授先后任南京大學配位化學研究所所長,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化學化工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J.Chem.Soc.Dalton Trans.,Inorg.Chem.Commun.,Comments on Inorg.Chem.,Chem.-Asian J.和Chem.Rec.國際期刊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化學部編委,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報》主編。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化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無機學科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獎和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組評委。他積極推動我國和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早在1987年他受命主持了IUPAC召開的“第25屆國際配位化學會議”,和海內外學者共同發起了 “世界華人無機化學研討會"和"中韓雙邊無機化學學術會議”,多次組織了全國無機化學和配位化學會議。
半世紀來,他在高校獻身化學教育和科研。編著了《結構分析導論》、《結構化學計算》、《配位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和《分子材料-光電功能化合物》等專著。另有《化學中的物理方法》等譯著四部。指導了一百多位碩士、博士、博士后及進修教師,他們活躍于國內外化學界。他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導師。他在化學前輩戴安邦院士指導下,參與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配位化學研究所”和“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曾兩次獲得國家科委和國家教委聯合頒發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優秀個人金牛獎”。
他長期致力于無機化學的基礎研究,特別是關于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和組裝、結構和成鍵、光電功能分子材料研究。開拓了我國光電功能配合物的新領域,在該前沿領域中的成就取得了國際矚目的影響。他已在國內外發表SCI論文約千篇。曾獲原蘇聯科學院無機化學研究所秋加葉夫獎(1987)、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兩次(1999和2003),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一次(1991)和二等獎一次(2004),亞洲化學聯合會基礎研究報告獎(1995),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4)。
他在教學和科研上辛勤耕耘,為人師表,對我國化學事業和南京大學化學學科發展及人才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桃李天下。他的獻身科學精神、嚴謹治學學風和高尚人格品質,激勵了年輕學者不斷為祖國科學事業做出貢獻。
本期《無機化學學報》作為特刊,收集了來自海內外游效曾院士的一些同事、合作者的論文。在此對于為本期特刊撰稿的各位作者致以衷心感謝,也對參與這期特刊的游老師的多年同事和歷屆學生所給與的支持和關愛,一并致以熱誠的謝意。
謹祝游效曾院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南京大學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報》編輯部
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