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
(西南交通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大學生對學校延伸專業感知質量探析
王恒
(西南交通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文章首先介紹了大學延伸專業的涵義,指出借鑒品牌延伸理論研究大學新設專業是一種新的研究視角。依據特定大學的品牌特色和辦學優勢,將大學新設專業歸為直接相關延伸專業和間接相關延伸專業。以西南交通大學6個延伸專業為例調查學生感知質量,得出各延伸專業在各評價維度的學生評價情況。參考品牌延伸的相關觀點為大學處理好新設專業與學校特色的關系、更好地實施專業延伸策略提出對策建議。
大學延伸專業 感知質量 品牌延伸
大學延伸專業是文章借鑒品牌延伸理論而提出的用來研究大學新設專業的新概念,大學延伸專業的概念首先具有高等教育領域內大學專業的一般內涵,即大學專業是指大學為了培養高水平專業型人才,依據社會行業分工的需要和課程設置規律而組成的一種實體組織。文章在此基礎上對大學延伸專業的進一步理解是一所大學在其發展進程中,隨著外部社會經濟發展對新型人才和專業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及學校內部學科規劃的調整布局,大學基于自身的聲譽特色、學校性質和辦學能力,延伸出的本校以前沒有的新專業。為了界定新專業的時間范疇,文章將2008年以來大學新開設的專業界定為延伸專業。
大學延伸專業有些與學校品牌特色、發展定位相關性強,有些則弱,這與企業的品牌延伸(Brand Extension)現象具有相似性。品牌延伸是指企業利用成功品牌的聲譽,推出新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使新產品投放市場伊始即獲得原有的品牌優勢支持。品牌延伸有相關種類延伸和不相關種類延伸等多種模式,文章借鑒品牌延伸模式,將大學新設專業界定為直接相關延伸專業和間接相關延伸專業。
大學生對大學延伸專業感知質量是大學生基于主觀感受和學習經歷而對所學專業教育質量進行感知評價。這種專業評價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投入產出型專業評價,前者的評價主體是大學生,后者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前者重視評價專業建設各指標的軟性層面,后者關注的是專業建設的教育資源輸入與教學成果產出數量。大學專業質量不僅是投入產出的數量展示,還包括教師能力、學術氛圍、就業指導等軟性層面,從大學生視角開展感知評價能更好地反映這些軟性層面的質量。
1.設計測量題項。
文章結合相關學者提出的大學專業評價指標,將大學延伸專業教育質量分為7個潛變量,包括實物依據、教學能力、課程質量、學習氛圍、社會實踐、培養計劃和就業指導。各潛變量包括的具體觀測變量介紹如下:
(1)實物依據。①本專業配置了數量充足的實驗設備;②本專業的實驗設備功能質量很好;③本專業配置的實驗設備很好地滿足了教學需要;④與本專業相關的圖書館藏書數量豐富。
(2)教學能力。①教師的學術能力是值得信賴的;②教師具有嚴謹的教學態度;③教師能生動地傳授課程內容;④教師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計劃。
(3)課程質量。①本專業的課程體系科學合理;②課程內容具有實用性;③課程內容具有前沿性和創新性。
(4)學習氛圍。①本專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②本專業的學生學習熱情高漲;③本專業開展許多學習交流活動。
(5)社會實踐。①本專業能合理安排社會實踐活動;②社會實踐與本專業培養目標相符;③社會實踐提高了自身能力素質。
(6)培養計劃。①本專業制訂了合理完善的培養計劃;②培養目標適應社會用人需求;③培養計劃的內容是值得信賴的;④本學院有能力完成培養計劃各項內容。
(7)就業指導。①本專業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就業指導;②本專業以多種形式提供就業信息;③本專業使自己對未來就業充滿信心。
對各觀測變量的感知評價采用Likert7級量表測度法,分數從1到7,1代表非常不同意,4代表中立,7代表非常同意。
2.調查對象情況。
本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學6個延伸專業為例開展隨機抽樣調查,直接相關延伸專業是物流管理、應用心理學和物聯網工程,間接相關延伸專業是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學和翻譯。共計發放調查問卷240份,收回了231份問卷,問卷回收率是96.3%,其中有效問卷220份,有效問卷在收回到的問卷中所占比例是95.2%。
3.西南交通大學延伸專業學生感知質量各維度得分描述性統計。

表1 西南交通大學延伸專業學生感知質量各維度得分描述性統計
表1的數據表明,西南交通大學6個延伸專業的學生感知質量總體上水平較高。西南交通大學直接相關延伸專業與間接相關延伸專業學生感知質量存在顯著差異,同時,直接相關延伸專業學生感知質量水平高于間接相關延伸專業。
實物依據方面學生評價水平較低,主要在于間接相關延伸專業的學生評價水平較低,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學和翻譯專業專業屬于人文社會科學,學科性質決定這些專業在實驗設備的配置上不如理工科專業需求量大,理工科的教學科研需要大量實物儀器設備和專門的實驗室。
教學能力、課程設置和學習氛圍三個方面的學生評價水平都較高,說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治學態度、授課情況、課程體系和學習氛圍是比較認可的。
社會實踐的整體水平相對其他方面質量較低,直接相關延伸專業的社會實踐情況沒有間接相關延伸專業的好。由于社會實踐在教育教學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因此,學校今后還應努力改進社會實踐的組織安排。
培養計劃和就業指導兩方面的總體水平亦比較高,直接相關延伸專業比間接相關延伸專業表現更好。由于西南交通大學的行業特色明顯,直接相關延伸專業相比于間接相關延伸專業在就業方面更具優勢,這一背景增加了直接相關延伸專業學生的就業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就業信心。
正如企業和組織在實施品牌延伸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大學實施專業延伸策略也會受到學校品牌特色、延伸專業性質、大學生和教育大環境的影響,大學實施專業延伸策略應注意以下方面:
1.認清學校特色,明確核心優勢。
學校辦學特色和行業性質在公眾心中的形象認知猶如企業的核心品牌一樣,核心品牌的概念越豐富,品牌影響力越強,延伸的成功率越高。大學實施專業延伸策略之前首先應對學校性質、發展定位有一個明確認知。從社會心理認知層面理解,綜合型大學實施專業延伸策略的專業選擇范圍更大,行業特色型大學可延伸范圍相對較窄。西南交通大學的直接相關延伸專業教育質量整體上高于間接相關延伸專業的教育質量,這說明行業特色型大學在選擇延伸專業的取向上應以直接相關延伸專業為主。
2.先優質后延伸。
社會上有許多企業一開始行業特色鮮明,產品種類單一,實施不相關種類品牌延伸卻取得了明顯成功,一個重要因素是核心品牌代表了高質量、高品質的意義。行業特色型大學實施專業延伸策略遵循同樣的道理,大學首先應做到對本校已有專業高質量地建設管理,在社會上形成教育質量優質的學校形象,使人們認識到這樣的大學有實力、有條件建設好延伸專業,尤其是間接延伸專業。
3.重視社會認知。
大學實施專業延伸應考慮到本校在社會上的形象定位,不可盲目開設間接相關延伸專業,應該充分論證,聽取社會人士和專家的意見。根本上,應該專注于提高已有專業的教育質量,樹立學校高品質教育質量的社會形象,引起人們對本校的贊美和支持,以此為基礎開設間接相關延伸專業。
4.適應社會需求和本校發展規劃。
大學實施專業延伸應充分考慮社會對此專業的技術需求,積極關注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的發展,西南交通大學開設物流管理和物聯網工程專業很好地順應了社會需求。專業建設是大學建設的核心和基礎,大學開設新專業應審慎定位、充分論證、穩步推進,適度控制專業方向和規模,體現學校發展特色和長遠規劃。
[1]符國群.品牌延伸研究:回顧與展望.中國軟科學,2003(1):75-81.
[2]李華鋒.在校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調查.科技信息,2008(4):139-140.
[3]盧泰宏.品牌延伸的評估模型.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6):8-13.
[4]王英娜.我國高等院校新專業設置問題探析.理工高教研究,2005(2):62-63.
[5]薛薇.統計分析與SPSS的應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237-241.
[6]周慧明,周花.對高校新設專業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與思考.教育教學研究,2010(3):119-121.
[7]胡秀坤.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與學生滿意度相關性研究.華中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9.
[8]謝桂華.高等學校學科建設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6-57,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