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亮
(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16)
高速公路機電工程作為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后期環節,與土建工程、房建工程等作業緊密相聯,受制于主體工程、房建工程等為機電工程提供作業面的及時與否;一般情況下,高速公路建設期限為三到四年,包括從項目可批復、征地拆遷、路基路面、房建、交安、綠化、機電直至交工驗收,由于前期工作協調任務重、主體工程施工難度大,機電工程相關界面如不能按期提供,易造成機電、交安等后工程工期被壓縮。為保證高速公路按計劃如期通車,機電工程的進度控制任務就變得相當艱巨。如何使機電工程進度控制和質量管理之間達到最佳均衡,是建設管理者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2.1 外部界面影響
普通意義上講,高速公路交通機電工程按施工工藝可分為機電土建工程和機電安裝工程兩部分。在施工工序上,機電土建工程在路基基本形成后可以進行管線敷設、外場設備基礎和人手井的制作,在收費廣場水穩層形成后可以進行收費島土建施工作業,這就造成機電工程建設易受到外部界面提供及時與否的制約,諸如與主體工程的界面,與房屋建筑工程的界面等,前者施工作業需要后者及時為其提供工作面,施工過程中受到多施工單位交叉施工干擾,如道路主體施工工程車輛對已敷設通信管線的破壞、路基路面機械對路側人手井損壞等;機電安裝工程作為機電土建工程的后續工序,是在房建工程、主體工程、機電土建工程等提供的作業面具備后才能展開,如果延期提供將會直接影響機電安裝工程進度,乃至影響到能否如期完工、投入運營,其中10KV外線工程若不能按期投入使用,臨時供電更是影響到系統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2.2 內部界面影響
交通機電工程按功能一般分為監控系統、收費系統、通信系統和供配電照明系統四大系統,特殊路段還設有隧道機電系統和消防系統,其內部界面相互間的影響也至關重要,諸如監控系統與通信系統的界面、收費系統與通信系統的界面、收費系統與監控系統的界面以及監控、通信、收費系統與供電專業的界面等,導致系統承包商間也會形成一定的相互制約。
2.3 其他制約因素
除上述環境因素影響外,交通機電工程質量還取決于進場材料設備檢驗和施工企業內部的組織、工藝、工序質量管理控制,以及設備硬件安裝工藝、線纜布線工藝、單機程序調試、光電纜損耗檢測、系統聯調和聯網入網檢測等,故施工單位內部質量控制體系的嚴密性和項目管理方法的優劣也會對工程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在機電工程建設中,我們一般設有機電監理辦公室,但在工期緊張促進度情況下,還是會出現以質量換進度,甚至抱著先通車后整改的思想,造成運營后因系統設備在運行導致的整改困難、整改成本增大;同時還存在施工單位重視完成工期節點目標,忽略了原始記錄、隱蔽工程記錄、檢驗檢測記錄等初始工程資料,造成工程資料無法及時整理、滯后等現象,不利于運營期的機電系統運行維護。
在機電工程建設中,工程檢測作為工程質量保證的重要手段,隨著機電工程的進展,將試驗檢測貫穿于工程的始終。按照《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實施細則》規定,施工單位完成合同約定的全部工程內容,經自檢和監理檢驗評定合格后,再組織交工驗收。然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由于工期原因,試驗檢測、分部分項工程驗收、交工驗收按程序一一全面有序進行存在一定的難度,而交工驗收時聘請的第三方檢測試驗是基于全面工程檢測基礎上,注重抽檢和功能檢測,這樣就容易造成個別項目被漏檢或忽略。如何在有限工期要求下,既符合工程檢測和交竣工驗收辦法相關規定,又能全面、切實地保證工程質量,是擺在機電工程建設管理者面前的一個主要問題。結合工程實際,我們做出了如下探索。
3.1 依據合同范圍作關鍵路徑分析,制定交付成果交付標準
機電工程中標人確定后,我們即組織承包商、監理和相關專家根據招標文件和合同要求對各合同段內工程范圍、工程制約因素等作深入分析,對合同范圍內工程量進行工作任務分解(WBS),進行工作包定義、排序,估算工作包所需時間,制定進度計劃,繪制網絡計劃圖。并根據工作包總時差和浮動時間計算關鍵路徑,結合工期要求優化關鍵路徑,設置里程碑節點。
總浮動時間(總時差)TF和自由浮動時間FF計算方法:

圖1
根據各個工作包的總浮動時間,TF為0或小于0的工作包即為關鍵活動,這些工作包任務鏈接到一起即為關鍵路徑。業主、監理、承包商根據相關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基準對照,制定里程碑節點和非關鍵路徑工作包可交付成果的交付標準。
3.2 優化進度網絡計劃及時組織可交付成果驗收
(1)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機電各參建單位密切關注外部界面、內部界面提供情況,根據項目計劃安排,對于關鍵路徑節點,優先安排資源,采取措施盡量壓縮節點所需時間;對于非關鍵路徑節點,合理安排所用資源,保證實際進度按項目計劃完成。

圖2
(2)一旦發現實際進度偏離項目進度計劃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糾偏。如出現遲延提供工作面現象,積極協調相關方予以重點督促,加以解決;若風險可接受,可根據提供的零星作業點,對原計劃工作包進行分解、重新組裝,作工作包清單更新,采取快速跟進(Fast track)方法,作業點提供一處,施工一處,完成一處;如果關鍵節點未按時完成,則必須采取措施,例如對目前的人員安排進行調整,或者加班加點,或者在預算與進度指標兩者之間重新權衡斟酌;并及時調整優化網絡方案。
(3)當一個工作包或里程碑節點完成后,駐地監理或專業工程師督促承包商根據可交付成果交付標準盡快完成自檢和期間工程資料報送,由業主、監理、承包商三方以最快時間進行可交付成果的驗收,形成檢測原始記錄和中間工程資料。
(4)對于可交付成果驗收后需整改部分,監理單位應在可交付成果驗收后及時跟進復檢,以便以最低成本最有效的發現和糾正錯誤與偏差。復檢合格后即可上報工程中間計量。
3.3 階段性驗收和工程質量控制
階段性任務一般包括一個或數個可交付成果,當階段性任務完成后,我們及時組織監理、承包商進行階段性驗收,包括質量控制資料檢查、功能項目檢查、安全質量的檢驗和外觀檢測,由于階段性驗收基于可交付成果驗收基礎上,驗收時間和工作量大大縮減;當分項工程所包括的幾個階段性任務完成后,即可組織分項工程驗收;隨著工程進展,依次作分部驗收、交工驗收。
這樣,既實現了工作包、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到單位工程逐級檢測驗收,也沒有簡化規定的建設驗收程序,實現了進度和質量的雙重控制和較佳均衡。當然,該方法增加了承包商、監理、業主方協調的工作量,這就需要相關各方緊密配合。
可交付成果驗收方法在高速公路機電工程中的運用,不但利于機電工程整體施工進度控制,又將工程檢測和交工驗收程序分解化、過程化,使整個建設管理過程有序、緊湊得以順利完成通車時間目標。同時,我們還有以下收獲:
4.1 在進行可交付成果驗收時,需要先審查施工各項資料,促使施工單位在保進度的同時,及時整理施工檔案資料,避免出現施工資料滯后的被動局面。
4.2 對施工單位的質量隱患及早發現,避免給后續工序造成二次隱患,同時可指導后續施工改進質量,避免重復性問題,進一步降低整改成本、保證了工程質量。
4.3 施工過程中可以提前發現存在的交叉施工界面影響因素,及時反饋給相關單位使問題得到及時協調和解決。
[1] PMI.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Z].2004.
[2] Albert Lester.Project Management,Planning and Control[M].Butterworth Heinemann,October 2013.
[3] 交公路發〔2010〕65號,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實施細則[Z].2010,3
[4] 張書祥,交通機電工程的質量檢測[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20.
[5] 馬超,張松,李玉東等.考慮風險的大型工程項目多目標均衡優化[J].計算機工程,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