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雅鴻
〔關鍵詞〕 語文教學;有效;優化;情境;影視手段;小
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4—0079—01
要構建有效課堂,教師就要改革教法,優化教學的各個環節;研究改善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措施,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切切實實把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學習、實現自我的舞臺。
一、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創設情境,使課堂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生活,積極交流,感受學習的樂趣和實用性。如教學朱自清的《春》,可以先組織學生到校外的田野、小路上、果園里去看看,去尋找春天的足跡,讓學生快樂地游走在鄉間小路上,親身體驗,感受春天的美,享受生活,再把學生帶入課堂,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發揮想象和結合生活來講講自己對春天的認識,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
二、運用影視手段,優化課堂教學
運用影視手段進行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給學生以如臨其境、如見其人之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如教學《登泰山記》,借助影視再現泰山景觀,奇松怪石、霧靄煙云,使學生感受到祖國山河的雄奇壯美,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有些課文描寫的社會風貌與學生生活的時代相距甚遠,學生對其中的部分內容會感到晦澀難懂。運用影視手段,展示圖表、人物等資料,可以容易地解決這些教學中的難點。同時也使教師授課迅速方便,輕松省時,課堂容量增大,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 截取《紅樓夢》中王熙鳳出場的片段,從她的衣飾、語言和動作等展示中,學生更能品味出王熙鳳巧于逢迎、乖巧機靈的性格。另外,學生對賈府的建筑布局以及賈府中人物關系模糊不清,采用投影的方法,展示“榮國府院落方位示意圖”和“賈府人物簡表”,學生就易于把握,印象清晰。
三、 巧抓機遇,優化提問,及時啟發
一個好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無限的探究欲望。課堂上,我們應把握提問的最佳時機,緊扣課堂教學的主題,設計問題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思維。于漪老師在教《孔乙己》一文時,揭題后就問學生,“孔乙己姓甚名誰?”這一看似簡單卻又難以一下子回答的問題,很自然地激發了學生研讀課文的激情。教者順勢引導學生認識孔乙己沒有名字的深刻性,從而解決了本文的教學難點,達成了有效的課堂境界。
四、課堂教學要留出“空白”, 激勵學生積極探索
教師要像魔術師一樣選擇恰當的時機留下部分“空白”,而不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們可以在尋找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時留“空白”;在提問后留“空白”,當學生對知識認識模糊時留“空白”;出現錯誤之后留“空白”; 在概括結論之前留“空白”……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我引導學生總結出作者的寫作思路是“盼春”—“繪春”—“贊春”后,對“繪春”不作詳細講解,而是讓學生自己歸納作者描繪的六幅春景圖: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春風圖—風唱春、春雨圖—雨潤春、迎春圖—人迎春。這樣,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過程中發現、感悟、意會美,理解了文章主旨,豐富了情感,學會了思考。
五、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學會理解他人、學會共享思維成果。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有利于產生爭論的、有價值的,而且是個人難以完成的內容,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換意見、討論發言。如教完《孔乙己》、《范進中舉》兩篇小說后,可以設置這樣的討論題目:范進與孔乙己這兩個“生活”于不同時代的知識分子,有哪些異同?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各抒己見,使合作學習成為一種具有實際意義的扎實有效的學習方式。
“傳授知識的方法多種多樣,而最好的方式是老師和學生都忘記了時間的流逝,上課時沒有按原計劃進行,此時的學習效果是最佳的。”在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語文教師要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文本內容和學生實際來整合教材,計劃時間,構思引言,錘煉語言;根據突破難點、加強重點的需要,認真創設情境,精心設計問題和板書提綱,精選習題,布置作業……力爭使教師、學生、文本三者在課堂上產生碰撞和共鳴,使課堂教學充滿魅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編輯:劉於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