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桂萍
高校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的陣地、是培養國家未來人才的搖籃,目前高校黨組織的建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本文為高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的建設,提供了具有借鑒意義的措施和辦法。
高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問題措施一、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是關系到黨的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問題
1.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要求
學習型組織理論是一門新的現代管理理論。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麻省理工史龍管理學院彼得?圣潔博士提出并創建學習型組織著名《第五項修煉》,開始出現“學習型組織”的概念。由“學習型組織”這一概念的延伸,我黨先后提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政黨等概念。建設學習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是要充分利用高校政治理論學習的優勢,通過各種途徑和機制,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武裝頭腦,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去解決實際問題。
2.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實現黨的宗旨的根本體現
在西方也提倡服務型政府,這種政府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從統治型向管理型、到服務型的轉變,在資本主義建立之初,宣揚“守夜人”式的政府模式,認為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向壟斷的發展,原來“守夜人”式的政府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管理型政府出現,使政府成為龐大而精巧的機構,這些政府人員不斷膨脹,導致公民對政府的信用危機,出現政府管理的危機,祛除這些弊病,必須接借助于新的模式和理念,即服務型政府的構建。西方發達國家在這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路徑的探索,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3.創新型黨組織的建設是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的需要
從創新型政黨來看,近年來國外政黨不斷進行創新。提出一系列的觀點:“第三條道路”理論,“中間路線”理論,“新共產主義”理論,“媒體黨”理論,政黨“軟實力”理論,從西方國家可以看出,他們提出的新的理論,是為了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做為中國共產黨,更應當不斷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創新,特別是要進行理論的創新。
二、高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的所面臨的問題
1.學習方法簡單,手段陳舊
問題主要表現為:黨委中心組學風不濃,學習流于形式,學習狀態不投入,學習內容無法保證,學習時間不夠。概括來說,就是對學習的思想認識有問題,學習的自覺性不夠,學風不實,學習的效果欠佳,不能把黨的理論與本校實際很好地結合起來,加以分析和研究。
二級學院的基層黨組織存在著對青年教師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沒有規范,學習的體制不健全,學習的形式僵化,采取邊讀文件邊解釋邊做筆記;邊學邊議;聽報告或講座;參觀考察;看錄像及其他學習方式,學習形式陳舊、單一。對學生黨員學習的管理不到位,學習的體制不暢、學習動力不足。
2.服務意識淡化,缺少主動性
服務的機制欠缺,不能有效地滿足群眾各個方面的訴求,基層黨組織比較軟弱渙散,服務群眾觀念淡薄,不善于做新時期的群眾工作,服務的過程走過場,沒有形成長效的服務機制。還有個別學生,入黨的動機不純,入黨是為了找工作增加籌碼,入黨可為自己未來的名、利、權等方面獲取政治資本和實惠,把入黨當成日后找工作的敲門磚。
3.沒有創新觀念,創新動力不足
有些黨員因循守舊,不去發展創造性的活動,而是應付檢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工作不積極主動。
三、新的視野下高校黨組織建設的措施與辦法
1.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是前提
(1)加強院級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院級黨組織在學校黨組織的機構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做到選好學習內容,定好學習時間,寫好學習的體會,樹立服務理念,不斷進行理論創新。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實現學習的規范化、常態化;其次,要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不能流于形式,做到在學習中找對策、在實踐中找方法,以增強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再次,要將學習的理念和意識滲透到整個的政治學習的計劃活動當中,把學院發展目標與學校發展規劃與學習內容的緊密地結合起來,以學習促發展,以發展推學習;最后,把個人學習和團體學習結合起來,分散的學習和集中學習結合起來,網絡學習和支部學習結合起來,注重日常學習,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特別要加強對青年教工黨員的學習教育,使青年教工黨員發展成為學校黨政后備干部的重要來源。
(2)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貫徹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作用
由點帶面,要做到黨支部建立在班上,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作用,用一點帶一面,采取“一、三、五”的互幫互學形式,一個黨員帶三個積極分子,一個積極分子帶五個的團員,通過“傳幫帶”在班級里養成良好的學習氣氛,在支部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努力拓展多種學習活動形式,在開展民主生活會、黨校培訓、理論學習、參觀實踐等形式的基礎上,還可以以辯論賽、知識競賽、紅色歌曲班班唱或義務勞動、志愿奉獻的形式進行教育與熏陶。
2.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加強高校黨組織建設的關鍵
(1)突出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圍繞創建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開展多元的黨支部活動,在高校建立調查摸排機制,組織服務團隊,廣泛開展定期走訪、民主座談會,及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基層師生的情況和迫切的需求,從而提出具體的服務措施和辦法。建立思想教育機制,定期梳理分析學生急需解決思想上的困惑、疑難問題,通過黨員談心的方式,打開開展服務的缺口,切實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效率,著力為廣大師生提供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動態管理服務。
(2)開展師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
黨員志愿服務是廣受群眾歡迎的服務方式,也是組織引導黨員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有效載體。各高校基層黨組織應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志愿服務社團,廣泛地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以志愿服務社團為依托,根據各個黨員職業特點和個人特長,組織開展諸如政策宣傳、技術援助、送衣捐書、文化娛樂、貧困幫扶等黨員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員志愿者服務機制,完善志愿服務活動章程和規章制度,提升服務水平。endprint
(3)黨員服務要做到三方面:第一,以服務為導向的功能定位。以服務提高思想政治覺悟、以服務提高黨的威信、以服務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因此,必須明確院級黨組織的功能定位“服務”這一核心要求。
第二,建立服務為特色的體制機制。逐步建立健全突出服務為特色的體制機制。一是逐步建立健全服務機制。如“黨員服務小分隊““學生黨員校園服務基地”等服務機制。二是進一步加強黨內民主建設機制,通過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黨員責任區、專題調研、黨員談心、領導干部的警示教育等制度,使黨內的民主機制更加完善。三是健全完善黨員干部考核考評指標體系機制。
第三,強化以服務為目標的制度設計。把建立健全科學長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機制作為黨組織的根本保證,積極推動黨組織和黨員服務師生員工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把服務的內容作為規章制度,制定出來,做成宣傳板,時刻提醒廣大的黨員干部。
3.創新型政黨建設是加強高校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
(1)學習方法的創新
以每周拿出一定的時間作為集中的學習時間,要納入年初的計劃當中,在學習之前,訂好學習方案及學習的內容,在學習過程當中,要有簽到、有筆記、有講評,在學習過后,要有檔案,有考核。使學習成為常態化、規范化,做到長期性、有效性。
(2)學習機制的創新。創新學習動力機制,以校“理論中心組”為中心,以二級學院的教師支部和學生支部為兩個支撐點,形成“一個中心,兩個支撐點”的學習機制;創新學習活動機制,以校組織部、宣傳部為活動組織機構,開展知識競賽、歌詠比賽、專題學習,理論論壇等各種活動;創新學習監督機制,定期對各個學院和行政機關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定期通報,檢查學習理論的同時,檢查各個二級學院和各個行政機關如何結合學院的實際,解決實際問題。創新激勵保障機制:積極支持和鼓勵黨員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推廣先進典型。創新成果轉化機制,對學習情況和實際操作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實施成果的轉化,申請省、市級的黨建研究項目。
(3)學習實體創新。利用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優勢,創建理論刊物,傳播理論知識;利用形勢與政策課程,對黨員進行政策宣講;利用專題報告,學術講座,增強理論學習的層次;通過網絡平臺監督管理,促進黨員干部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校的網站上,專門開辟“理論學習網”,開設“中央精神”“學習動態”“參考資料”“交流園地”等欄目,使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和影視資料,供全校師生進行點播、觀看。
(4)服務形式的創新。利用高校大學生積極分子、黨員的優勢,建立服務社會、服務社區、服務校園的服務團隊。
(5)領導機制創新。建立由校黨委統一領導,組織、宣傳、紀檢部門參與,各個二級學院具體實施,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的工作格局。由黨委定期研究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學校發展的實際,確定學習內容,學習時間,組織、宣傳、紀檢部門進行集體的布置、宣傳工作。
(6)考核機制創新。可以用網絡復習,筆記記錄、民主評議、書面測試等考核辦法,對黨員干部學習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并將學習情況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對考核的結果,可以建立黨員干部學習檔案,把學習成果與個人利益掛鉤,與評優、提拔任用掛鉤,從而促進黨員學習質量和效益。
(7)研究形式創新。發揮高校黨組織智囊庫、思想庫作用,不斷創新研究,使其成為國家發展與學校發展、學校決策與師生事業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施雪華.國外政黨理論創新啟示[J].人民論壇,2012.
[2]鹿紅英.社區黨建“小網格”上的“大管家”[J].黨建研究,2013,(01).
[3]王彥軍.構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高校黨組織的思考[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2,(04).
[4]宗成康.中國共產黨黨建思想形成探論[J].黨的文獻,2012,(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