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敏 石曉 李林珂
醫學院校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屬于小專業,學生人數少,實施改革可操作性強,效果明顯。針對傳統實驗教學暴露出的弊端及當前大學生情商教育的缺失,通過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注重過程性考核,增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有意識地將情商教育融入到實驗教學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實驗教學情商教育過程性考核一、引言
震驚國內的2004年馬加爵殺人案和2013年復旦大學投毒事件,大學生高智商低情商的殘酷現實在教育界及社會各界引起極大關注。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高職生的情商教育同樣應該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專業教師在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要擔負起將情商教育融入教學中的責任。
高職高專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大學生群體,他們在高考的競爭中與那些最終進了名校的同學相比稍遜一籌,加上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所以很多高職生剛入校門對學習對未來喪失了信心,其突出表現為:有的我行我素,目中無人,放任自流,蹺課逃學,抽煙酗酒,通宵網游;有的自暴自棄,悲觀厭世,學習無興趣,生活無情趣,彷徨苦悶,怨天尤人。
《食品微生物學》在醫學院校屬于小專業課程,授課學生少,便于師生交流溝通了解,對實施情商教育有便利的條件,而實訓課程恰恰是實施改革的有效載體,近距離的師生接觸,可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所想、所思、所為,如何將情商教育與實訓教學融合,潤物細無聲地“傳道、授業、解惑”,為培養適應當今食品專業就業需求的高技能型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
二、在實驗教學活動中滲透情商教育
拿破侖·希爾認為:“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于一個意念。這個意念指的就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認識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個體對自我的認識,或者說是對自我及周圍人的關系的認識。”一個人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就會產生心理障礙,表現出對自我的不滿和排斥,或者盲目自高自大。
在實踐教學中,實驗教師通過觀察學生,根據學生特點,合理地對學生的實踐操作、結果討論等環節給予評價,并通過學生評價,加強肯定自我教育,換位思考教育,創新思維培養,這種良好情緒的開發,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建立起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有效推動學生實踐技能的掌握,又能促使師生情商的共同提升。
1.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改革實驗教學,重中之重是先優化實驗教學內容,這也是實施情商教育的關鍵。以往教學計劃安排的多為驗證性實驗,先集中上理論后集中進行實踐教學,學生往往上了前面忘了后面。進入實驗室后不明白實驗目的,不理解實驗步驟,而教師需將實驗原理重新再講一遍,邊示范邊講解,老師占用的時間超過三分之一,學生動手操作和討論的時間就縮短了。過多的驗證性實驗使學生缺少主動思考問題、系統分析問題的能力,導致其依賴性過強。實施改革后,在不增加學時的情況下,合并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如將微生物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微生物培養基的制備和微生物的接種、分離純化與無菌操作三個實驗,整合為一個大綜合設計性實驗,即食品中細菌總數的測定。通過分組,讓每組選取不同的食品原料,學生從樣品的采集、培養基的制備到微生物的分離培養,完成了實驗方案的確立、實施到總結討論,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動積極性,激發了創新思維的培養。如有的小組采集街邊攤販制作的食品進行微生物檢測,有的小組采集學校餐廳食品進行檢測,由于貼近生活,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實驗熱情。教師提前搜集各小組確立的實驗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學生進入實驗室后即按確立好的方案進行,教師通過觀察學生操作,發現問題當場解決,這種近距離的交流增進了師生情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使原來不熟悉的學生通過實驗多一份了解,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與團隊合作能力。
2.引入“情境-問題-探究”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地處漯河食品名城,本系和雙匯、小帥才等多家知名企業建有實習基地,實驗教師除本校專業教師外,還有企業外聘人員參與實踐教學,這種校企合作可有效實施“情境-問題-探究”的教學模式,外聘教師可及時將企業常用的檢測方法及先進的檢測設備介紹給學生,彌補校內資源。多年來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表明,培養出的學生能較快勝任企業檢測崗位,深得企業好評。在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將“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利用多媒體實訓室進行教學,將豐富多彩的微觀微生物形態清晰展現出來,再讓學生自己制作標本片進行形態觀察,通過比較,加深印象。此外,還將交互式教學法運用到實踐教學中,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通過場景設計、導入問題、學生探究、總結問題,學生從實驗中獲得了極大樂趣,并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教師順其自然地將食品安全意識、食品衛生知識融于實踐教學,對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高尚的職業操守具有很好的效果。這對于初入大學的大一新生,奠定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基礎。
3.注重過程性考核,完善實驗教學考核制度
以往的實驗考核方式單一,主要以實驗報告成績進行評價,學生出現抄襲實驗報告的現象非常嚴重,而且主講教師一人批閱,評價方式單一、片面。改革后注重過程性考核,實驗成績占40%,將學生出勤、課前預習、課堂回答提問、實驗規范操作、實驗報告撰寫、實驗技能競賽等納入考核環節,確立一套有效的自始至終的考核管理制度,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實驗的重要性。
實驗教學考核的改革,是情商教育實施的保障。如細菌形態觀察實驗,我們將細菌標本片的制作、革蘭氏染色技術進行整合,給出一套標準的評價指標,并按照食品檢驗工考核標準進行技能考核,通過考核,使一些學生不斷克服自己的膽怯心理、并對學生的規范化操作及時給予指正,考核后當場由學生自己總結考試中出現的問題,最后老師總結。師生關系在考核過程中不斷深化融洽,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得以全面體現。注重細節、換位思考、調節自我,正確認識他人,這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保障,通過過程性考核,學生發現細節決定實驗成敗,在總結討論中發現他人及自身存在的問題,學會了換位思考,并且不斷調整自我做得更好。
三、結語
造成高職高專大學生情商低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原因、學校、社會原因和性格原因。高職高專大學生多為“90后”,且很多來自農村家庭,加上高職高專生的身份,他們缺乏自我調節、自我激勵的心理素質,常出現內心迷茫、溝通障礙,而良好的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對于大學生今后的成長及就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除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外,在專業實踐教學中及時有效地融入情商教育刻不容緩,而借助于實驗教學這一良好載體,加上小專業學生人數少,便于師生溝通交流,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揚長避短,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潛質,讓他們在實踐教學環節中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規范的操作動作,培養組員間的協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塑造健康的靈魂,培養高尚的職業素養。通過本次實驗教學改革,學生能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同時又具備完善的人格、創新的思維,從而更加適應當前食品行業崗位需求的技能型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艾香玲.論情商教育對當前高職生的重要意義[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4(02):76-80.
[2]李超敏,尚新彬.醫學院校食品微生物學教學中應用交互式教學模式的體會[J].繼續醫學教育,2013,27(03):40-42.
[3]劉冬.高職高專學生情商教育淺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3,15(01):62-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