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劉建東,滕飛
(1.天津市食品安全戰略與管理研究中心,天津300222;2.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300222)
基于AHP的農產品供應鏈風險指標體系評價研究
張麗1,2,劉建東2,滕飛2
(1.天津市食品安全戰略與管理研究中心,天津300222;2.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300222)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2004年~2014年,我國連續11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農產品通過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參與市場流通,實現空間價值、時間價值、加工價值、市場價值及社會價值。研究農產品供應鏈對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推進農業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農產品供應鏈模型基礎上,構建風險指標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AHP)評價其風險,提出風險管理應對策略。
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指標體系;AHP
農產品供應鏈在農產品生產及流通過程中,由為消費者提供農產品及相關服務的所有節點企業形成的網絡結構[1]。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農產品數量大品種多、易腐爛易變質、不同地點不同季節產量需求量不協調,與尚未形成完善的農產品市場體系、產業、物流技術、信息平臺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彰顯。
遵循供應鏈復雜性、動態性、交叉性特征,運用供應鏈一體化思想,構造農產品供應鏈模型包括模型成員、外部環境、網絡結構。模型成員指從原產地到消費地,通過供應商或客戶直接或間接地與核心企業相互作用的所有公司、組織和個人,主要包括農產品原材料供應商、農產品生產者、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銷售企業、農產品消費者等。外部環境主要包括施行宏觀調控與監督管理的政府及提供服務的農產品物流企業。網絡結構是鏈狀結構,鏈狀結構的各個節點由各模型成員構成,模型成員之間是一種需求和供應關系,連線由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構成,其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農產品供應鏈模型Fig.1 Agriculturalproductssupply chainmodel
基于農產品供應鏈模型,遵循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實用性等原則,構建農產品供應鏈風險指標體系,主要包括農產品供應鏈各節點內部風險、農產品供應鏈各節點間風險、農產品供應鏈外圍環境風險,如圖2所示。

圖2 農產品供應鏈風險指標體系Fig.2 Agriculturalproductssupply chain risk index system
2.1 各節點間內部風險
農產品生產者承受組織化、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掌握物流知識少、物流意識淡薄帶來的風險。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深加工、精加工農產品,獲得更多收益,提高市場競爭力。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國絕大部分農產品未進行加工就進入市場,農產品流通標準化、農產品物流高效儲存運輸難以實現[2]。我國農產品加工比重較低,加工增值能力弱。農產品原料供應商、農產品銷售企業存在產品滯銷、庫存成本高、產品變質等風險。
2.2 各節點間風險
物流風險主要來自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落后、規劃布局不合理,專業第三方農產品物流缺失,加工、保鮮、運輸、儲存等物流技術落后、利用不當,發霉變質、交通肇事、錯發誤發等安全性風險控制不利。物流質量風險貫穿始終。信息對農產品供應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農產品供應鏈參與主體多,信息技術、系統不完善,信息流控制不利,牛鞭效應不利影響,出現生產、加工、銷售等信息準確性、及時性、價值性減弱甚至消失的風險。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對快速響應市場、加強核心競爭力、提高用戶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因缺乏足夠信任,法律法規制度、合作伙伴機制不健全等導致合作信用風險[3-4]。
2.3 外部環境風險
自然因素風險,主要指干旱、洪災、冰雹、霜凍提前等自然災害對農產品造成的損失,也包括因某一地區的氣候等自然條件不適合種植某種農產品給農產品生產者造成的損失。我國物流專業教育起步晚、研究力量薄弱,農產品物流人才培養力度、研究水平較低。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是我國農產品物流業蓬勃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管理政策不完善,農產品物流標準化體系尚在不斷健全與完善中。
層次分析法(AHP)是美國著名運籌學家T.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種決策方法[5]。它是一種定性與定量完美結合的半定量方法。具有理論簡單、易于操作、工程實用性強、系統性較強等優點。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對農產品物流風險因素指標進行分層研究。
3.1 構造判斷矩陣
根據供應鏈視角下農產品物流風險指標體系,利用重要性標度方法,如表1所示,通過專家打分法,構造如下4個判斷矩陣:


表1 重要性標度含義Table1 The importanceofscalemeaning
3.2 計算A階層各要素相對權重
依據構造的判斷矩陣A,并用求和法(算數平均法)計算同層次各要素相對權重。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判斷矩陣A各要素相對權重Table2 Relativeweightof judgmentmatrix A
3.3 一致性檢驗

其它階層的判斷矩陣的相對權重依照A階層上述方式進行,計算結果如下。

由以上數據可知,農產品供應鏈風險存在以下特點:外圍環境對農產品供應鏈產生風險影響,但農產品供應鏈自身運作中,特別是供應鏈各節點間存在的風險更大;農產品供應鏈各節點間的合作信用風險、信息風險及物流風險,農產品供應鏈各節點內部的農產品生產者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風險,外圍環境中政府政策導向風險是主要風險來源。
基于上述AHP的計算分析結果,為了更好地應對農產品供應鏈的風險,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建信息平臺
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構建各成員之間的信任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形成共同的價值鏈框架。農產品供應鏈的風險管理需要靠供應鏈上下游的戰略合作伙伴通力合作,形成相互信任、信息共享、責權明確、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有利局面,達到各成員之間有效的連接、合作,設計、生產、競爭策略等方面的協調,盡可能將風險泯滅于萌芽狀態的良好效果。
2)提高農產品生產者組織化程度
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農協組織等先進模式,努力改變分散經營模式,鼓勵發展合作組織。通過合作組織,提高農產品生產者物流意識、風險意識、市場化意識,引導農產品生產者、農產品順利進入市場
3)科學發展農產品物流
科學合理規劃、布局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不盲目求大求新。注重發展第三方農產品物流,充分發揮第三方物流產業價值、專業價值、成本價值、服務價值、風險規避價值、社會價值。適度擴大第三方農產品物流企業規模,縮小自營農產品物流所占比重??茖W發展農產品保鮮處理、儲存加工等物流技術,通過甄別引進、本土借鑒,逐步縮小與歐美等發達國家技術差距。有效避免錯發、時滯、變質、交通肇事等物流安全性風險。
4)加強宏觀調控、政策扶持、合理導向
制定前瞻性農產品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加強法律法規建設,規范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及農產品物流服務等環節。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出臺、實行優惠政策。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友善型信息系統,及時做好市場需求信息、先進實用的農產品生產技術信息、實用的農產品物流信息、涉及三農的國家政策等信息的采集、分析、發布工作。
5)提高農產品加工程度
在我國農產品生產者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精加工的并不多,造成農產品生產者獲得的利潤不高的局面。農產品生產者可以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精加工,從加工環節獲得更多的收益。農產品物流服務企業也可開展專業化的農產品物流增值服務,使農產品生產者在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中獲益。
本文在農產品供應鏈模型基礎上,首先對農產品供應鏈各節點內部風險、農產品供應鏈各節點間風險、外圍環境風險三大類風險因素進行了識別,并構建了一個擁有三大類一級指標,十個二級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AHP)進行風險評價,得知外圍環境對農產品供應鏈產生風險影響,但農產品供應鏈自身運作中,特別是供應鏈各節點間存在的風險更大。提出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建信息平臺,提高農產品生產者組織化程度,科學發展農產品物流,加強宏觀調控、政策扶持、合理導向,提高農產品加工程度風險管理策略。
[1]張學志,陳功玉.我國農產品供應鏈的運作模式選擇[J].中國流通經濟,2009,10:57-60
[2]晏士梅.農產品物流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3):28-29
[3]Wang Yan,Yu Ye.Using the practice of foreign agricultural logistics for reference[J].China-USA BusinessReview,2009,3:56-59
[4]Steven Jaffee,Paul Siegel,Colin Andrews.Rapid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risk assessm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R].Washington DC, TheWorld Bank,2010
[5]鄭潔,何靜.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農產品物流金融風險評估[J].上海農業學報,2013,29(2):72-77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 ly Chain Risk Index SysteMEvaluation Based on AHP
ZHANG Li1,2,LIU Jian-dong2,TENGFei2
(1.Tianjin Food Safety Managementand Strategy Research Center,Tianjin 300222,China;2.Schoolof Economics&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Tianjin 30022,China)
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and Chinese authorities have been issuing No.1 Central Document underscoring the importance of three rural issues continuously for 11 years froM2004 to 2014. Agriculturalproductshave theirspatialvalue,timevalue,processingvalue,marketvalueand socialvalue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themarket circulation ofagricultural produce supply chain system.Researches on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strengthening theconstructionofagriculturalmarketsystem,promoting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 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s.Based on theagriculturalsupply chainmodel,wehavebuilt the risk index systeMand us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toevaluate risksand proposed copingstrategies.
agriculturalproductsupply chain;riskmanagement;index framework;AHP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8.049
2014-09-1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資助項目(14YJC630193);天津市教委社會科學重大項目(2012ZD044)
張麗(1977—),女(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食品供應鏈風險管理,物流系統仿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