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雯
進入新世紀,“文化”問題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焦點。與此相關,教師文化作為教育革新的關鍵和重要內容,對于教師專業發展乃至學校改進具有重要意義。在指出教師文化研究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我國教師研究的基本思路。
教師文化研究問題對策思路進入新世紀,隨著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提出,“文化”問題逐漸成為社會焦點。與此相關,教育是社會活動的重要領域,文化問題自然引起了教育學者的關注,由此產生了對教師文化的研究。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發展和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教師文化研究在教育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意義,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涌現出大批研究成果。本文試圖以系統梳理為基礎,指出我國教師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我國教師研究的思路和策略。
一、目前我國教師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教師文化的研究,準確來說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近十年來,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發展和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教師文化研究在教育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意義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我國教師文化研究在教師文化的內涵、特點、類型和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進步。目前,我國教師文化研究進入歷史發展新時期,但總地說來,研究還不夠全面、深入和系統,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理論的研究不夠深化
教師文化作為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對于其專業發展乃至學校改進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迄今為止,教師文化的定義還沒有統一說法。有學者認為,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中的亞文化,它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主要包括教師的職業意識、角色認同、教育理念、價值取向、情緒以及行為反應,等等。另有學者把教師文化看作是一種組織文化或群體文化,它是教師群體在共同的學校教育環境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與表現,還有學者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理解教師文化。
2.田野研究、實證研究較少
方法在文化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從現有的文獻資料發現,我國教師文化研究的實證研究雖然有些,但主要還是以理論研究和價值研究為主,以實證研究為基礎的歸納分析尤其是文化研究特別重要的“田野研究”較少。如關于教師文化建設問題的研究,絕大多數的研究,基本是在意義探討和建設途徑的理論思辨上,缺少具有指導意義的實證研究。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很可能與多數研究者沒有實際開展教師文化建設的決策權和實施權,而有決策、實施權的人對建設什么樣的教師文化和如何建設教師文化又心中無數有關。由此看來,需要加強理論研究者和實際建設者的結合,這樣才能使理想的教師文化建設早日成為現實。
3.微觀層次的研究比較薄弱
目前,我國教師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觀或中觀層次,微觀層次的研究相對薄弱。其中,宏觀和中觀層次主要有四個方面,包括文化現象領域中的教師文化研究,學校管理領域中的教師文化研究,課程領域中的教師文化研究,教師專業發展領域中的教師文化研究。而微觀層次的研究相對薄弱,至少在研究成果中比較少見——這種情況不容忽視。
4.研究的視野較為單一
從現有研究成果來看,教師文化研究雖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總體的研究質量尚待提高——不少文章重復別人的觀點,很多文章大同小異。目前的研究視野或模式,首先,大多是從揭示教師文化內涵開始;其次,對教師文化分類;再次,揭示教師文化特征,再到教師文化建設。與此相關,我國教師文化研究的廣度也不夠,人們對中小學及大學教師的文化研究較多,而對其他教育類型的教師文化研究,關注不多,力度更是明顯不夠。
二、改進我國教師文化研究的對策思路
1.加強教師文化基礎理論的研究
科學的理論,是指導實踐的行動指南。教師文化的理論研究,是教師文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有重大的影響。教師文化的理論研究,通過對教師觀念和行為的影響作用于現實的課堂教學,并且關系到學校、教師、學生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進程。從以往的研究來看,研究者從不同視角闡釋“教師文化”的內涵,由于教師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從而使教師文化定義出現了過于寬泛的局面,甚至出現了相互重疊的現象。鑒于文化現象本身的復雜性,對教師文化的重新審視成為理論研究的必要,如何拓寬教師文化研究的理論基礎是當前我們首先需要重視的。
2.重視實踐取向教師文化的研究
教師文化的研究,存在著理論和實踐兩種價值取向。以往我國教師文化研究,往往傾向于在書齋里進行思辨的理論探究,熱衷于對文本的解讀和闡釋,局限于提出一般性的“美好”建議。但是,對教師文化的實踐研究卻少有興趣,缺乏對復雜但真實的教師文化現象的調查研究,致使“制造”出來的研究成果頗多,但真正具有實踐指導價值的卻十分稀少。教師文化研究的實踐取向,就是需要研究者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入教師活動的現場,傾聽一線教師的的吶喊,在教師的職業文化生活中挖掘研究課題,多在操作策略層面上下功夫,有針對性地分析具體問題,提出解決策略。
3.提高一線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
教師文化無處不在。教師是教師文化研究和建設的主體,但如今教師文化研究的現狀卻主要以教師理論研究者為主,教師應該主動參與到教師文化研究和建設的主體中來,使微觀層面的教師文化研究更具真實性和具體性。基于教師文化微觀層次的研究,可以從教師的思想觀念和日常行為方式等入手,如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及處事方式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將促進教師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深了教師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4.實現教師文化跨學科整合性研究
現代科學出現了綜合化的趨勢。教師文化研究,是一個關涉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傳播學等諸多學科的復雜領域。與此相關,跨學科的整合性研究,因其重視通過方法論移植在滲透中推動科學發展而成為教師文化研究的必然訴求。我國教師文化研究若能借助跨學科整合性的研究,把教師文化問題納入到一個多學科平臺上進行,不僅能為我們理解教師文化現象提供基礎性的概念工具和理論框架,而且能開闊教師文化研究的視野,克服單一研究視角帶來的教師文化研究的缺陷和盲點,有助于教師文化研究的深化和理論體系的建構。
綜上所述,我國教師文化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呈現出積極探索的局面。由于來自社會、學校、研究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教師文化的研究與理想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理性審視將為我們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參考文獻:
[1]葛金國,吳玲.教師文化通論[M].合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安徽大學出版社,2012.
[2]孟凡麗,李斌.我國教師文化的研究:盤點與思考[J].西北師大學報,2007,(03).
[3]孟憲樂.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J].教學與管理,200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