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 辜波 許紀校
【摘 要】 文章以2010—2012年江蘇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與多元線性回歸相結合的方法對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對公司績效有顯著的負向影響,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對公司績效有負向影響,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對公司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從系數分析來看,公司首先會考慮自身利益,其次再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后才考慮國家的法律監管。此外,公司規模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財務杠桿與公司績效顯著負相關。
【關鍵詞】 財務倫理氣氛; 公司績效; 財務行為
中圖分類號:F2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08-0098-05
一、引言
近年來,安然、世通、鄭百文、銀廣夏等一系列財務欺詐事件的發生,嚴重損害了資本市場的信譽,極大地降低了各利益相關者(特別是投資者)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的信心,使我們逐漸意識到資本市場的財務行為與財務關系需要以倫理學的規則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
財務倫理是指財務活動的倫理性質和倫理特征,是財務行為所彰顯的生存準則(王擎,2006)。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相關利益者最大化的決策、改善經營業績的方式、遵守法律法規和道德的操守等都體現了公司財務倫理的建設,更體現在公司的企業文化中。筆者認為,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是上市公司與各方利益相關者對如何正確凸顯財務行為進行的一種平衡考慮,有利于上市公司財務倫理認知體系的建立,并在以后的相關實踐中執行。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有利于規范公司財務活動,提升公司形象和市場地位。
隨著市場管制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投資者認知的不斷深化,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在公司財務決策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影響著投資者的信心。但是,目前有關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對公司績效是否有影響及影響如何的研究,學術界還鳳毛麟角。本文的研究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為以后的研究提供參考,也值得公司管理者借鑒。
二、文獻回顧
國外早期并未將財務倫理氣氛作為一個單獨的研究范疇,主要是通過組織倫理氣氛進行探討。Victor & Cullen(1988)認為每個組織都有一種明顯的倫理氣氛,根據領導的地位、任期和工作關系而有所不同。他們總結出五種不同的倫理氣氛:法律與規范導向、關懷導向、工具主義導向、獨立導向、規則導向。Agarwal &Malloy(1999)以非營利組織為對象,結合道德發展的認知、倫理理論和軌跡分析,對Victor & Cullen(1988)提出的理論框架進行了驗證,得出了非營利組織中五種略有不同的倫理氣氛:個人關懷導向、權術主義導向、獨立導向、社會關懷導向、法律與規則導向。Malloy & Agarwal(2001)發現組織倫理氣氛會隨著個人、組織和其他重要人物(如同事、合伙人和上級)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方面,Verschoor(1998)研究發現,美國500強公司中僅有26.8%的公司會在年報中公布其對于利益相關者的倫理行為或強調其遵守了道德規范。并通過1997年的商業周刊排名發現,公布這些消息的公司的財務績效排名會好于沒有公布的公司。
國內學者對于財務倫理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并且多是偏向于理論研究。王擎(2006)認為財務倫理缺失會導致籌資、投資和分配領域的倫理沖突,因此,他建議推行財務倫理職業能力培養計劃、設立財務倫理委員會或首席財務倫理官員、建立財務倫理評價體系。郭立田和張旭蕾(2008)從融資倫理、投資倫理和分配倫理三個方面闡述了財務倫理架構,并提出通過提升財務倫理的思辨能力、建立財務倫理監督體系、公司治理融入倫理維度三個方面培育財務倫理體系。朱元午(2009)認為財務倫理道德體系建設能有效預防財務舞弊和會計造假等現象,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應通過自身完善、外部監督等多途徑建立一個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財務倫理道德體系。
與財務倫理氣氛相關的實證研究方面,李昕(2009)研究發現國有企業財務倫理評價指標中的行業環境、溝通環境、財務倫理價值觀和財務倫理教育對內部財務控制水平有顯著正向影響。黃娟、席代金(2012)通過選取50家上市公司的200份調查問卷數據研究,發現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與財務失控顯著正相關,遵守法律制度和遵守道德規范的財務倫理氣氛與財務失控顯著負相關。李振林(2011)發現自利主義倫理氣氛與公司治理負相關,遵守道德和遵守法律的倫理氣氛與公司治理正相關。
綜上分析發現,國內外學者主要是對財務倫理的倫理制度與體系建設進行研究,實證方面還相對較少。并且,國內學者還未直接對財務倫理氣氛和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研究。藉此,本文對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也彌補了該領域研究的空白。
三、研究假設與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
公司績效是衡量一個公司經營活動效益和經營者業績的綜合指標,反映了公司在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風險水平等多方面的情況。從公司的發展情況看,做好財務管理是一個公司成功的必備條件。上市公司作為財務主體,受到各種經濟環境、利益相關者、外部監管等的影響,對公司的財務活動具有較強的主觀能動性,能通過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對財務成果進行修飾,其中財務倫理、職業道德等軟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筆者認為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能促使公司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財務倫理價值觀,正確引導公司進行相關的財務活動,提升公司的財務績效,進而提升公司的整體績效。同時,本文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將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劃分為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
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表現為公司更多地為自身考慮,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會選擇不擇手段、不計后果地做有利于公司而有損相關者利益的事情,最終導致市場地位下降,投資者信心缺失,公司績效下滑。基于此,提出假設1。endprint
假設1: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顯著負相關。
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表現為公司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辦事,對照章辦事的財務人員進行褒獎,并能依托公司完善的治理機制,對公司的財務行為進行監督。由此,公司得到各利益相關者和市場的認可,市場地位上升,公司績效表現優異。基于此,提出假設2。
假設2: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
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表現為公司在實現自身利益的同時,積極為其他各方利益相關者考慮,權衡各種財務行為的社會效益和社會成本,盡量避免各種負面影響。同時,對員工進行財務倫理道德教育,培養員工良好的商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由此,公司塑造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得到市場的認可,最終表現為公司績效的提升。基于此,提出假設3。
假設3: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
(二)變量選擇與模型設定
1.因變量。根據本文的研究需要,選擇凈資產收益率(ROE)作為公司績效的衡量指標。該指標是杜邦分析的核心指標,能綜合評價企業的經營效率和財務狀況,指標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投資者的回報越高。
2.自變量。本文以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的三個維度作為自變量,分別是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ZLZY)、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FLFG)、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SYDD)。
3.控制變量。為了提高結果的可比性,減少因公司規模等原因對公司績效造成的影響,本文選取了兩個控制變量:公司規模(LNA)和財務杠桿(LEV)。變量定義詳見表1。
本文通過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上述假設進行檢驗:
ROE = ?茁0 + ?茁1ZLZY + ?茁2FLFG + ?茁3SYDD + ?茁4LNA + ?茁5LEV+?著
其中,?茁0表示常數項,?茁1、?茁2、?茁3、?茁4、?茁5表示自變量系數,?著表示誤差項。該回歸模型主要用于檢驗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對公司績效是否產生影響,以及不同維度的財務倫理氣氛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程度和方向如何。
(三)研究樣本與數據來源
財務倫理是財務學與倫理學的交叉學科,涉及多學科的交叉知識。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方式獲取江蘇上市公司有關財務倫理氣氛的數據。為了確保變量的信度和效度,盡可能采用國內外成熟的量表,再結合本文研究目的進行適當修正。具體而言,本文設計了15個題目測量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其中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4個題目,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5個題目,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6個題目。各題目均采用Likert五點量表法進行打分。
根據證監會行業分類的標準,本文選擇200家江蘇上市公司作為本次調查問卷發放對象,最后收回187份,回收率為93.5%;剔除數據異常的5份,有效問卷共計182份,有效率為91%。
同時,本文將公司績效定義為ROE,樣本為2010年到2012年的江蘇上市公司,并根據下列要求進行篩選:剔除金融保險類公司,因為這類公司會受到證監會的特別監管;剔除三年數據不全或不完整的公司。最后通過與調查問卷進行匹配,得到有效樣本122個。樣本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http://www.csrc.gov.cn)。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16.0。
(四)問卷的信度與效度分析
問卷的信度檢驗使用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 ?琢系數),信度系數越大,表明測量的可信度越大。一般來說,Cronbachs ?琢在0.65以上,表示信度可以接受;0.7以上,表示具有高信度;0.8以上,表示信度非常好。問卷的效度檢驗使用KMO測度和Bartletts球體檢驗法檢驗指標的相關性,一般來說,KMO值在0.6以上,表示可以接受;0.7以上,表示適合進行分析;0.8以上,表示很適合進行分析;0.9以上表示非常適合進行分析。
通過SPSS16.0軟件對122個樣本的信度和效度進行分析,得出Cronbachs ?琢系數為0.767,KMO值為0.818,說明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較好,適合進行相關的分析。
四、實證分析
本文分別以2010—2012年公司績效與財務倫理氣氛三個維度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我們可以發現:2010年公司績效與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的相關系數分別在1%和5%水平顯著,2012年公司績效與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的相關系數在10%水平顯著,其他系數都不顯著。同時,從符號來看,公司績效與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和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負相關,與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正相關。這與假設部分相符,部分不符,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檢驗。
此外,Thomas & Willians認為相關系數若小于0.65,表示各變量間具有獨立性,沒有共線性問題,可以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從表2的結果可以看出,各變量間的相關系數都小于0.65,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從總體上判斷可以進行回歸分析。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分析,從表3模型總體的回歸結果來看:2010—2012年的DW值分別為1.967、1.982、2.069,都接近于2,說明各變量之間不存在共線性問題,適合進行回歸分析,與上文的分析結果一致。同時,調整后R2分別是0.180、0.193、0.106,符合國內外財務研究10%~20%的規律,說明模型總體的擬合優度比較理想,并且,都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F檢驗,說明模型整體的顯著性很好,具有統計意義,回歸分析也具有實際意義。
分別用2010—2012年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從該表可以得知:從總體情況來看,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顯著負相關(顯著性水平分別為1%、10%、10%),說明公司管理層只是為公司自身考慮,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反而會適得其反,導致公司績效降低,假設1得到驗證;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負相關,其中2010年在10%水平上顯著負相關,2011年和2012年不顯著,說明目前階段,公司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來辦事,會導致公司績效降低,這可能是由于我國目前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且公司前期的準備工作不足,如果強制要求公司按章辦事,會導致成本費用的急劇增加,機會成本增加,從而表現為公司績效的降低,假設2未得到驗證。此外,從檢驗的結果來看,2011年和2012年較2010年遵守法律法規的情況有所改善,但我國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還任重道遠;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顯著性水平分別是5%、10%、10%),說明公司綜合考慮各方投資者的利益,權衡各種財務行為的社會效益和社會成本,遵守各行行規和職業操守,最終會提升公司的績效,假設3得到驗證。endprint
從ZLZY、FLFG、SYDD三個變量的系數來看,2010—2012年期間,ZLZY系數的絕對值最大,SYDD系數的絕對值居中,FLFG系數的絕對值最小,說明江蘇上市公司首先還是考慮自身利益,其次再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后才考慮國家的法律監管。
此外,公司規模與財務杠桿都對公司績效產生顯著影響,其中公司規模與公司績效都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財務杠桿與公司績效都在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這說明公司規模越大,總資產越多,公司可以利用的資源也就越多,越可能形成規模效應,從而相應的就會提升公司績效;公司財務杠桿越高,即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公司更多的是借助外在的資源,而外在的變化瞬息萬變,導致公司的風險大大提高,反而得不償失,降低公司績效。
五、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文利用2010—2012年江蘇上市公司的數據,對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和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會降低公司績效,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能提升公司績效。從江蘇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雖然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會降低公司績效,上市公司還是會首先選擇謀求自身的做大做強,即考慮自身利益,在此基礎上才有更多的資源去支持遵守法律法規和遵守商業道德的財務行為。同時,從上面的分析結果看,我國的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還很不到位,監管也不到位,導致上市公司利用法律法規的漏洞打擦邊球,值得欣慰的是這種情況在近年逐漸得到改善。此外,公司規模對公司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財務杠桿對公司績效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鑒于江蘇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本文對如何培養上市公司積極的財務倫理氣氛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提升管理層的財務倫理意識。公司的決策主要依靠管理層,公司財務倫理意識的培育必須從管理層入手,只有管理層樹立了積極的財務倫理意識,才能引導員工樹立積極的財務倫理意識,進而形成公司積極的財務倫理氣氛,并融入到公司文化中。長期堅持就會提升公司的地位和形象,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提升公司的績效。
第二,開展財務倫理知識教育。公司應合理開展財務倫理知識教育,普及國家法規法規、商業道德、職業操守等知識,幫助員工構建積極的財務倫理認知體系,提高員工的思辨能力。
第三,建立財務倫理監督體系。企業在培育財務倫理氣氛的基礎上,應逐步建立財務倫理監督體系,提供內外部監督途徑,讓公司的財務行為接受各方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幫助公司改進不合理的地方,向著積極的方向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擎.我國資本市場的財務倫理缺失分析[J].財經科學,2006(8):36-42.
[2] Bart Victor,and John B. Cullen. The Organizational Bases of Ethical Work Climat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8,33(1):101-125.
[3] James Agarwal, and David Cruise Malloy. Ethical Work Climate Dimensions in a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9,20(1):1-14.
[4] David Cruise Malloy, and James Agarwal. Ethical Climate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ropositions and Implications[J].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2001,12(1):39-54.
[5] Curtis C. Verschoor. A Study of the Link Between a Corporation'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ts Commitment to Ethic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8,17(13):1509-1516.
[6] 郭立田,張旭蕾.企業財務倫理的架構與培育[J].會計之友,2008(8):93-96.
[7] 朱元午.財務理論中的倫理道德缺失與財務倫理道德體系的建設[J].當代會計評論,2009(2):51-60.
[8] 李昕.國有企業財務倫理與內部財務控制相關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9] 黃娟,席代金.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與財務控制相關性的實證分析[J].商業會計,2012(1):69-70.
[10] 李振林.上市公司治理與財務倫理的實證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endprint
從ZLZY、FLFG、SYDD三個變量的系數來看,2010—2012年期間,ZLZY系數的絕對值最大,SYDD系數的絕對值居中,FLFG系數的絕對值最小,說明江蘇上市公司首先還是考慮自身利益,其次再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后才考慮國家的法律監管。
此外,公司規模與財務杠桿都對公司績效產生顯著影響,其中公司規模與公司績效都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財務杠桿與公司績效都在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這說明公司規模越大,總資產越多,公司可以利用的資源也就越多,越可能形成規模效應,從而相應的就會提升公司績效;公司財務杠桿越高,即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公司更多的是借助外在的資源,而外在的變化瞬息萬變,導致公司的風險大大提高,反而得不償失,降低公司績效。
五、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文利用2010—2012年江蘇上市公司的數據,對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和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會降低公司績效,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能提升公司績效。從江蘇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雖然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會降低公司績效,上市公司還是會首先選擇謀求自身的做大做強,即考慮自身利益,在此基礎上才有更多的資源去支持遵守法律法規和遵守商業道德的財務行為。同時,從上面的分析結果看,我國的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還很不到位,監管也不到位,導致上市公司利用法律法規的漏洞打擦邊球,值得欣慰的是這種情況在近年逐漸得到改善。此外,公司規模對公司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財務杠桿對公司績效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鑒于江蘇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本文對如何培養上市公司積極的財務倫理氣氛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提升管理層的財務倫理意識。公司的決策主要依靠管理層,公司財務倫理意識的培育必須從管理層入手,只有管理層樹立了積極的財務倫理意識,才能引導員工樹立積極的財務倫理意識,進而形成公司積極的財務倫理氣氛,并融入到公司文化中。長期堅持就會提升公司的地位和形象,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提升公司的績效。
第二,開展財務倫理知識教育。公司應合理開展財務倫理知識教育,普及國家法規法規、商業道德、職業操守等知識,幫助員工構建積極的財務倫理認知體系,提高員工的思辨能力。
第三,建立財務倫理監督體系。企業在培育財務倫理氣氛的基礎上,應逐步建立財務倫理監督體系,提供內外部監督途徑,讓公司的財務行為接受各方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幫助公司改進不合理的地方,向著積極的方向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擎.我國資本市場的財務倫理缺失分析[J].財經科學,2006(8):36-42.
[2] Bart Victor,and John B. Cullen. The Organizational Bases of Ethical Work Climat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8,33(1):101-125.
[3] James Agarwal, and David Cruise Malloy. Ethical Work Climate Dimensions in a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9,20(1):1-14.
[4] David Cruise Malloy, and James Agarwal. Ethical Climate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ropositions and Implications[J].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2001,12(1):39-54.
[5] Curtis C. Verschoor. A Study of the Link Between a Corporation'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ts Commitment to Ethic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8,17(13):1509-1516.
[6] 郭立田,張旭蕾.企業財務倫理的架構與培育[J].會計之友,2008(8):93-96.
[7] 朱元午.財務理論中的倫理道德缺失與財務倫理道德體系的建設[J].當代會計評論,2009(2):51-60.
[8] 李昕.國有企業財務倫理與內部財務控制相關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9] 黃娟,席代金.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與財務控制相關性的實證分析[J].商業會計,2012(1):69-70.
[10] 李振林.上市公司治理與財務倫理的實證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endprint
從ZLZY、FLFG、SYDD三個變量的系數來看,2010—2012年期間,ZLZY系數的絕對值最大,SYDD系數的絕對值居中,FLFG系數的絕對值最小,說明江蘇上市公司首先還是考慮自身利益,其次再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后才考慮國家的法律監管。
此外,公司規模與財務杠桿都對公司績效產生顯著影響,其中公司規模與公司績效都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財務杠桿與公司績效都在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這說明公司規模越大,總資產越多,公司可以利用的資源也就越多,越可能形成規模效應,從而相應的就會提升公司績效;公司財務杠桿越高,即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公司更多的是借助外在的資源,而外在的變化瞬息萬變,導致公司的風險大大提高,反而得不償失,降低公司績效。
五、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文利用2010—2012年江蘇上市公司的數據,對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與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和遵守法律法規財務倫理氣氛會降低公司績效,遵守商業道德財務倫理氣氛能提升公司績效。從江蘇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雖然自利主義財務倫理氣氛會降低公司績效,上市公司還是會首先選擇謀求自身的做大做強,即考慮自身利益,在此基礎上才有更多的資源去支持遵守法律法規和遵守商業道德的財務行為。同時,從上面的分析結果看,我國的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還很不到位,監管也不到位,導致上市公司利用法律法規的漏洞打擦邊球,值得欣慰的是這種情況在近年逐漸得到改善。此外,公司規模對公司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財務杠桿對公司績效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鑒于江蘇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本文對如何培養上市公司積極的財務倫理氣氛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提升管理層的財務倫理意識。公司的決策主要依靠管理層,公司財務倫理意識的培育必須從管理層入手,只有管理層樹立了積極的財務倫理意識,才能引導員工樹立積極的財務倫理意識,進而形成公司積極的財務倫理氣氛,并融入到公司文化中。長期堅持就會提升公司的地位和形象,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提升公司的績效。
第二,開展財務倫理知識教育。公司應合理開展財務倫理知識教育,普及國家法規法規、商業道德、職業操守等知識,幫助員工構建積極的財務倫理認知體系,提高員工的思辨能力。
第三,建立財務倫理監督體系。企業在培育財務倫理氣氛的基礎上,應逐步建立財務倫理監督體系,提供內外部監督途徑,讓公司的財務行為接受各方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幫助公司改進不合理的地方,向著積極的方向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擎.我國資本市場的財務倫理缺失分析[J].財經科學,2006(8):36-42.
[2] Bart Victor,and John B. Cullen. The Organizational Bases of Ethical Work Climat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8,33(1):101-125.
[3] James Agarwal, and David Cruise Malloy. Ethical Work Climate Dimensions in a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9,20(1):1-14.
[4] David Cruise Malloy, and James Agarwal. Ethical Climate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ropositions and Implications[J].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2001,12(1):39-54.
[5] Curtis C. Verschoor. A Study of the Link Between a Corporation'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ts Commitment to Ethic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8,17(13):1509-1516.
[6] 郭立田,張旭蕾.企業財務倫理的架構與培育[J].會計之友,2008(8):93-96.
[7] 朱元午.財務理論中的倫理道德缺失與財務倫理道德體系的建設[J].當代會計評論,2009(2):51-60.
[8] 李昕.國有企業財務倫理與內部財務控制相關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9] 黃娟,席代金.上市公司財務倫理氣氛與財務控制相關性的實證分析[J].商業會計,2012(1):69-70.
[10] 李振林.上市公司治理與財務倫理的實證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