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越 張新東 牛新平 王 成
(塔里木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新疆,阿拉爾,843300)
在我國三北地區,冬季時間長,有時為了工期等原因,混凝土冬期施工必不可少,為保證寒冷條件下冬期混凝土質量,常使用防凍劑。
通過對冬期混凝土發生凍害的分析[1],QSFD-1復合防凍劑組分包括減水組分、防凍組分、早強組分、引氣組分、緩凝組分。
減水組分的作用在于減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降低水凍結時產生的凍脹應力;同時,降低水灰比也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強度。常用的減水組分有木質素磺酸鹽及萘系、氨基磺酸鹽等高效減水劑[2]。
防凍組分的作用在于降低混凝土中水的冰點或加速混凝土的凝結。常用的防凍組分有鈉鹽、鉀鹽、尿素、甲醇等。
早強組分的作用在于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使其盡快達到抗凍臨界強度。常用的早強組分為氯鹽、硫酸鹽、亞硝酸鹽、三乙醇胺等。
引氣組分的作用在于往混凝土內部引入一定量的氣泡,抑制或削弱混凝土泌水,并為冰凍及滲透壓力提供一定的緩沖空間。常用松香熱聚物、烷基苯磺酸鹽等。
緩凝組分的作用在于延緩混凝土的水化反應,延緩混凝土凝結時間,使混凝土較長時間保持塑性。常用葡萄糖酸鈉、磷酸鹽等。
水泥,青松水泥P.O42.5;碎石5~10 mm占40%;10~25 mm占60%;中砂細度模數2. 70;拌合用水采用自來水;防凍劑組分(萘系高效減水劑A,無機鹽B+C,松香熱聚物D、葡萄糖酸鈉E)
混凝土凝結時間及坍落度試驗;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
在保證混凝土凝結時間及坍落度符合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測試混凝土標養7 d、28 d抗壓強度(R7、R28)、負溫養護7 d、負溫養護7 d后轉標養28 d的抗壓強度(R-7、R-7+28)作為試驗指標[3]。
基準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水=1:2. 38:3. 88:0. 54,摻防凍劑配合比水泥:砂:石:水:防凍劑=1:2. 38:3. 88:0. 37:0. 025。
選定防凍劑中各組分含量為試驗因素,安排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試驗,試驗因素及水平見表1。

表1 試驗因素與水平
選用L16(45)正交表進行試驗設計,試驗方案與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試驗方案與試驗結果

續表2 試驗方案與試驗結果
從試驗結果來看,各組合坍落度合適,凝結時間適宜;各齡期強度分析見表3。

表3 抗壓強度試驗結果分析

續表3 抗壓強度試驗結果分析
T為因素試驗結果之和;
t為因素試驗結果之和的均值;
R為t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
T值最大的為最優水平,主次因素按極差大小排列。
從試驗結果來看,影響R7的較優水平是A4B4C1D4E2,影響R28的較優水平為A4B4C1D2E2,影響R-7的較優水平為A4B4C1D3E2,影響R-7+28的較優水平為A4B2C1D2E4。
選取最優組合為A4B4C1D2E2。

圖1 R7影響因素分析

圖4 R-7+28影響因素分析

圖3 R-7影響因素分析
4.1 本得合防凍劑無氯、低堿,主要組分有減水組分、防凍組分、早強組分、引氣組分、緩凝組分。
4.2 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QSFD-1復合防凍劑組分的最優組合。
4.3 采用此配方的防凍劑拌合的混凝土坍落度合適,凝結時間適宜,便于混凝土施工。
4.4 實驗表明,QSFD-1復合防凍劑具有一定的減水性和早強性,具有較好的防凍能力,適宜于在負溫下混凝土施工。
[1] 郎需嶺.談混凝土防凍劑的原理及使用[J].山西建筑,2004(4):61-62.
[2] 馬保國.一種多功能復合型防凍劑FD—1的研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2(11):1-4.
[3] 金峰.現代混凝土外加劑研發與應用技術標準大全[M].北京:銀聲音像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