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艮龍,李 梁,許程偉,于智勇
(安徽醫科大學宿州臨床學院普外科,安徽 宿州 234000)
潰瘍周圍縫扎+微小切口交通支離斷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并皮膚潰瘍20例分析
張艮龍,李 梁,許程偉,于智勇
(安徽醫科大學宿州臨床學院普外科,安徽 宿州 234000)
目的 探討下肢靜脈曲張并發慢性潰瘍的有效治療方法。方法 自2010年10月—2013年7月,對20例下肢靜脈曲張并發慢性潰瘍患者采取常規大隱靜脈高位結扎術 +抽剝術+潰瘍周圍縫扎 +微小切口交通支離斷術治療。結果 手術均順利,所有潰瘍均在術后13~38 d內愈合。術后隨訪2~6個月,潰瘍無復發,淺靜脈曲張及皮膚瘙癢消失。結論 大隱靜脈高位結扎術 +抽剝術 +潰瘍周圍縫扎+微小切口交通支離斷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并發皮膚潰瘍,療效肯定,簡單易行,易于推廣,有較好的臨床實用價值。
潰瘍周圍縫扎術;靜脈曲張;慢性潰瘍;高位結扎術;抽剝術
下肢靜脈性潰瘍是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潰瘍往往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統計表明下肢靜脈潰瘍的復發率高達69%[1],是臨床治療中一大難題。我科自2010年10月—2013年7月對20例下肢靜脈曲張并發慢性潰瘍患者,在采取大隱靜脈高位結扎 +抽剝術的基礎上,行潰瘍周圍縫扎 +微小切口交通支離斷術治療,潰瘍愈合佳,無復發,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 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
33~73歲。下肢慢性潰瘍病程4周~16年;潰瘍位于一側肢體小腿足靴區,單踝17例,內踝和外踝均有者3例。1例曾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 +抽剝術,術后復發伴潰瘍形成。創面面積2.0 cm×3.0 cm~5.5 cm×10.0 cm。術前所有患肢均行順行深靜脈血管造影顯示:可見不同程度的交通支功能不全及返流,確定深靜脈通暢并瓣膜功能良好,未有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及返流。踝/肱指數測定大于0.9,均排除動脈缺血性潰瘍。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均診斷為由下肢靜脈曲張所誘發的慢性潰瘍,并經潰瘍邊緣皮膚活檢排除潰瘍惡變。臨床表現主要有患肢酸脹不適,活動站立后加重,有明顯迂曲成團的淺靜脈曲張,皮膚瘙癢、脫屑、色素沉著及濕疹等。
1.2 治療方法 取仰臥位,靜脈曲張常規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 +抽剝術,主干剝除后,壓迫主干隧道,使主干與小分支斷裂處及靜脈床減少出血,避免了隧道周邊皮下大面積瘀血的發生。然后在抬起患肢,以驅血帶驅血,另以止血帶結扎大腿中上段,阻斷患肢血流。微小切口(2~3 mm)剝脫術前標記曲張淺表靜脈,距潰瘍后內側約 3 cm處作一約5 mm切口,抽剝該切口處曲張淺表靜脈后,分離至深筋膜下間隙,以神經剝離子鈍性游離至潰瘍底部筋膜下,遇有阻力處則可能是交通支靜脈,用剝離子的鉤端將其輕輕撕斷,如此在潰瘍底部及周圍分離出筋膜下間隙。最后在潰瘍周圍進行環形縫扎,潰瘍周邊約1 cm處以10號絲線做多個經皮間斷交鎖式縫合,縫合深度達深筋膜。縫合打結時注意血運,打結時皮膚上墊放小紗布塊以防皮膚被切割,潰瘍清創后用凡士林油紗覆蓋。術畢患肢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注意抬高患肢。術后麻醉恢復后即下床適量活動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抗感染,活血消腫改善循環治療,潰瘍局部根據情況加強換藥,直至潰瘍面完全愈合。術后2周拆除潰瘍周邊縫線,并改用醫用彈力襪繼續防治患肢腫脹。
術中注意事項:(1)正確分離深筋膜間隙是關鍵,注意不能在淺筋膜下分離,縫扎不宜過分緊密,做到既有效阻斷靜脈又不至皮膚缺血壞死,否則有導致術后潰瘍周圍皮膚缺血壞死,潰瘍擴大可能。(2)術后要注意加壓包扎,防止術后深筋膜下間隙血腫或積液甚至出現筋膜下感染。
本組手術均順利,僅1例潰瘍基底因未壓緊出現深筋膜下間隙積液,經引流后痊愈,術后均未發現切口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所有潰瘍在術后 13~38 d愈合。術后隨診2~6個月,本組無1例潰瘍復發,淺靜脈曲張及皮膚瘙癢癥狀均消失,足靴區色素沉著有所好轉,患肢酸脹、疼痛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緩解。
頑固性靜脈性潰瘍采用常規大隱靜脈高位結扎 +主干抽剝術,可糾正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減少代謝產物堆積,改善局部組織供氧及營養狀況。但大隱靜脈抽剝術不能將下肢交通支全部抽斷,雖大腿中下段的交通支常與大隱靜脈主干相連,大隱靜脈抽剝術可將該部位交通支破壞。但較重要的交通支主要分布在小腿中下段內側足靴區[2],常有 3 ~4支,與大隱靜脈主干不直接相通。因此未離斷交通支倒流未得到徹底解決,導致術后靜脈曲張復發[3]并潰瘍不愈或復發。傳統 Linton’s手術是開放式的筋膜下交通支結扎術,可改善下肢癥狀,對皮炎、潰瘍的愈合有較好作用,但該術式切口長,術中交通支離斷不完全,失血較多,創傷大,切口愈合困難,且增加感染機會,術后可形成廣泛的瘢痕,踝部活動度減小等使其采用受限。內鏡下交通支離斷術[4],雖有效解決傳統交通支結扎術術后切口并發癥的問題,縮短了術后愈合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但其仍然不能很好地解決潰瘍周圍有淺靜脈曲張所帶來的局部靜脈血液淤滯問題。且因其操作復雜繁瑣以及其器械設備昂貴,推廣普及困難。微小切口抽剝術[5],可將皮下曲張的淺靜脈,特別是與大隱靜脈主干不直接相通部位曲張靜脈,抽除、撕斷,同時可將部分與淺靜脈相通的交通支撕斷,可有效解決曲張靜脈及其所伴隨靜脈性潰瘍,術后恢復快[6]。潰瘍周圍縫扎術直接阻斷了潰瘍周圍大部分淺靜脈,明顯改善潰瘍局部組織病理生理異常。可減輕局部血流淤滯、炎性細胞浸潤,改善組織營養狀況及氧供,縮短潰瘍愈合時間。同時也阻斷異常返流交通靜脈支,加大循環壓力梯度,減少血管腔內成分外滲,在滿足代謝產物清運需要的同時減輕了血液淤滯,促進了創面干燥的進程,對潰瘍局部組織的影響直接、迅速[7]。該術式不需要特殊設備條件,操作相對簡單,創傷小,不需要切開皮膚而直接在潰瘍周圍間斷縫扎,并發癥少,避免了在潰瘍周圍切開導致的感染、甚至潰瘍擴大的危險,術后恢復快[8]。但縫扎術只針對潰瘍局部環境起作用。上述各術式雖各有優勢,但均未對潰瘍局部交通支進行處理,目前多采用上述方法組合應用取得較好效果[9]。本組病例綜合大隱靜脈高位結扎 +抽剝術,淺表曲張靜脈微小切口抽剝 +潰瘍周圍縫扎術優點,在行潰瘍周圍縫扎術前,遠離潰瘍后內側做微小切口,通過神經剝離子離斷潰瘍深部的交通支,解決了這一問題,其因切口小,距離潰瘍有一定距離,很少有切口的并發癥。本組所有病例術后潰瘍愈合滿意,未有復發。
總之,高位結扎術+抽剝術 +潰瘍周圍縫扎術 +微小切口交通支離斷術,力求完全離斷交通支,阻斷交通靜脈內的異常反流,是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性慢性潰瘍的理想療法之一。該術式療效肯定,簡單易行,易于推廣,減輕廣大患者經濟負擔,適宜在基層醫院使用,有較好的臨床實用價值。
[1] Kapp S,Miller C,Donohue L.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wo compression stocking treatments on venous leg ulcer recurrenc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er Extremity Wounds,2013,12(3):189-198.
[2] 黃 劍,周大勇,沈利明,等.下肢靜脈性潰瘍患者小腿穿靜脈功能不全評估方法比較[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21(11):907-911.
[3] 吳雅妮,梅志軍,魏小龍,等.下肢淺靜脈曲張復發原因分析及再處理對策[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3,18(3):281-284.
[4] 付占一.腔鏡手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21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3,19(1):82-83.
[5] 張清寧,泰 毅.微創手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127例體會[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3(3):194.
[6] 郭清旭,趙克強,張貴富,等.微創小切口治療大隱靜脈曲張及其并發瘀積性潰瘍 121例療效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2,33(7):823-825.
[7] 尹存平,陳翠菊,郭曙光,等.潰瘍周圍經皮縫扎術治療下肢反流性靜脈性潰瘍 572例[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0,25 (3):248-249.
[8] 唐文波,都曉英,余朝文.潰瘍周圍縫扎技術在下肢靜脈曲張并皮膚潰瘍治療中的應用[J].解剖與臨床,2012,17(1):65-66.
[9] 劉國松,周 莉,周留森.腔鏡深筋膜下交通支靜脈結扎術聯合潰瘍周圍環形交鎖縫扎術治療慢性下肢靜脈性潰瘍 26例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2):100-101.
10.3969/j.issn.1009-6469.2014.05.042
2013-09-21,
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