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蕓
本文以我校入學新生為例,通過對英語、云南方言以及普通話三種語言音段音位的對比研究,從語音遷移視角透析了云南少數民族學生英語語音音段音位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糾正并改善其英語語音的對策,以期對云南民族學生英語語音的教和學提供參考。
語音缺陷對比溯源對策
一、引言
為使英語語音教學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對剛入學的學生進行語音面貌摸底測試是很有必要的。我對外語系兩個英語教育班的學生進行了語音測試。這些學生來自云南各地州。測試分音標朗讀和短文朗讀兩部分。學生的發音通過考試系統被錄制,然后通過錄音材料將他們的語音面貌進行分析。
從音標朗讀的情況看,兩個新生班學生音標朗讀正確率為零。總體而言學生朗讀音標時發音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1)漢語拼音字母讀音、拼音聲韻母讀音、英語字母讀音以及英語音標讀音相混;
(2)方言音與普通話語音、英語語音相混;
(3)讀音標時音標的讀音模棱兩可,學生朗讀時沒有自信;
(4)學生的語音負遷移影響復雜多樣,受方言音、普通話語音交互影響。顯然這些學生沒有系統的英語語音學理論知識,而且無論是拼音還是英語音標抑或是英語字母的讀音學生都沒有學標準,只是似是而非了解一二,同時因為個人發音習慣、啟蒙教師發音還有模仿能力等各有不同,因此同一個音標的發音會被不同的學生讀作不同的發音。
二、主要的音段音位缺陷
4.對策
從以上分析得出:站在英語語音的角度,英漢元音、輔音相似度都很高。另一份孟悅、王艷宇1992的調查報告也指出,被試普通話得分與英語語音得分相關系數為0.73,普通話語音較好的學生英語語音也較好。他們的報告結果還指出,城市學生的英語口語比農村學生的更好,原因是城市學生大多能說好普通話。我校學生95%的學生來自云南農村,學生普通話水平普遍較差。在我校2013年參加普通話測試的2153名學生中,不入級的學生有5人,三級乙等學生129人,三級甲等人數為874人,二級乙等為927人,二級甲等為214人,一級乙等4人,沒有一級甲等的學生。普通話不達標的學生總比為46.82%,在達標的學生中,二級乙等的學生又占了80.96%。由此可見雖然普通話語音與英語語音正遷移大于負遷移,但學生因受方音的影響,英語語音面貌也較差。基于這些原因筆者認為應該在學校英語教育專業推廣雙語音教學。
另外,學生語音石化現象明顯,且英語語音課程教學時間有限,有的學校僅開設一個學期的語音課,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還要注意以下策略的使用:①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負遷移影響較小的音素上少花時間,反之則多花時間;②充分對比普通話,英語語音音素舌位特點,找準關鍵差異,使教師的指導能夠一針見血;③加強最小對立體音位聽、讀辨音練習;④利用普通話對英語語音的正遷移影響,使學生迅速掌握英漢相似發音;⑤增加學生課外訓練時間。⑥應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教學示范指導放在課堂,學生操練活動放在課后,課堂上加大檢查評測力度,增加平時成績比率。
四、結語
總體而言,云南少數民族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受地域及語言文化背景的影響,其語音在發音過程中體現出英語、地方方言、普通話和本民族語言四者的混合膠著的特點,其學習難度要明顯大于受單一語種影響的區域,本文通過對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各種發音特點的探索,希望在少數民族英語口語教學中尋求一條科學而便捷的道路,這也是少數民族地方英語教師搞好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汪文珍.英語語音[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金曉達,劉廣徽.漢語普通話語音[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
[3]云南省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實用讀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4]王薔,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30-47
[5]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6.
[6]孟悅,王艷宇.普通話發音水平與英語發音水平的關系——一份調查報告[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01).endprint
本文以我校入學新生為例,通過對英語、云南方言以及普通話三種語言音段音位的對比研究,從語音遷移視角透析了云南少數民族學生英語語音音段音位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糾正并改善其英語語音的對策,以期對云南民族學生英語語音的教和學提供參考。
語音缺陷對比溯源對策
一、引言
為使英語語音教學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對剛入學的學生進行語音面貌摸底測試是很有必要的。我對外語系兩個英語教育班的學生進行了語音測試。這些學生來自云南各地州。測試分音標朗讀和短文朗讀兩部分。學生的發音通過考試系統被錄制,然后通過錄音材料將他們的語音面貌進行分析。
從音標朗讀的情況看,兩個新生班學生音標朗讀正確率為零。總體而言學生朗讀音標時發音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1)漢語拼音字母讀音、拼音聲韻母讀音、英語字母讀音以及英語音標讀音相混;
(2)方言音與普通話語音、英語語音相混;
(3)讀音標時音標的讀音模棱兩可,學生朗讀時沒有自信;
(4)學生的語音負遷移影響復雜多樣,受方言音、普通話語音交互影響。顯然這些學生沒有系統的英語語音學理論知識,而且無論是拼音還是英語音標抑或是英語字母的讀音學生都沒有學標準,只是似是而非了解一二,同時因為個人發音習慣、啟蒙教師發音還有模仿能力等各有不同,因此同一個音標的發音會被不同的學生讀作不同的發音。
二、主要的音段音位缺陷
4.對策
從以上分析得出:站在英語語音的角度,英漢元音、輔音相似度都很高。另一份孟悅、王艷宇1992的調查報告也指出,被試普通話得分與英語語音得分相關系數為0.73,普通話語音較好的學生英語語音也較好。他們的報告結果還指出,城市學生的英語口語比農村學生的更好,原因是城市學生大多能說好普通話。我校學生95%的學生來自云南農村,學生普通話水平普遍較差。在我校2013年參加普通話測試的2153名學生中,不入級的學生有5人,三級乙等學生129人,三級甲等人數為874人,二級乙等為927人,二級甲等為214人,一級乙等4人,沒有一級甲等的學生。普通話不達標的學生總比為46.82%,在達標的學生中,二級乙等的學生又占了80.96%。由此可見雖然普通話語音與英語語音正遷移大于負遷移,但學生因受方音的影響,英語語音面貌也較差。基于這些原因筆者認為應該在學校英語教育專業推廣雙語音教學。
另外,學生語音石化現象明顯,且英語語音課程教學時間有限,有的學校僅開設一個學期的語音課,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還要注意以下策略的使用:①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負遷移影響較小的音素上少花時間,反之則多花時間;②充分對比普通話,英語語音音素舌位特點,找準關鍵差異,使教師的指導能夠一針見血;③加強最小對立體音位聽、讀辨音練習;④利用普通話對英語語音的正遷移影響,使學生迅速掌握英漢相似發音;⑤增加學生課外訓練時間。⑥應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教學示范指導放在課堂,學生操練活動放在課后,課堂上加大檢查評測力度,增加平時成績比率。
四、結語
總體而言,云南少數民族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受地域及語言文化背景的影響,其語音在發音過程中體現出英語、地方方言、普通話和本民族語言四者的混合膠著的特點,其學習難度要明顯大于受單一語種影響的區域,本文通過對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各種發音特點的探索,希望在少數民族英語口語教學中尋求一條科學而便捷的道路,這也是少數民族地方英語教師搞好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汪文珍.英語語音[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金曉達,劉廣徽.漢語普通話語音[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
[3]云南省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實用讀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4]王薔,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30-47
[5]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6.
[6]孟悅,王艷宇.普通話發音水平與英語發音水平的關系——一份調查報告[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01).endprint
本文以我校入學新生為例,通過對英語、云南方言以及普通話三種語言音段音位的對比研究,從語音遷移視角透析了云南少數民族學生英語語音音段音位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糾正并改善其英語語音的對策,以期對云南民族學生英語語音的教和學提供參考。
語音缺陷對比溯源對策
一、引言
為使英語語音教學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對剛入學的學生進行語音面貌摸底測試是很有必要的。我對外語系兩個英語教育班的學生進行了語音測試。這些學生來自云南各地州。測試分音標朗讀和短文朗讀兩部分。學生的發音通過考試系統被錄制,然后通過錄音材料將他們的語音面貌進行分析。
從音標朗讀的情況看,兩個新生班學生音標朗讀正確率為零。總體而言學生朗讀音標時發音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1)漢語拼音字母讀音、拼音聲韻母讀音、英語字母讀音以及英語音標讀音相混;
(2)方言音與普通話語音、英語語音相混;
(3)讀音標時音標的讀音模棱兩可,學生朗讀時沒有自信;
(4)學生的語音負遷移影響復雜多樣,受方言音、普通話語音交互影響。顯然這些學生沒有系統的英語語音學理論知識,而且無論是拼音還是英語音標抑或是英語字母的讀音學生都沒有學標準,只是似是而非了解一二,同時因為個人發音習慣、啟蒙教師發音還有模仿能力等各有不同,因此同一個音標的發音會被不同的學生讀作不同的發音。
二、主要的音段音位缺陷
4.對策
從以上分析得出:站在英語語音的角度,英漢元音、輔音相似度都很高。另一份孟悅、王艷宇1992的調查報告也指出,被試普通話得分與英語語音得分相關系數為0.73,普通話語音較好的學生英語語音也較好。他們的報告結果還指出,城市學生的英語口語比農村學生的更好,原因是城市學生大多能說好普通話。我校學生95%的學生來自云南農村,學生普通話水平普遍較差。在我校2013年參加普通話測試的2153名學生中,不入級的學生有5人,三級乙等學生129人,三級甲等人數為874人,二級乙等為927人,二級甲等為214人,一級乙等4人,沒有一級甲等的學生。普通話不達標的學生總比為46.82%,在達標的學生中,二級乙等的學生又占了80.96%。由此可見雖然普通話語音與英語語音正遷移大于負遷移,但學生因受方音的影響,英語語音面貌也較差。基于這些原因筆者認為應該在學校英語教育專業推廣雙語音教學。
另外,學生語音石化現象明顯,且英語語音課程教學時間有限,有的學校僅開設一個學期的語音課,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還要注意以下策略的使用:①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負遷移影響較小的音素上少花時間,反之則多花時間;②充分對比普通話,英語語音音素舌位特點,找準關鍵差異,使教師的指導能夠一針見血;③加強最小對立體音位聽、讀辨音練習;④利用普通話對英語語音的正遷移影響,使學生迅速掌握英漢相似發音;⑤增加學生課外訓練時間。⑥應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教學示范指導放在課堂,學生操練活動放在課后,課堂上加大檢查評測力度,增加平時成績比率。
四、結語
總體而言,云南少數民族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受地域及語言文化背景的影響,其語音在發音過程中體現出英語、地方方言、普通話和本民族語言四者的混合膠著的特點,其學習難度要明顯大于受單一語種影響的區域,本文通過對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各種發音特點的探索,希望在少數民族英語口語教學中尋求一條科學而便捷的道路,這也是少數民族地方英語教師搞好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汪文珍.英語語音[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金曉達,劉廣徽.漢語普通話語音[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
[3]云南省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實用讀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4]王薔,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30-47
[5]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6.
[6]孟悅,王艷宇.普通話發音水平與英語發音水平的關系——一份調查報告[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01).endprint