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彬,慕靜,馬永軍
(1.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安全戰略與管理研究中心,天津300222;2.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300222;3.天津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天津300222)
透明食品供應鏈驅動機理探究
代文彬1,2,慕靜1,2,馬永軍1,3
(1.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安全戰略與管理研究中心,天津300222;2.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300222;3.天津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天津300222)
透明食品供應鏈有助于食品質量安全信息的有效傳遞與共享,減少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帶來的機會主義行為。本文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透明食品供應鏈驅動力模型,以369家企業為調研對象實證了該模型。研究發現,外部壓力、績效提升、消費者支付意愿、自愿性等驅動因素對透明食品供應鏈建設有顯著的影響。
食品安全;透明食品供應鏈;驅動機理
食品安全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產生的機會主義行為是食品安全事件不斷出現的根本原因[1],從而決定了食品安全治理的根本目標是減少食品安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抑制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敗德行為。食品安全信息不對稱的消減,既需要政府部門及時、準確、充分的信息披露,也需要食品供應鏈企業和各利益相關方透明的信息交流。在此背景下,實務界和理論界興起了對食品供應鏈透明性的研究與實踐[2]。代文彬2014年提出了“透明食品供應鏈”概念,對其特征進行了闡釋[3]。透明食品供應鏈的運行追求食品質量安全信息的透明傳遞與共享,通過內部監控與外部監督保證食品的質量與安全。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經濟人”屬性以及食品安全影響因素的復雜性,決定了透明食品供應鏈建設要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與制約,系統深入地剖析透明食品供應鏈的驅動機理具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透明食品供應鏈的建設需要供應鏈核心企業的規劃、規范與監控,以食品供應鏈核心企業為焦點研究透明食品供應鏈建設的驅動力模型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借鑒理性行動理論(Fishbein,Ajzen,1975)和技術接受模型(Davis,1989;Venkatesh,Davis,2000)的思路和邏輯,本研究提出了透明食品供應鏈驅動力模型,見圖1所示。
圖1 透明食品供應鏈驅動力模型Fig.1 Thedriving forceModelof transparent food supply chain
1.1 外部壓力與效用感知有直接的正相關關系(H1)
外部壓力指來自國內外政府(行業組織)食品安全透明方面的法律和標準規定、強有力客戶(包括其他供應鏈企業和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透明要求以及食品行業標桿企業的示范效應。法律和標準日趨嚴格的壓力會增強食品企業打造透明食品供應鏈的效用感知。強有力客戶中的供應鏈其他企業(如大型食品零售企業)和挑剔的消費者對食品的安全性會提出嚴苛的要求,這也會增強食品企業打造透明食品供應鏈的效用感知。食品行業標桿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使其他追隨企業意識到從事透明食品供應鏈建設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1.2 透明食品供應鏈建設帶來的企業績效提升對效用感知有直接的正向影響(H2)
1.3 外部壓力對績效提升有直接的正向影響(H3)
績效提升指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對企業績效的增進作用,它源于三方面活動對企業績效的貢獻:流程管理(即促進企業流程優化、存貨減少、及時供應等)、問題產品召回、競爭優勢培育(即幫助企業實現產品和過程差異化、品牌形象提升)。通過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和企業內部各環節之間能根據市場需要更好地協同,流程的標準化、規范化程度得以提高,降低存貨水平、減少產品脫銷、減少超出保存期的損失、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從而有助于提升企業績效。
1.4 技術可靠性對效用感知具有直接的正向影響(H4)
技術可靠性指透明食品供應鏈管理措施與技術手段能有效防止責任主體的機會主義行為、規避責任主體道德風險、有效識別傳遞食品安全信息的能力。通過提高生產經營過程的工業化、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采用先進的檢驗檢測技術,建立完善可追溯體系,可對食品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有效管控,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傳遞的數量、質量與效率,從而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1.5 消費者支付意愿對效用感知有直接的正向影響(H5)
消費者支付意愿指個體消費者對安全透明食品的購買意愿。消費者對安全透明食品支付意愿的提高有助于透明食品供應鏈企業的市場價值實現,從而提高其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的效用感知。
1.6 成本支出對效用感知有直接的負向影響(H6)
1.7 成本支出對消費者支付意愿有直接的負向影響(H7)
1.8 成本支出對限制感知有直接的正向影響(H8)
成本支出指食品企業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中發生的設備設施采購使用和維持成本、管理成本、人工成本、認證費用、外部咨詢顧問成本等成本支出。如果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發生的成本支出較大,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又不明朗或企業不能從市場收益中很快地消化這部分成本,則企業經營管理者的限制感知會比較強烈,效用感知會比較弱。企業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的成本支出最終必然會轉移到消費者,而消費者往往對食品價格較為敏感。
1.9 限制感知對效用感知有直接的負向影響(H9)
1.10 限制感知對透明意圖有直接的負向影響(H10)
限制感知涉及對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綜合限制因素(包括技術基礎、文化氛圍、領導支持等)的判斷。較強的限制感知表明透明食品供應鏈的運作缺乏相應的條件支撐,從而降低實施者的效用感知及透明意圖。
1.11 效用感知對透明意圖有直接的正向影響(H11)
效用感知指對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綜合收益的判斷。企業是經濟性組織,企業活動的目標是為了創造收益。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減少產品召回、優化運營流程、培育競爭優勢等等,對企業績效有正向影響,使得企業經營管理者有動機(意圖)從事該活動。
1.1 2.1外部壓力對自愿性有直接的負向影響(H12a)
1.1 2.2自愿性對企業的透明意圖有直接的負向影響(H12b)
1.1 2.3外部壓力對透明意圖有直接的正向影響(H12c)
外部壓力主要來自法律法規和強有力客戶的約束。規范的強制性越強,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將不得不從事透明食品供應鏈的建設,其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的自愿性(自主性)便會越低,由此可見外部壓力對自愿性有負向影響。在一個低的自愿性水平下,企業的透明意圖將會增加。同時,為了規避法律制裁、響應市場需求,食品企業有意從事透明食品供應鏈建設。1.13透明意圖對透明行為產生直接的正向影響(H13)
與技術接受模型的觀點一致,本研究假設透明行為是透明意圖驅動的結果。
透明食品供應鏈驅動力模型涉及多個原因和多個結果的關系,且變量多是不可直接測量的潛變量,為有效檢驗以上假設,本研究擬采用結構方程建模法。
2.1 問卷設計及樣本描述
2.1.1 問卷設計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相關信息。所用問卷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包括填答者職務、所屬行業、主營產品、企業性質、業務類型、從業人數、主營收入、體系認證八個方面的背景信息。第二部分是主體信息,根據前述驅動力模型中的九個變量設計相應問題。問題設計的依據是有關理論文獻及研究者實地調研訪談成果,在問題設計上追求科學性、代表性、相對獨立性、可衡量性、系統性原則,使問題與研究變量具有高度相關性。
為測試本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在正式調查前本研究進行了小規模的預調查。在此基礎上,研究者對問卷進行修正,刪除了一些不適當的題項,增加了一些更適合的題項。最后形成本研究的正式問卷,問卷包括背景信息題8道,主體信息題29道。主體信息題有28道題采用李克特五點計分法設計,第29題答案依透明行為狀態分為四等。
2.1.2 樣本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從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典型樣本的問卷調查。共發放500份調查問卷,一家食品企業只應用一份問卷,最后總共回收了36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73.8%。調查的目標群體是食品企業的質量安全負責人或質量安全工作人員。問卷調查的描述性統計結果系采用SPSS19分析得出,見表1。
2.2 模型適配度檢驗
透明食品供應鏈驅動力模型的實證檢驗基于對調查問卷中29道主體信息題的分析,分析工具是AMOS17.0。Bagozzi和Yi[4]認為,必須同時從3個方面評價假設模型與實際數據的適配程度:基本適配度、整體模型適配度和模型內在結構適配度。模型中誤差方差的測量值從0.011到0.131,并無負的誤差方差存在,也沒有太大的標準誤差。模型中標準化系數的絕對值為0.032至0.846,都沒超過0.95。結果證明模型未出現違犯估計現象。由表2、表3可見,該模型適配度良好。
表1 調查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Talble1 Descriptive statisticalanalysison investigation samp les
表2 整體模型適配度評價Talble2 AssessMentof overallModel fit
表3 模型內在結構適配度評價Table3 AssessMentof fitof internalstructuralModel
2.3 假設檢驗
圖2所示的模型標準化系數輸出結果可用于前述假設的檢驗。
圖2 透明食品供應鏈驅動力模型標準化系數輸出圖Fig.2 Outputof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in
根據Cohen[5]的觀點,變量間相關關系的強弱依據相關系數進行判斷:>0.35為強相關;>0.15為中度相關;>0.02為弱相關[5]。依此標準,前述的透明食品供應鏈驅動力模型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根據結構方程模型計算的輸出結果,除了“效用感知←技術可靠性”、“效用感知←成本支出”、“透明意愿←限制感知”、“透明意愿←外部壓力”外,其余組變量的顯著性皆在0.05以下,有7個變量的因子載荷在0.3以上,說明模型具有較強的解釋力。
表4 透明食品供應鏈驅動力模型檢驗結果Table4 Verification outputof driving forceModelof transparent food supply chains
本文探究了透明食品供應鏈的影響因素及其內在作用機理。受樣本量的限制,本研究的結論并無把握具備更廣的適用性,但本研究所揭示的一些積極的驅動因素(如外部壓力、績效提升、消費者支付意愿、自愿性等)無疑應值得重視。
本研究只是一個初步的探索,未來研究可從以下兩方面跟進:一是擴大樣本類型及數量并采取分層隨機抽樣法,從而使模型驗證結果更有說服力。二是優選研究變量,完善模型結構。如企業高層管理者素質會影響企業建設透明食品供應鏈的態度,可研究其對“效用感知”與“透明意愿”的作用。
[1]周德翼,楊海娟.食物質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與政府監管機制[J].中國農村經濟,2002(6):29-35,52
[2]Trienekens JH,Wognuma PM,BeulensA JM,etal.Transparency in complex dynamic food supply chains[J].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2012(26):55-65
[3]代文彬.透明食品供應鏈的提出與闡釋:新興供應鏈業態[J].商業時代,2014(19):19-20
[4]Bagozzi R P,Yi Y.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Journalof theacademy ofmarketingscience,1998,16(1):76-94
[5]Cohen J.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M]. Lawrence Erlbaum:Hillsdale,1988
Exploration on Driving MechanisMof Transparent Food Supp ly Chain
DAIWen-bin1,2,MU Jing1,2,MA Yong-jun1,3
(1.Food Safety Strategyand ManagementResearch Center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2.Economicsand ManagementSchoolof Tianji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3.Computer Science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
Transparent food supply chain helps to increase efficient delivery and sharing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formation,reducing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opportunisMbehaviors.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study,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riving forcesmodel of transparent food supply chain,and demonstrates this modelwith 369 companies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s.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external pressure,performance improvement,consumers'willingness to pay and voluntarines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building of transparent food supply chain.
food safety;transparent food supply chain;drivingmechanism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8.040
2014-09-17
天津市教委社會科學重大項目“供應鏈視角下食品安全控制體系研究”(2012ZD044)
代文彬(1974—),男(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食品安全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